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内部增值观的本科教育质量调查研究-本科生学习收获影响因素及机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38598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0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内部增值观的本科教育质量调查研究本科生学习收获影响因素及机制 摘要:基于教育质量评价的内部增值观,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方法分析校园环境、个体特征、学生参与度及学生收获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学生学习收获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次是校园文化、课程构建、生师互动、制度与政策、教育经验丰富程度、基础设施;从学生参与活动来看,整合参与影响效应最大因此,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构建高标准的学业要求关键词:内部增值观,学生参与度,学习收获,影响机制随着2014—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的启动,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再次成为高校密切关注的热点总体而言,迄今为止存在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观首先,较为主流的评价方法其重点聚焦于大学的硬件设施、师资及其学术水平、学生就业率、论文和课题等科研成果,这些是大学办学过程中的总体投入或最终产出指标,因此也被人们称为资源观、产出观[1]其次,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T. Taylor)、迈克柯兰(C. McClain)以及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西方建构主义教育专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教育质量的评估更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才是评价教育质量的中心。

      评价着力于学生学习收获的增值上,全面分析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及效果,从而测度学生在学习方面获得的进步或增量,这个进步或增量真正体现了教育质量提升的结果,教学质量评估的重点理应体现于此[2]因此,高校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基于原有经验建构起一种新的经验,以反映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等个性发展程度学生进入大学后,其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过程犹如一个“黑箱”,要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收获及增值情况,需要对这个“黑箱”进行“白化”这就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在学校的就读经验①如何影响其学习收获,影响程度如何?基于此,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学生就读经验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并且对二者一、理论模型的构建虽然无法对学生学习收获这个“黑箱”直接测量,但学生在校的就读经验却是相对容易把握的,并且就读经验与学生学习收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借助这些中介变量来考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增值结果一)理论模型及其基本假定美国的乔治库恩教授最早提出了“学生参与度”的概念,从两个方面展开测量:一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即投入的有效时间及精力;二是院校层面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3]其基本内涵如图1所示。

      学生的个人背景和行为投入是其学习的基础,学生对学校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程度越高,其在知识、技能、认知、智力等方面获得的收获就越多而院校的教育实践及为学生所创造的环境对学生的参与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的资源配置、政策、服务项目及教学方法等都应该以促进学生参与度为核心要素,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0世纪70年代,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测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美国教育研究者成果颇丰,他们从不同角度设计和开发出一系列调查量表以实现对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测度,代表性成果有“CIRP新生/毕业生调查”“大学生体验调查”“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其中“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已于2009年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引入中国并形成了NSSE-China目前,该项目已连续进行了6年,成功构建起了不同层次高校关于学生学习参与度各项指标的常模[1]借鉴“学生参与度”理论与NSSE-China在中国的应用,本文构建了本科生学习收获影响因素及机制的概念模型,模型基本假定包括:假定1:学生的参与程度有质和量的区别[4]学生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控制参与”“认同参与”“整合参与”3个层次学习收获是学生将学校提供的外部环境经过自身努力内化而形成的,学生在受到学校外部环境的刺激后作出响应,称为控制参与;当学生认同学校教育活动并从思维上将学习参与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时,称为认同参与;当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同日常生活结合,将课堂上的思维活动与其日常思维意识整合,从而形成思维习惯,则称为整合参与。

      假定2:学生参与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收获,参与程度越深入,获得的学习收获就越大假定3: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参与的不同层次,进而影响学习收获美国心理学家Deci将个体自我决定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其中影响内在动机的事件包括信息性事件和控制性事件②决定学生的控制参与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机称为第一动机,其受到学校环境、学生个体背景的影响,以及学生认同参与和整合参与质量的影响如果在认同参与和整合参与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验,会加深他在下一轮的学习参与程度学生在控制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感知质量及得到的反馈会激发学生的第二动机,影响学生下一阶段的认同参与和整合参与过程及质量基于以上假定,本文构建的本科生学习收获影响因素及机制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二)变量设定1.学生背景变量包括家庭经济水平、父母职业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及控制参与行为,但考虑到模型量表化分析的需要,故在模型中没有引入这些变量2.环境变量考察学校是否为学生参与教育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服务本文设定的环境变量包括:(1)课程构建主要从课程的学术要求角度加以考察包括课程开设的数量、种类,课程对学生课内外参与要求的严格程度,写作量,阅读量,教育认知目标③。

