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难点分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乱石****奔波...
  • 文档编号:213343358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地理知识点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难点分析号 wegzdl收录于话题重点重点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1、含义陆地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组成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2、表现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相应变化,甚至导致环境整体的变化3、实例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下面的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重点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1、自然带陆地自然带是指陆地不同地区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形成不同的气候以及与之相应的植被、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环境2、不同空间范围的地域差异性表现及其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表现: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原因: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这种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加上水分条件的影响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原因:以水分条件为基础,加上热量条件的影响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表现: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出现了自然景观的依次变化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4)陆地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非地带性3、结合实例分析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如下表)成因分布规律分布实例地带性规律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划分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伸展,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非洲沿20E经线,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以水分为基础划分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伸展,沿纬线方向(东西)更替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垂直地域分异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各自然带大致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水平)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非地带性分布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显著的地区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沙漠中的绿洲难点难点一: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大部分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名称都以其植被的名称命名。

      难点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由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造成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差异,叫非地带性其表现为: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由于南纬56~65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因此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2、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背风处,形成温带荒漠带3、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海岸,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造成的结果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荒漠带中呈斑块状分布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我国天山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形成众多的绿洲难点三:雪线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1、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2、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水量的多少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阿尔卑斯山脉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雪线高度仅2700米左右;祁连山东段的年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3、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在北半球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但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4、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难点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赤道地区的高山在垂直高度上的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基本一致2、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带表现明显4、同一自然带,在热量和降水丰富的一坡分布的高度要高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冰源D.土壤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非洲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考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与尼罗河河谷农业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反映的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2)首先,明确甲区域是尼罗河三角洲及棉花是喜温、好光的作物,需要较高的温度;其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集中产区逐步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如中亚地区的河谷平原、美国西南部地区各州、埃及的尼罗河谷地等,主要是由于这里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少,棉花品质优良,单产也较高最后,棉花产区所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光照充足,形成棉花产区的关键是要考虑灌溉水源是否有保证,因此尼罗河谷地形成棉花产区的主导因素是水源答案:(1)B(2)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