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我是什么》优课导学案_1.docx
5页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常识性精读课文作者根据水的特点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作者抓住“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围绕“变”字展开,用第一人“我”对水的变化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运用了如“我在天空漂浮着,有时候穿白衣服,有时候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红纱披在身上”以此来形容水变成云后的不同色彩而云遇冷又变成了雨、冰雹、雪课文分別用“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来描述雨、冰雹、雪的形态;用“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描述雨、冰雹、雪落到地面时的情景,描写形象、具体水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形态和动态,课文选用了“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等拟人手法,写出了水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动态,最后,写了水与人类的关系全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未得到充分发展生动的画面、动态的图片,会增加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可采取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制作课件,形象地演示水的不同形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直观地认识水的变化;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方法的学习阶段,还不能自觉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境界。
因此,导学尤为重要,要适时而导,导之有效,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听读、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想象画面读或借助视频朗读等),去体会感悟水的变化和形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积累习惯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教学,我着力构建“夯实字词基础,关注语言特点,感受学习乐趣”的语文课,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特点,体会水在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激发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美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等词语的准确、优美,进行语言积累,学习规范表达3.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通过画画、结合已有生活经验等方式,体会“极小极小”“飘、落、打”等词语的准确、生动,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资料的收集,了解水不同形态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板贴图片、拓展阅读材料,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教学过程】(课前猜谜游戏:老师描述身边事物的特点,让学生猜,激趣预热)一、读题激趣明确目标1. 引导用不同语气读课题。
2. “我”到底是什么呢?(板画水)3. 梳理文路,明确学习目标我”会变成什么?“我”的家在哪儿?“我”的性格怎样?【设计意图】课前在猜谜语游戏中设疑激趣;借助标点,引导读出课题情趣,玩味神秘感、俏皮感、得意感等不同的意趣,引发阅读期待二、朗读体验感悟奇妙过渡: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都变成了什么呢?(一)品读第一自然段1. 自由读第1自然段,并圈出水都变成什么了?2. 交流反馈:水娃娃先变成什么了?又变成了什么?2. 讨论:水娃娃是怎样变成云的?3. 品味词语,积累语言1)“极小极小”是什么意思?读好“极小极小”2)飘浮、漂浮辨析填空4. 联系生活,积累词语1)自读交流:云宝宝都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2)看图积累词语:“白云”“乌云”“朝霞”“晚霞”3)指导表演读:指名读——合作读——表演读——齐读(4)说话练习:用“有时候……有时候……”说一说云都有哪些形状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借助画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极小极小”“飘浮”等词语的含义,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感受水变成云的过程;同时帮助学生积累“白云、乌云、朝霞、晚霞”等词语,认识云的颜色,并迁移运用“有时候……有时候……”说话,描述云的形态,积累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夯实了语文基础。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1. 创设情境,探究变化过渡:我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又变成了什么呢?2.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3. 汇报交流:淘气的水娃娃又变成了?4. 视频导读:感知“雨、冰雹、雪”的形态和动态5. 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性1)动词对号入座2)讨论:能不能将“飘”和“打”置换?为什么?(3)教师演示“落、打、飘”,加深理解4)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读出雨落得温柔,雹子打得凶猛,雪花飘得轻盈)6. 小结提升:引导学生看着板书描述水的变化过程7. 猜谜巩固你记住它的变化特点了吗?那下面水娃娃就要考考大家了!(猜谜语游,谜底分别是云、雨、冰雹、雪)【设计意图】借助情境体验、趣味填空、表演朗读等环节,引导学生重点感受水变化中的不同形态和动态,在交流、游戏中,体味用词的精妙,丰富学生的积累(三)拓展练说,观察自然你在生活中还看到水变成了哪些样子?1. 图文结合,认识露珠和霜2. 比较露珠和霜的不同,深入体会水变化的原因1)看图比较露珠和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颜色、形态)(2)是什么让他们的样子不一样?关键原因是什么?3. 认识“雾”“冰”“水蒸气”等设计意图】从图片入手,让学生对露珠和霜的外形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抓“凉爽”寒冷”这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正是因为温度不同,水变化的形态也不同。
四)品读第三自然段过渡:水娃娃真是千变万化,太神奇了!那平常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1.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聆听,想象情境2. 反馈交流: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价导读---表演读池水读得轻柔;溪水读得轻快、悠闲;江河水读得昂扬;海水读得活泼、热烈三、联系生活了解利弊过渡:水娃娃真是个地道的旅行家,他四海为家,性格脾气怎么样呢?1. 同座合作读第4自然段2. 水娃娃有着怎样的性格?指名介绍汇报1)理解运用:“温和”“暴躁”2)“我”温和的时候会做哪些好事?(3)“我”暴躁时又做过哪些坏事呢?3. 人们都想出什么办法让“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4. 男女声挑战读,引导生在反复读读中体会水的“温和”和“暴躁”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用稍强的语气读出水的"汹涌澎湃")四、拓展阅读趣味延伸阅读《水妈妈的孩子们》,完成练习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有关水的哪些知识?2•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水的哪些知识?3. 配乐诗朗诵《因为有我》六、作业超市(三选一)1. 设计一句节约用水的广告词2. 画一画水变化的连环画3. 搜集关于水的资料,办个“水”的展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