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实践论读书笔记(可编辑).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7648718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实践论读书笔记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实践论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实践论读书笔记篇一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

      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

      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实践论读书笔记篇二   《实践论》一文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37年7月的论文著作现收集于《毛泽东选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章   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革命战争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人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

      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于1937年7月毛泽东写了《实践论》这篇文章毛泽东曾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演讲,目的在于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观点,教育披着马克思主义迷惑广大群众的同志,使他们理论联系到具体的革命实践中来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首先,文章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实践在认识地位中的地位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与的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位,认为人的实践一点也离不开、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其次,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要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实现两次飞跃之后,认识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因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无限的,是阶段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再次,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强调绝对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并着重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和认识真理的道路'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任务,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了实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任务'   此外,文章还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指出通过实践来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有感性到理性,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具体地说就是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   在应对、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先要观察事物的外在属性,尽可能多地从不同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的描述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从感性上对其进行整体感知其次更重要的是,观察事物的内在属性,探寻事物的内在属性,尽可能地多举事物内在特性之间的各个要素任何一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结合作用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其根本性的东西我们在认识事物发展的时候,不仅要分清事物发展所处的阶段、地位,运用普遍的、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之对事物的外在形式,表象的东西进行观察、分析进而上升到事物内部特性的认识,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论实践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现实践论第一次飞跃之后,我们应该将实践认识理论返回的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考验,进一步去指导实践我们学习、认识、观察事物过程就是理论联系指导实践的过程我们学习别人的正确的东西,用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反之,我们在实践的同时也检验了别人理论的正确与否?重复往返,不断深入正确的理论不断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发展   在认识的过程中,理性认识还依赖于感性认识,我们必需坚持反对"唯理论'即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经验是靠不住的。

      "经验论'错误在于不知感性才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的真实反映,这两种认识错误多我们都是不利的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事物要完全地反映整体,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这就需要我们用脑子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如《实践论》所述的,认识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我们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要用到这一原理,必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言之有物,不说空话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自我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改造你自己,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上帝安排给我们的任务,这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因为此两者是相互依赖,彼此制约的我们认识世界就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需正确地认识世界这需要我们提高自己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勿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人云亦云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当然真理是相对的这需要我们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