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尿液分析及尿液分析仪的发展史.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23695205
  • 上传时间:2022-09-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尿液分析及尿液分析仪的发展史1 尿液分析化学检查的发展史2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发展史1 尿液分析化学检查的发展史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了解到尿液的颜色、黏稠度和尿量的变化与疾病有关 古印度的医生曾将尿液倒在地上,如果这种尿液能够招来蚂蚁,就说明它是患痈 的患者排出的“蜜尿”,这可能是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尿糖测定方法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 460-377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 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其著作中就指出了尿液检查对健康人和患者的重要性,他注意到儿童和成年人发热时尿液的变化, 并提到气味的不同和颜色的变化公元1000年,波斯名医依新梅尔dsmail)总结了他对尿液的研究,并描述 了 7 种针对尿液的观察和实验,即颜色、黏稠度、尿量、透明度、沉淀物、臭味 和泡沫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尿试纸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 发明石蕊试纸或者更早,可追溯到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通过浸泡于没食子 酸的莎草纸测定铁试验的时代。

      1660年,德国炼金学者奥托•塔切里斯(Otto Tachenius)使用这种技术用于 尿液的测定1673年,弗雷德里克•德克斯(Frederick Dekkers)用加热醋酸酸化尿液方法 测定尿液中的蛋白1674年,托马斯•威利斯(Tomas Wilis)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中有甜味1787年,法兰西斯克•莫拉伯利(Francesco Marabelli)用硝酸法检测尿中的 胆红素1790 年,弗兰西斯•贺姆(Francis Home)用硝酸法检测水肿患者尿液中的蛋 白1827年,理查德•伯瑞特(Richard Bright)用加热的方法检测肾病患者尿液中 的蛋白1841年,特莫(Trommer)第一次用氧化铜还原法测定尿糖1850年,巴黎化学家莫米纳(Mauraene)基于干化学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测定 尿葡萄糖的试验他使用氯化锡浸泡过的美丽奴羊毛的纤维作为试剂带当一滴 尿液加入到纤维上,将纤维加热,如果尿液中有葡萄糖存在,则纤维变黑这种 方法虽然简单,但试验结果不太满意1880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威廉•帕维(William Pavy)花费60年的时间研 究糖尿病的发展,提出用干粉试剂来测定尿葡萄糖的药丸“Paye's pellets”;后来 他又基于酸沉淀的原理完善了测定尿蛋白的药片。

      1883年,英国医师乔治•奥利弗(George Oliver)在试验中废除了液体试剂,成 功地将事先配制的高浓度的试剂固定于滤纸上,使临床医师能够很容易地使用 它不久,他发明的测定尿蛋白、尿葡萄糖的药片大量进入市场;随着他的一本 小册子On Bedside Urine Testing出版,关于干化学试纸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 洲大陆直到20世纪,尿液分析才成为临床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操作1911年,美国 辛辛那提大学的17岁大学生斯坦利•班尼迪特(Stanly Benedict)首先在JAMA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稳定、实用、方便的检测尿糖的碱性硫酸铜 溶液,后来被人们称为班氏溶液(Benedicts solution)现在这种测定尿糖蝗方法仍 在某些小型临床实验室应用几乎同时,美国纽约博士后医院临床实验室在维克 多・梅尔斯(Victor Myers)博士的领导下,对临床化学包括尿液分析进行了大量工 作,他成为临床化学包括尿液分析的开创者同一时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的查理•爱莫生 (Charles Emerson)正致力于尿液检查的教育普及。

      他的名著《临床诊断》一书中 有1/3以上的篇幅讨论尿液分析该书25年内再版5次,供医师们教学、实践 之用,书中的资料初步建立了尿液分析技术的基础到1930年,尿液检查已成 为医院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干化学药片的诞生,开始于发现滤纸具有特殊毛细管作用的时代干化学药 片能够将只含有少量的底物来提高催化反应的色彩强度,进而发展成比较系统的 微量化学分析的工具澳大利亚化学家弗里新•费格尔(Fritz Feigl)使这个问题 得到了重大突破1921年,他首先与化学家罗萨•斯持(Rosa Stern)合作,创造斑 点分析技术这项技术以后被300种刊物采用,并在工业学、生态学和法医学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当1931年奥地利医师奥托•活・费斯(Otto von Furth)阐明这 项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的意义之后,1937年,费格尔又利用“蛋白质误差”(protein error)法发明了测定尿蛋白的一种简单颜色反应,这项改革取代了历史上长期使 用的测定尿蛋白的沉淀法同年,他又发明了测定尿潜血的液滴反应( a drop reaction),这项分析方法的革新为以后美国科学家发展浸入即读(dip-and-read)的 试剂带打下了基础。

      1939年,美国丹佛一化学公司在亚历山大•加拉特(Alexander Galat)博士 的发明创造下,生产了基于铋还原的原理能够测定尿葡萄糖的药片,这种药片根 据发明者的名字命名为 Calatest1941年,美国Bayer公司的医学博士沃尔特•坎普(Walter Compton)基于班 氏试剂中铜还原的原理,首次研制出具有纪念意义且畅销的测定尿糖试剂 Clinitest这个试剂减少了原来班氏法加热的程序,该试剂含有柠檬酸、氢氧化 钠、碳酸氢钠和硫酸铜的混合物当将 Clinitest 试剂加入到尿液和蒸馏水混合的 试管内,试剂利用所含的强碱和酸自身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硫酸铜的铜离子和尿 液中的某些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而使其形成黄色的氢氧化亚铜和红色的氧化亚铜 混合物尿中有葡萄糖等还原性物质存在时,依照尿中葡萄糖浓度的多少,反应 呈现出不同系列的绿色、黄色和棕色变化;如果尿中无葡萄糖,则颜色没有变化 它测定尿葡萄糖的最佳浓度为 0.5%~3.0%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 Bayer 公司在 阿尔费莱德•弗瑞(Alfred Free)博士的指导下,一些简单、方便的用于尿液检查的 试剂相继问世。

