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
25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孟子孟子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的文言句式2、理解对比手法在说理中的运用3、体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孟子,名柯,字子舆,孟子,名柯,字子舆,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有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有“亚亚圣圣”之称 著有《孟子》,与著有《孟子》,与 《《 》《》《 》》 《《 》合称》合称“四书四书”论语论语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辨音辨音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孰乐? 乐乐 yuè lè yuè lè lè yuè lè lè lè yuè yuè lè名词,音乐名词,音乐名词活用作动词,娱乐名词活用作动词,娱乐形容词,快乐形容词,快乐1、王语暴以好乐 2、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3、今之乐由古之乐也4、臣请为王言乐5、今王鼓乐于此 6、不与民同乐也辨音辨音 yuè lè yuè yuè yuè lè庶几庶几管管籥籥蹙頞蹙頞羽羽旄旄正音正音差不多,赞扬之辞差不多,赞扬之辞。
管乐器頞,鼻梁頞,鼻梁军旗的一种旄,牦牛尾军旗的一种旄,牦牛尾Shù jī)(cù è)(yuè)(máo)字词梳理之一:通假字字词梳理之一:通假字1 1、今之乐、今之乐由由古之乐也古之乐也2 2、、直直好世俗之乐耳好世俗之乐耳 3 3、可得闻、可得闻与与 4 4、今王、今王田田猎于此猎于此 ((““由由””通通““犹犹””,如同 ((““直直””通通““只只””,只是 ((““与与””通通““欤欤””,语气词,吗语气词,吗 ((““田田””通通““畋畋””字词梳理之二:词类活用字词梳理之二:词类活用1 1、与、与少少乐乐,与乐乐,与众众乐乐乐乐 (少,众: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少,众: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疾病:名词活用作动词,患病疾病:名词活用作动词,患病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2 2、无、无疾病疾病与与3 3、则、则王王矣矣4 4、今王、今王鼓鼓乐于此乐于此 (鼓:动词,演奏鼓:动词,演奏 字词梳理之三:古今异义词字词梳理之三:古今异义词1、妻子2、至于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到连词,表另提一事。
字词梳理之四:特殊句式字词梳理之四:特殊句式1 1、好乐何如?、好乐何如?2 2、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鼓乐也?3 3、未之有也未之有也4 4、王鼓乐于此王鼓乐于此5 5、羽旄之美羽旄之美6 6、暴见于王暴见于王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字词梳理之五:虚词字词梳理之五:虚词之之王王之之好乐甚好乐甚先王先王之之乐也乐也羽旄羽旄之之美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朗读感知朗读感知1 1、齐读课文,并说说本文主要内容齐读课文,并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孟子劝说齐王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孟子劝说齐王实行仁政,与民同乐问题研讨问题研讨1 1、劝说齐王缘起、劝说齐王缘起2 2、怎样劝说齐王、怎样劝说齐王3 3、劝说结局如何、劝说结局如何1 1、开局是否顺利、开局是否顺利2 2、讨论能否继续、讨论能否继续3 3、如何俘获王心、如何俘获王心☆☆文章以庄暴与孟子的对话开头,有什么作用?文章以庄暴与孟子的对话开头,有什么作用?①①正面提出论题;正面提出论题;②②用庄暴无言以对齐王,制造悬念;用庄暴无言以对齐王,制造悬念;③③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
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1 1、劝说齐王缘起、劝说齐王缘起庄暴无言以对齐王好乐庄暴无言以对齐王好乐问题研讨问题研讨①①先王之乐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有助先王之乐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有助于克己复礼,维护统治于克己复礼,维护统治1 1、开局是否顺利、开局是否顺利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齐王为什么会齐王为什么会“变色变色”?? 不顺王变乎色王变乎色②②世俗之乐是庸俗淫靡的音乐,有悖于儒家世俗之乐是庸俗淫靡的音乐,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孟子怎样让齐王脸色缓解?①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迎合齐王,缓迎合齐王,缓和紧张气氛,转移话题和紧张气氛,转移话题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2 2、讨论能否继续、讨论能否继续 可得闻与?可得闻与?②②“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激起齐王的兴趣,引激起齐王的兴趣,引起好奇心,引诱齐王主动问到起好奇心,引诱齐王主动问到“可得闻与?可得闻与?”化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诱敌深入,谈话得以继续被动为主动,从而诱敌深入,谈话得以继续☆孟子列举了哪两种现象来阐述道理? 通过悲惨图景与太平景象两张现象的正反通过悲惨图景与太平景象两张现象的正反对比,得出结论:如果君王与民同乐,以百姓对比,得出结论:如果君王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那么君王必定会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那么君王必定会成就王业,王天下,反之,则会亡国。
成就王业,王天下,反之,则会亡国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3 3、如何俘获王心、如何俘获王心 对比说理对比说理问题研讨问题研讨3 3、劝说结局如何、劝说结局如何 孟子层层设伏,让齐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孟子孟子层层设伏,让齐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孟子“与民同乐与民同乐”的主张6、赏析孟子论辩艺术引入话题引入话题转移话题转移话题直切正题直切正题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好好乐乐((yuè))孰孰乐乐((lè))言言乐乐((lè))同同乐乐((lè))王王回顾总结回顾总结回顾总结回顾总结好好乐乐((yuè))(引入话题)(引入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偷换概念偷换概念今之乐古之乐诱敌深入诱敌深入孰孰乐乐((lè))(转移话题)(转移话题)言言乐乐((lè))(直切正题)(直切正题)同同乐乐((lè))(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独乐与人乐少乐众乐鼓乐田猎疾首蹙頞鼓乐田猎欣欣然有喜色(反)(正)对比说理对比说理残民独乐亡与民同乐王不若与人不若与众请君入瓮请君入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