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圈钢丝试验方法编制说明.pdf
6页胎圈钢丝试验方法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 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函 2019 126 号文 关于印发 2019 年第一批行业标准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 下达的项目计划 项目编号为 2019 0230T YB 项目名称为 胎圈钢丝试验方法 本项目是制定项目 主要起 草单位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计划完成时间为 2021 年 2 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 基础或管理标准基础或管理标准 概述标准化对象的主要作用 国内外标准等情况 本标准的标准化对象为胎圈用钢丝 胎圈钢丝试验方法规定了胎圈用钢丝 各项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原理 试验设备 试样制备 试验步骤 试验报告等 试验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 国标GB T 14450 2016 美国标准ASTM D4975 04 ASTM D1871 04等国内外胎圈钢丝相关标准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为 以ASTM D4975 04 ASTM D1871 04为蓝本 参考GB T14450 2016国家标准 主要包含现 在常规使用的四大块内容 外观质量检测 力学性能 镀层化学性能和粘合性 能 方法中涉及到的相关的设备性能 设备校准规定 精度要求等结合我国的 实际情况 并结合产品标准和产品的特点对一些试验程序和细节进行了规定 产品标准产品标准 概述标准化对象的特性 品种 规格及主要应用领域 主要生产 厂家和用户 年产量和消费量 包括进出口量 以及国内外标准 包括企业标 准 等情况 胎圈钢丝试验方法标准化对象为胎圈用钢丝 胎圈用钢丝是子午轮胎工程胎 斜胶胎的主要骨架材料 是轮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应用于乘用车轮胎 载重 轮胎 工程轮胎以及航空轮胎等各种轮胎制品 具有高抗拉强度 韧性和良好的 抗疲劳性能 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主要规格为 0 890 2 200mm 生产 胎圈钢丝产品的企业有近 10 家 年产量近 90 万吨 消费量 86 5 万吨 试验方 法所依据的标准有 国标 GB T 14450 2016 美国标准 ASTM D4975 04 ASTM D1871 04 等国内外胎圈钢丝相关标准 方法标准方法标准 概述标准化对象的主要应用领域 国内外标准 包括企业标准 等情况 胎圈钢丝试验方法标准化对象为胎圈用钢丝 胎圈用钢丝是子午轮胎工程胎 斜胶胎的主要骨架材料 是轮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应用于乘用车轮胎 载重 轮胎 工程轮胎以及航空轮胎等各种轮胎制品 试验方法所依据的有标准有 国 标 GB T 14450 2016 美国标准 ASTM D4975 04 ASTM D1871 04 等国内外胎圈钢 丝相关标准 3 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起草 草案 调研草案 调研 阶段阶段 计划下达后 2019 年 8 月全国钢标委盘条与钢丝 分委员会组织各起草单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组 由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组长单 位 负责主要起草工作 工作组对国内外胎圈用钢丝产品 或方法 和技术现状 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 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 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分析 资料查证工作 结合实际应用经验 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 在此 基础上编制出 胎圈钢丝试验方法 标准草案初稿 经工作组及有关专家研讨后 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于 2019 年 11 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 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 报全国钢标委盘条与钢丝分委员会秘书处 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阶段 XXXX 年 XX 月 XX 日 由全国钢标委 XX 分委员会秘书处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发送到 XX 分委员会委员及有代表性的标准相关方广 泛征求意见 同时在 钢铁标准网 网站上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截止 XXXX 年 XX 月 XX 日 共发函 XX 个单位 收到 XX 个单位回函 其中 XX 个单位提出了 XX 条 意见或建议 见 意见汇总处理表 审查阶段审查阶段 通过对这些反馈意见进行分类 归纳 整理和分析 工作组采纳 XX 条 不采纳 XX 条 并进而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补充 修改 于 XXXX 年 XX 月完成了标准送审稿 提交全国钢标委 XX 分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钢标委 XX 分委员会于 XXXX 年 XX 月 XX 日一 XX 日在 XX 省 XX 市召开了 XXXX 标准审查 会 到会 XX 分委员会委员 XX 名和专家 XX 名 对该标准进行了审查 获得一致 通过 并认为该标准水平达到 XX 水平 报批阶段报批阶段 工作组按照会议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 整理和 完善 在 XXXX 年 XX 月形成了标准报批稿 编制说明及其他相关文件 报全国 钢标委 XX 分委员会秘书处 XXXX 年 XX 月 XX 日在 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 息系统 上投票 截止 XXXX 年 XX 月 XX 日已获得 XX 名委员同意 必须达到 3 4 以上 审查通过 并上报全国钢标委秘书处 4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XXXXX XXXXX XXXXX 共同起草 主要成员 XXXX XXXX XXXX XXXX 所做的工作 XXXX 任工作组组长 主持全面协调工作 负责对各阶段标准的 审核 XXXX 为本标准主要执笔人 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编制 XXXX XXXX XXXX 负责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收集 分析及资料查证 对产品生产工 艺 性能和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XXXX 负责对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现状与发 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 XXXX 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 整理 二 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遵循 面向市场 服务产业 自主制定 适时推出 及时修订 不断完善 的原则 注重标准修订与技术创新 