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列代数式》说课稿.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128946
  • 上传时间:2018-03-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 No.6 Middle School of DuYun 第 1 页 共 12 页 地址:贵州省都匀市云宫路云宫花城39号 E-Mail:gzdulz@ 列代数式 (第一课时说课稿·附教案) 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代数式” 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去 探究和分析现实生活中事物间的各种数量关系,将这些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并通过 这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代数式,了解代数式在人类学习、生活及生产活 动中的重要意义 从数学思维方法角度来看,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 代数式的引入则标志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初中代数式以 前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包括学生)更为关注的是数、数与数之间的运算关系、运算 法则、运算过程、运算结果思维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现成的式子,学生运用相关的 运算法则计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而代数式的引入将改变这个思维路线:弄清事物间 的数量关系,并通过列出代数式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数学教学从此开始进入到一个 崭新的阶段:探讨和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从前后知识间的关系来看,代数式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概括与抽象,也是上节内容 的延伸,更是后面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应用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清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将这些关系表达出来 2、学生认知分析: 心理学告诉我们,数概念是人类最晚近形成的概念,而相关的心理学实验表明, 对于学生个体来讲,数概念也是最后形成的概念之一这是因为数概念具有高度的思 维抽象性和高度的逻辑严密性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在从感性向理性过渡,思维 水平处于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转折期而我认为,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 “代数式”又 是数学学习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期”和“转折点”的不期而遇,使得看似简单 的“列代数式”变得举足轻重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来看,可说是有利有弊从利的角度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 No.6 Middle School of DuYun 第 2 页 共 12 页 地址:贵州省都匀市云宫路云宫花城39号 E-Mail:gzdulz@ 看,学生通过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对各种算式、不同算式的运算关系、运算法 则已经非常熟悉,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的一些应用题,也初步涉及到了关于如何分析 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式进行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会在“列代数式” 的学习中产生迁移作用而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从弊的方面看,这种迁移同时也会 对代数式的学习产生干扰作用在学生学习代数式以前,数学学科在他们的头脑中是 与“计算”一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师们更注意的是公式、法则和定理的教授及学 生计算技能的培养,学生们关注的则是法则运用的正确性、计算过程的完整性、计算 结果的准确性, “算对了没有?”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这种思维惯性必然会对“代数 式”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在“问题一”中,学生会有一个要将“x”和“ ” y 化为一个具体的数字,然后用一个准确的“××元”来回答问题的思维惯性,进而将 代数式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混为一谈而事实上,代数式真正要关心的问题是“你知 道该怎样算吗?”而不是“你算对了没有?”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本节课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是, (1)弄清事物间的数量关 系 (2)克服上述思维惯性的干扰,实现学生思维方法从“计算结果”向“表达关系 (列出代数式) ”的顺利转折 二、目标定位1、知识与技能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一些初步的分析事 物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和列代数式的方法、技巧及技能。

      2、数学能力方面 通过分析和定位客观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将这些关系表达出来的学习过 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思辨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 现对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 3、提升学生理性精神方面 可以肯定地说,人类数学领域的进步绝对不是以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为标志的,而 应该是以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了解程度、把握程度为标志的代数式的 引入,应该在学生的思想方法和对数学的理性认识方面起到一个转折和提升的作用 要用“列出式子就等到于解决了问题”的思维模式“覆盖”学生已经习以为常的“算 出结果才算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种转变实际上应看作是对数学概念、对数学 思想的一种理性回归,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数学思维乃至于整个思维形式都会产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 No.6 Middle School of DuYun 第 3 页 共 12 页 地址:贵州省都匀市云宫路云宫花城39号 E-Mail:gzdulz@ 生深远的影响 4、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方面 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讲解分析,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在现实生活中 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处处都有需要用数学去解决的问题;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 于生活,在解决学习、生活、生产中各种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体现其 存在的价值。