      2)生师互动开展启发互动式教学,学生表现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与教师讨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观和理想等问题3)制度与政策奖学金与助学金、就业发展指导与帮助、心理咨询与指导4)校园文化学风建设、学术氛围5)教育经验丰富程度具体变量包括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和专业竞赛、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在课程以外的学习情况等,该维度主要考察学生书本以外知识的获取及经历是否丰富6)基础设施图书馆、网络、实验室等3.控制参与变量控制参与是学生的表层参与活动,具体变量包括社会实习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团参与、文化创意活动参与4.认同参与变量包括学校管理参与和创新活动参与两个维度5.整合参与变量包括积极暗示、影响他人两个维度6.学习收获变量学习收获从知识收获、能力收获、价值观收获3个维度加以考察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和系统PPS、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1]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概念模型的构建思路,选择样本单位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以学生学科专业不同构建层抽样框,在每一层中以班级为抽样单元,将各层班级按照人数进行排序,采用与班级人数成比例的不等概率PPS抽取班级作为样本。

      第一阶段抽取了85个班级作为初级单元,对选中班级的所有学生按照学号排序,采用等距离系统抽样,最终确定作为调查对象的样本容量为1 706个共发放问卷1 706份,回收1 54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 5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8%有效样本中,学生的民族分布情况是汉族、蒙古族、其他少数民族(包括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所占百分比为61.1%、36.4%和2.5%;调查对象家庭所在地城乡比例接近1:1;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0.4%和69.6%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法分析校园环境、个体特征、学生参与度及学生收获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包括结构方程和测量方程[5]结构方程的表达式为:η=λη+Γξ+ζ其中,η为内生潜变量,ξ为外生潜变量;λ和Γ为路径系数矩阵,λ表示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系数,Γ表示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效应系数;ζ表示结构方程的误差项测量方程的表达式为:y=△yη+εx=△xξ+δ其中,y为内生观测变量,x为外生观测变量;η为内生潜变量,ξ为外生潜变量;△y为内生观测变量在内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x为外生观测变量在外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ε为内生变量的误差项,δ为外生变量的误差项。

      三、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模型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表1显示的是量表的信度与结构效度检验结果CranachsAlpha信度系数的取值一般在0.7以上,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从表1可以看到,各子量表的取值都符合要求各显变量的结构效度检验中,除“网络”这一变量标准化后的路径系数为0.676外,其余均大于0.7,表明各变量的效度检验通过考虑到网络是基础设施的重要体现之一,故将结构效度检验的标准适当放宽,保留“网络”这一变量二)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分析各子量表测量指标对相应维度的临界比C.R.值最低为4.326,大于99%的置信度下的临界值2.58,各指标信息负载充分各阶测量变量的载荷系数全部超过0.50的可接受水平,表明本文构建的量表具有充分的聚合效度各个维度的因子的ρc值均超过0.6的阈值,同时每个维度的AVE值均大于0.50,表明各题项的聚合效度较高同时,各因子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和列的相关系数值,量表具有很好的区分效度表2显示了各变量二阶因子分析结果模型的绝对适配度指标χ2/df=5.034,GFI=0.925,AGFI=0.930,RMSEI=0.067;相对拟合指标NFI=0.943,IFI=0.905,CFI=0.966,均达到要求。

      三)模型结果分析结合图3和表3可以看到,整合参与对学生知识收获、能力收获、价值观收获的影响分别是0.832、0.895、0.931,并且其总效应达到2.658,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收获影响是最大的这表明,在整合参与方面的投入增加1个单位,学习收获就会增加2.658个单位这与前文的假定1是一致的,当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同日常生活结合,将课堂上的思维活动与其日常思维意识整合后,其学习收获实现了最大化对学习收获影响的总效应排在第2位的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整合参与的直接影响为0.438,对学习收获影响的总效应为1.602,即在校园文化方面的投入增加1个单位,学生学习收获将增加1.602个单位对学习收获影响的总效应排在第3位的是课程构建,在课程构建方面的投入增加1个单位,学生学习收获会增加1.193个单位在所有控制参与的影响因素中,课程构建的直接影响是最大的对学习收获影响的总效应排在第4位的是控制参与,在控制参与方面的投入增加1个单位,学生学习收获将增加1.036个单位控制参与是指学生在受到学校外部环境的刺激后作出响应课程构建、学生背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经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的基础设施都会对学生控制参与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效应分别是0.586、0.304、0.283、0.421、0.204,课程构建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影响因素。

      从总效应上看,整合参与、校园文化、课程构建、控制参与四个潜变量的数值都大于1,表明在这四个方面的收获均是大于其相应的投入的生师互动、认同参与两个变量的数值接近于1,表明在这两方面的投入与收获基本对等,是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分别排在第5和第6的变量学生背景、制度与政策、基础设施、教育经验丰富程度这4个潜变量的数值都小于1,在制度与政策方面的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学习收获增加0.864个单位;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学生学习收获增加0.456个单位;在教育经验丰富程度方面的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学生学习收获增加0.756个单位总体来看,学校目前的制度与政策、基础设施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体验方面的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缩小与培养目标之间所存在的落差四、结论与建议本文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将学生背景变量、学校环境变量等外部因素与学生控制参与、认同参与及整合参与活动相联系,分析了各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