试验验证 产业推进 应用推广相结合 本着先进性 科学性 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标准的目标 统 一性 协调性 适用性 一致性和规范性的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按 GB T 1 1 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 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的要求编写 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时 在确定本标准 主要技术指标时 基于以下原则进行技术内容的编写和确定 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质量的原则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符合客户的需要 保护消费者利益 促进对外贸易的原则 遵循科学性 先进性 统一性的原则 三 主要技术内容编制说明 1 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主要内容 制定制定标准标准 按标准章条顺序 逐一说明编制的依据或理由 包括在征求意见 标准审查阶段对技术内容讨论 修改的经过及结论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轮胎胎圈用回火圆形钢丝 以下简称 钢丝 的试验 包括外观质量 尺寸性能 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 镀层化学性能和粘合性能试验 并规定了胎圈用钢丝各项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原理 试验设备 试样制备 试验 步骤 试验报告等 1 试样的规定 对于测试用钢丝试样 需从成品工字轮上使用钢丝钳剪取 并确保试样无损 伤 无受外力弯曲 弯折 等缺陷 用于化学性能测试和粘合性能测试的试样应 保证试样表面无污染 必要时先拉出一定长度钢丝丢弃后再取测试样 取样过程 中戴干净 干燥的手套 取样后立即放入样品袋里封存 2 外观质量的要求 目视检查钢丝表面应镀有连续 均匀的镀层 钢丝表面不应有弹簧形 竹节 波浪 明显色差 锈蚀 油渍 其他残留物等各种缺陷 3 尺寸性能 测量钢丝直径所使用的设备为外径千分尺 推荐使用机械外径千分尺或数显 外径千分尺 对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和精度 试验步骤的操作 试验报告的编写进 行了规范 4 工艺性能 对钢丝平直性和残余扭转等项目的试验步骤操作方法 试验报告的编写进行 了规范 5 力学性能 主要对钢丝破断力 断裂总延伸率 屈强比 扭转 弯折等项目的试验步骤 操作方法 试验报告的编写进行了规范 6 镀层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对钢丝镀层化学性能用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归纳 1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RF干法 的工作原理 X射线管产生一次X射线激 发被测试样 受激发的试样中的每一种元素放射出二次X射线 并且 不同元素所放射出的二次X射线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或波长特性 探 测系统通过测量二次X射线的能量 波长 及强度 并由仪器软件将 探测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转换成试样中元素的种类及含量 2 化学滴定法 重量法 借助于褪镀液将镀层自钢丝上溶解下来 而钢 丝基体不受影响 3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ICP法 是通过硝酸将钢丝镀层溶解下来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试溶液中的铜锡含量 7 粘合性能试验方法 通过从制备好的试样中测定单根钢丝从埋入的橡胶中延轴向抽出的力来确 定 使用的夹具应有能确保应力均匀的圆孔 并对试验用的设备和工具 胶料 试验步骤 硫化模具和试验夹具的尺寸进行了规范 修订标准 只需说明有修改章条的技术内容变化的依据或理由 包括在征求 意见 标准审查阶段对技术内容讨论 修改的经过及结论 建议尽量用图建议尽量用图或或表对比说明 表对比说明 四 主要试验 或验证 的分析或综述报告 本标准是在 GB T14450 2016 胎圈用钢丝 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胎圈用钢丝生产和使 用经验而修订完成的 工作组通过胎圈用钢丝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和检验 以及用户的入 厂检验和使用经验 对胎圈用钢丝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验证见表 1 表表 1 胎圈钢丝胎圈钢丝主要性能指标试验值与标准值对比表主要性能指标试验值与标准值对比表 主要技术指标 检验批 试验值 标准值 比对结论 钢丝直径 mm 5 0 958 0 960 0 962 0 960 0 02 合格 破断力 N 5 1450 1550 1340 合格 断裂总延伸率 5 6 5 8 0 5 0 合格 屈强比 5 91 0 97 0 85 0 合格 扭转 次 360 5 55 75 50 0 L 200d 合格 镀层铜含量 5 98 5 1 0 97 0 99 7 合格 镀层锡含量 5 1 50 1 0 0 3 3 0 合格 镀层重量 g kg 5 0 48 0 10 0 24 0 90 合格 钢丝与橡胶粘合 力 N 5 850 1050 685 合格 经过比对分析 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证明本标准规定的主要技术 指标和技术要求既先进合理 又切实可行 五 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 六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 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将促进技术创新 增强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同时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创造条件 对规范市场竞争 引导市场良性 发展 加快我国胎圈钢丝行业技术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 与国际 国外对比情况 本标准与 ASTM D1871 04 和 ASTM D4975 04 相比 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建议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列出 例如 主要技术指 标 本标准 ISO IEC XXXX XXXX 国外先进标准 结论 直径直径 详细的试验步 骤和计算方法 及计算公式等 ISO 16650 标 准要求和计算 方法 ASTM D4975 作业方 法相对简单 计算公 式与本标准一致 有 精确度和偏差的详 细要求 1 作业方法更加明 确而且更加细节 2 计算方法使用公 式更加一目了然 平直度平直度 详细的试验步 骤 ISO16650 标 准要求 没有 试验方法 无 增加作业方法及细 节要求 残余扭转残余扭转 详细的试验步 骤和计算方法 增加作业方法及细 节要求 破断力破断力 测试前钢丝无 加热要求 实验 室环境 两个夹具之间 距离为 200mm 1mm或 250mm 1mm ISO 16650 试 验要求测试前 加 热150 3 C 加热 1 小时 以及标 准要求 ASTM D4975 试验要 求测试前加热 150 3 C 加热 60 1min 两个夹具之间距离 为 250mm 作业方法更加明确 而且更加细节 伸长伸长 测试前钢丝无 加热要求 实验 室环境 伸长直接从仪 器设备上读取 为断时总伸长 I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