      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并学会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媒体选择PPT课件,展示三个问题及练习题 目的:直观展示教学案例和探究过程,在照顾和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同时,引导 学生思维向更高的抽象水平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方法选择 本节课选择以谈话法主,讲解法为次,演示法为辅的方法组合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选择谈话法为主的方 法组合,就是要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依据谈话法的原理制造出 的问题情景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探究这个组合的选择,同时也考虑 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面 将讲授法中的讲解法纳入这个组合的理由是,从学生方面讲:代数式的引入将改 变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从数学知识来讲:代数式的引入相对于以前的知识 来说,数学思维方法进入了一个转折点,从传统的“计算”进入到对问题关系的思辨 在这样的一个“双转折”的关头,教师的讲解、说明、论证和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节课中,讲解是在“谈话”基础上和“谈话”过程中的讲解,讲 解要为“谈话”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 将演示(PPT)纳入方法组合的理由是,七年级学生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形象 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加之第一次整节课的和学生讨论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 , 因而直观具体地展示教学案例和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显得十分必要,这同 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1、总体的设计思路根据谈话法的原理,结合课本列出的三个问题提出一系列学生可思考、可讨论甚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 No.6 Middle School of DuYun 第 4 页 共 12 页 地址:贵州省都匀市云宫路云宫花城39号 E-Mail:gzdulz@ 至可操作的问题,制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 学思维,并在这个过程中辅以讲解和演示,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 同时,通过课本上提供的三种题型,加上教师补充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对 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和思辨训练,加深学生对代数式概念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达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具体的教学过程(结构)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计划用时5分钟) 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全体参与的思维操作题(活动和操作是组织教学的最 有效方式) 然后,鼓励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通过教师的小结完成 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并引出今天要讲的新知识 (2)进入新课,获取新知(预计用时30分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紧紧围绕课本上的三个问题来展开,并根据教材内容的相互 关系和学生的认知习惯及认知水平,对“问题一”和“问题二”作了适当的变形处理。

      首先,我将看似最简单、学生思维最容易受到“有理数混合运算”模式干扰的 “问题一”作为整堂课重点展开和剖析的对象我将“问题一”变形为一个学生驾轻 就熟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应用题,然后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一系列讨论和操作, 将这个“变形”引回到“问题一” 在引导学生对“变形题”和“问题一”两个答案的分析和比较之后,使学生明白 “5x+4y”是描述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代数式, “10.5元”则是运用这个代数式 所计算出来的一个具体结果而我们列代数式的首要目的不是要获得一个具体的计算 结果,而是要找到数量关系,并正确地将它表达出来 在这个问题的结尾处,我增加了“超市收银”的例子,将对“小明购物”这“一 件事”的表示,引向对“同一类事”的表示,使学生明白用“5x+4y”来表示小明应付 给商店的钱数并不是一个避简就繁、多此一举的数学游戏,而是所有商品交易活动 (一类事)的运算法则,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式子使所有商品交易活动中货款结算的 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商品交易是人类的基本活动,货款结算则是在生活中随时都在发生的事情,这说 明数学来自于生活,而利用数学原理列出的代数式又解决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就是数学运用于生活。

      此外, “超市收银”的例子也为学生分析相对复杂的“问题二”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 No.6 Middle School of DuYun 第 5 页 共 12 页 地址:贵州省都匀市云宫路云宫花城39号 E-Mail:gzdulz@ 作了必要的铺垫 对“问题二”的处理,除沿用了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外,重点放在了①、指导学 生学习掌握寻找数量关系的方法、途径和技巧,并学会用代数式将这些关系准确地表 达出来②拓展代数式的应用范围(从表示和解决某类事物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到表示 和解决某类事物中所有同类的数学问题) “问题二”是围绕着“2(n-1)是怎样来的”这个问题来展开的经过教师不断的 提出问题,结合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操作,引导学生找到座位数与排数之间的排列规 律和数量关系,验证“2(n-1)”的来龙去脉,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利用已有知识通 过表格、排列等方式找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方法及技巧同时,通过这个 问题,让学生看到数学是怎样让一个看似纷繁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的,展现代数 式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问题三”中,课本给出了纸盒表面积的平面图和纸盒体积的立体图,学生通 过观察图形,很容易列出代数式。

      选讲这个题的目的一是为了巩固学生列代数式外, 二是给学生灌输数形给合的解题思想 ,这种解题思想在后面的学习中经常用到 经历三个列代数式的过程及前面所学的内容,学生已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式子,学 生对用式子表示数已不再陌生,这时给出代数式概念,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对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3) 、教学反馈、巩固练习(预计用时7分钟)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完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来完成任务,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今天所 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知识小结(预计用时3分钟) 为了对本节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识小结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节课的 小结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进行总结,让学生将自己学过的知识回忆起来 (5) 、作业设计(预计用时2分钟) 作业设计同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①数学应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新课程“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活中的 数学”的理念,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学用结合的精神 ②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 ③作业中三个问的设置各有考虑,第一问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第二问巩固 今天所学的知识,第三个问有难度,学生不一定能做出来,把它作为后面要学的“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