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doc
8页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第一节、统计的含义 学习要求:了解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的含义 具体内容: 统计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工作的总称 2.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总称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或“产品” 3.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例题1:课后题第7题】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 A.统计工作 B.统计数据 C.统计调查 D.统计学 E.统计监督第二节、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学习要求:熟悉统计数据的4种计量尺度 统计尺度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的标准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一)定类尺度 1、含义: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各类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平等而且互相排斥的 2、特点: (1)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类尺度作为代码的数值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不可以区分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
(3)对定类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计算每一类或组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频数 (二)、定序尺度: 1、定序尺度的含义:定序尺度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的一种测度 2、定序尺度的特点: (1)定序尺度可以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注意教材举的例子 (2)定序尺度比定类尺度精确一些,但只是测度了类别之间的顺序,而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精确差值 (3)计量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三)定距尺度 1、定距尺度含义: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2、定距尺度特点: (1)定距尺度不但可以用数字表示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顺序大小的差异,还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 (2)反映现象规模水平的数据必须以定距尺度计量,例如产品产量、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等 (3)结果可以进行加减 (四)定比尺度: 1、定比尺度的含义: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 2、定比尺度的特点: (1)反映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 (2)定比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例题2:课后题第8题】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
A.科学尺度 B.定类尺度 C.定序尺度 D.定距尺度 E.定比尺度 【例题3:2004年多选题】以定距尺度计量的统计数据可以进行( )运算 A.加 B.减 C.乘 D.除 E.比较大小 【例题4:2007年单选题】将学生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类,所采用的计量尺度是( ) A.定比尺度 B.定类尺度 C.定序尺度 D.定距尺度第三节、统计数据的类型 学习要求: 掌握统计数据的不同类型 熟悉变量的含义及其类型 具体内容: (一)统计数据的不同类型 数据: 定量数据(数量数据):数值型数据,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通常用数值来表现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例如对于品质数据通常可以计算出各组的频数或频率 (二)变量的含义及其类型 1.变量的概念:统计中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为变量值 2.变量的类型:变量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 分类变量-------由分类数据来记录如性别 顺序变量-------由顺序数据来记录如产品等级 数值型变量----由数值型数据来记录,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零件尺寸、年龄、时间。
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1)离散变量可以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数位断开,可以一一列举如企业数、产品数量 (2)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年龄、温度、零件尺寸 【例题5:2005、2004年多选题】连续变量具有( )的特点 A.可以取无穷多个值 B.取值连续不断 C.只可以取有限个值 D.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 E.取值不能一一列举 【例题6:课后题第2题】产品产量属于( )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时点变量 【例题7:课后题第9题】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 A.分类数据 B.实验数据 C.顺序数据 D.第二手数据 E.数值型数据 【例题8:课后题第10题】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统称为( ) A.定性数据 B.品质数据 C.定量数据 D.第二手数据 E.数值型数据第四节、统计指标的类型 学习要求:掌握统计指标的分类 具体内容: (一)统计指标的含义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 一是统计指标是用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 二是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二)统计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按照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类型 内容 教材例子 总量指标(反映现象总规模,通常以绝对数表现) 时期指标 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时期指标可以累积,从而可以得到长时间内的总量 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 时点指标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之后没有实际意义 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股票价格 相对指标(两个绝对数之比) 相对数表现形式:比例和比率 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平均指标(平均数或均值) 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 【例题9:2007年、2008年单选题】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 ) A.比例指标 B.比率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例题10:2005年、2003年单选题】经济增长率指标属于(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时点指标 【例题11:2005年多选题】下列统计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城镇登记失业率 B.人均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第三产业贡献率 E.人口自然增长率 【例题12:2007年多选题】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经济增长率 B.物价指数 C.股票价格 D.土地面积 E.商品零售额 【例题13:2008年单选题】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 A.相对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平均指标 【例题14:2008年多选题】下列总量指标中,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的有() A、股票价格指数 B、煤炭生产总量 C、财政收入 D、商品零售额 E、年末人口数第五节、统计数据的来源 学习要求: ① 掌握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合 ② 掌握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合 ③ 掌握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来源以及使用时须注意的问题 具体内容: 统计数据主要有两种来源: 直接来源(第一手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 间接来源(第二手统计数据):来源于别人调查或实验的数据 (一)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直接来源有两个渠道: 一是专门组织的调查------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渠道; 二是科学试验---------------取得自然科学数据的主要渠道 统计调查是第一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方式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是: 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调查方式 含义 特征、分类及应用场合 普查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
特点: 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者周期性的;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3.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的依据4.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抽样 调查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1.经济性: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显著优点2.时效性强:可以迅速、及时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3.适应面广:可用于全面调查能够调查的现象,也能调查全面调查所不能调查的现象,特别适合特殊现象的调查如: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试验、医药的临床实验4.准确性高:误差往往较小 在实际应用中,抽样方法主要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1)概率抽样:是最理想、最科学的抽样方法 能保证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代表性,而且它能够将调查误差中的抽样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概率抽样包括以下形式: ①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完全随机的选择样本 ②分层抽样 ③整体抽样 ④等距抽样,又称作系统抽样 (2)非概率抽样不是依据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如街头拦截的方便抽样,调研者主观选择样本单元的判断抽样等。
容易实施、成本较低,但不适于推断总体的项目 统计 报表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1.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目前的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全面报表2.按报送周期长短,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3.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 重点 调查 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典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典型单位来描述或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定性调查研究,其着眼点不在数量特征上,因此不认为它是一种统计调查也是可以的 典型 调查 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例题15:2006年多选题】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 )的特点 A.适应面广 B.经济性 C.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D.时效性强 E.周期性 【例题16:2006年单选题】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所有非全面调查 【例题17:2003年单选题】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是为了( ) A.确定普查从这一时间开始 B.使普查制度化、标准化 C.确定调查的起止时间 D.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例题18:2008年多选题】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E、全面报表 (二)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第二手统计数据来源 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在我国公开出版或报道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