      1950年,研制出测定血清、尿酮体的试剂Acetest; 1955年,又 研制出测定尿隐血和尿胆红素的试剂Oecultest和Ictotest现在大家熟悉并广泛使用试剂带的新纪元开始于1956年,美国Bayer和Lily 两家公司几乎同时创建了测定尿葡萄糖的新产品clinistix和TesTape试剂带他 们首先将特异酶(葡萄糖氧化酶)引入到产品中,使样品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大大提高这种新型的浸入即读试剂带包含两种特异酶(即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 化物酶)、色源(如邻联苯胺等)和缓冲物质等,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且 测定结果能和标准色板比较等优点1957年,美国Bayer公司又利用“蛋白质误 差”原理推出测定尿蛋白的试剂带 Albustix 1958 年,推出测定尿葡萄糖和尿蛋 白的二联试剂带Uristix,次年又推出测定尿葡萄糖、尿蛋白和尿pH的三联试剂 带Combistix以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产品问世,直至现在所使用的十联试剂带 Multistix 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上许多公司也开始研制生产尿液干化学试剂带, 如德国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于1964年推出combur-Test试剂带。

      20世纪70 年代,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半自动尿液分析仪的问世,替代肉眼观察结果, 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0世纪80年代,许多公司将 层析和免疫技术用于试纸中,生产出具有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的单克隆抗体 的试剂带,如Boehring Mannheim公司的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试剂带Micral-Test 等1970 年后,用于尿液检测的自动化分析仪开始使用1972 年, Clemens 和 Hurtle制造了 Clinilab自动化分析仪,从而使尿液化学分析真正实现了仪器化 在这以后的几十年中,日本株式会社、美国 Bayer 公司、德国 Boehringer Mannheim 公司、韩国盈东制药株式会社等先后制造出尿液分析仪,并将尖端的光学元件 CCD (电荷耦合器件)技术应用于尿液分析仪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使用,尿液分析仪的自动化得到迅猛发 展,由原来的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发展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1993年,Boehringer Mannheim 公司推出 10 项 Supertron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这些仪器不仅大大地解 放了劳动力,而且减少了医务人员受污染率。

      Supertron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由于 试带采用浸入方式,与尿液标本结合往往会造成试带之间相互影响,同时浸入这 种方式需要尿液标本量很大,会造成有些标本不能上机测试,故此类仪器没有推 广使用1994年,Bayer公司推出动11项Clinitek Atlas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其 具有条码识别系统,双探头计数装置 Aution MaxTM AX-4280 型全自动尿液 分析仪2000年,日本KDK公司推出,Aution MaxTM AX—4280型全自动尿液分 析仪,采用双波长反射指数法测定尿9项,折射指数法测定尿比重,四波长反射 法测定尿液颜色和透光指数法测定尿浊度,使尿液分析更加科学化 2001 年, Boehring Mannheim/Roech Diagnostics 公司又推出新型的 URISYS2400 型尿液分 析仪,这些仪器不仅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而且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医源性感染我国尿干化学试剂带的研制始于 20 世纪60 年代 1957年,美国的阿尔弗 莱德•弗瑞(Alfren free)博士来我国广州讲学并举办展览1966年,北京协和医 院检验科和上海医学化验所开始研制尿液试剂带。

      1980 年,江定强教授在国内 首先研制的国产尿试剂带问世并投放市场1955 年,广西桂林医疗电子仪器厂以技术贸易方式从日本京都第一株式会 社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MA-4210 型尿液分析仪和专用试剂带的生产技 术及设备,由此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为了尽早消化、吸收该技术, 1988 年,国 家科委将该项目列为国家级重大新产品试产计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该厂组织 广大技术人员及工人对引进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于 1988 年实现了部分国产 化, 1990年,达到全部国产化 1992年,国外出现了尿10项分析仪及专用试剂 带为了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该厂1994年推出了 Uritest-100尿液分 析仪及专用试剂带 1997 年上半年,又推出了 Uritest-200 尿液分析仪及专用试 剂带,该仪器具有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中文引导菜单与计算机连接的 RS-232 接 品,存贮500个数据,144个标本/h的检测速度以后又推出Uritest-300、 Uritest-500 尿分析仪1992 年,长春迪瑞公司开始研发和生产尿液分析仪,先后生产出采用了六 波长光学分析技术的 N—600、 H—300、 H—500、 H—800 等系列尿液分析仪, 该产品于2003年11月通过欧盟CE认证,2004年6月试带通过美国FDA认证, 这是我国同类产品第一家率先通过此认证,标志着迪瑞公司的产品质量通过了国 际标准,可以畅销全世界。

      2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发展史1630 年,第一个使用显微镜检查尿液的人可能是法国的 Claude de Peiresc (1580-1637),他本人既不是内科医生也不是外科医生,而是一个有着从天文到 解剖多种兴趣的业余爱好者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流沙样结石尿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