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docx
16页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第一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收治危重新生儿的病室,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有现代化的抢救设备和监护仪器,为保证患儿及时合理的诊治必须做到: 1、进入监护室必须换脱鞋,穿专用工作服,带好帽子检查、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非病房人员不得入内室内不得会客、聊天和接打 2、病房医护人员值班时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保证连续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随时修订监护和抢救计划熟练掌握抢救复苏技术,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技术,熟练应用呼吸机 4、室内抢救药品、器械和物品等应准备齐全,定位放置,专人管理定期补充和检查所有精密仪器均有使用说明,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与器械科联系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认真交清各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等,仔细检查急救物品、药物和器械. 6、入院时详细记录患儿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及号码,以便及时和家长联系 7、监护室采用录像探视,每周 二、五9:00~11:00,遇有垂危患儿经医师允许方可床旁探视 8、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定期消毒。
9、加强各级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遵守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准入制度 第二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 小儿科一病区护理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各台急救仪器、监护设备都必须有操作规程,工作人员按规程操作使用操作前应掌握仪器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中应仔细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如遇故障及时排除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灭菌,放回原处 3、建立贵重仪器使用登记本,如有故障及时报告科主任及护士长,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维修,在登记本上作好情况登记 4、观察病情要细致、准确熟练进行各项监测,及时报告各项监测结果,当班医务人员对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判断、处理,准确、客观的填写各种医疗、护理表格,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5、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技术规范 6、严格交接班病情交待清楚,监护及抢救记录完整;药品及物品及时补充 7、做好患儿的喂养和护理工作 8、经常与患儿监护人沟通,进行特殊诊疗活动时,如非紧急情况下应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
9、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 1、熟悉仪器设备性能、掌握操作常规,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随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2、严格无菌操作,进入监护室人员必须更换拖鞋、衣帽整洁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患感冒或其他传染病者不能参与诊疗护理工作及探视患儿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情况特殊者请与工作人员联系 3、保持室内安静、舒适,以保证患儿的休息、康复,防止交叉感染 4、保持监护仪器设备性能良好,抢救药品器材准备充分,专人管理,定位存放,严格交接 5、爱护设备设施,各班对所用仪器的性能作好详细记录,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及时排除,定期组织检修,使各项设备处于应急状态 6、每日检查各类治疗包、器皿及用物的有效期,做到定时消毒 7、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做好室内每日消毒工作,定期空气培养 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入室制度 1、凡符合入室条件的患儿,由经治医师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师联系后,均可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 2、患儿入室时,经治医护人员须将患儿的一般情况、治疗用药情况及剩余药物等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交接清楚,并完善交接手续。
3、患儿经抢救、治疗,建立了较稳定的自主循环和呼吸、纠正了各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平稳后,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师决定出室 4、患儿出入室均须登记,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填写 5、患儿出室后,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入室查对制度 1、患儿入室时接待护士凭病历上的名字给患儿填写腕带、床头卡,并将腕带系在患儿左足,松紧适宜在患儿入室登记本上登记患儿基本情况,请护送者签名交接班、沐浴及日常护理时查对腕带 2、搬至母婴病房时由监护室责任护士与母婴病房责任护士和患儿家属一起做好查对,直接出院时由监护室责任护士和患儿家属一起做好查对,床头卡、腕带上所记录信息应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院(入室)须知”上相符,核查无误后请家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出院(出室)查对记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基本情况登记本”上签字并按手印 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1、抢救危重患儿,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抢救及时,观察细致,诊断准确,处理迅速,记录完整对诊断不明的疑难病例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随时组织会诊 2、一般抢救治疗工作由监护室负责;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值班医师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内统一组织力量进行;凡重大抢救工作,需要多科配合者,由医务部组织力量进行。
3、抢救危重病儿是一项整体工作,除临床医护人员要认真积极地进行各项处理外,其它有关部门也应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积极配合,作好技术、人力、设备的支持,不得以任何理由耽误抢救工作 4、病室的抢救药品及器材要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每班交接,保持数量备齐、性能完好并及时清理、补充器材要定期清洁、消毒、维护 5、每次重大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做好详细记录、登记,由科主任主持进行病例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抢救记录资料应归入病历 六、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探视制度 1、探视时间为每周二09:00—11:00 2、严格按规定时间探视病员,非探视时间家属不得入室(特殊情况除外)每次探视不能超过二人,探视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儿童、患传染性疾病者不得入室探视如因病情不宜探视时,医护人员须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 3、探视人员必须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鞋套入室 4、医护人员要正确指导探视人员,遵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规章制度,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得在病室内吸烟、高声谈话;不可随意翻阅病历不可擅自请院外医生诊治或自行用药 5、谢绝探视人员送来的物品、食品 6、探视人员必须爱护公物。
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筑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分设新生儿监护区、新生儿隔离区、沐浴区、配奶间等,严格分区管理 2、环境要清洁,空气新鲜,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5%~65%,空气、物体表面应达医院环境Ⅱ类环境标准空气净化消毒器定时开机,做好记录 3、落实手卫生,接触新生儿前后均按手卫生要求洗手或用速干消毒液消毒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必须洗手、戴口罩、戴帽子、更衣、更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5、严格探视制度,凡探视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戴帽子、着鞋套、洗手或消毒双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每次探视结束后,应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 6、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7、呼吸机湿化瓶每日清洗并更换湿化液吸氧装置和吸痰装置均为一次性材料,一人一用一处理,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用后按照医疗垃圾处理,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消毒后晾干,送至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
8、蓝光箱和暖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9、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处理如雾化吸入面罩、体温表、吸痰管等扑粉、眼药水专人专用听诊器专人专用,保持清洁隔离患儿用具单独使用 10、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在科室清洗,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 11、新生儿所用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尿布)、衣服、被单等,应用棉织品,设专柜存放被单、衣物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12、床头柜、桌凳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所有用具1~2次;地面每天湿式清 扫三次,有污染时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擦拭尿布、污物用后切勿随意抛落地面,及时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垃圾袋满3/4时应及时更换 13、为确保婴儿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由营养科统一提供代乳品,拒收家属提供的母乳、辅奶和其它辅食 14、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日期 15、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使用一次性诊疗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不得交叉使用。
16、新生儿沐浴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6℃-28℃,拆褓和包褓应严格分开,避免交叉遇有医院感染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17、室内使用的抹布、拖把,必须专间专用,每次使用后必须及时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18、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实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19、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暖箱内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20、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八、配奶间工作制度 1、配奶间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配奶和喂奶工作 2、非配奶人员不得进入配奶间,配奶间内不得堆放杂物配奶人员配奶前后必须清洁消毒双手 3、配奶所用奶具用后必须及时清洁、凉干,经消毒供应室处理后保存备用每天对奶具存放柜和配奶操作台进行清洁,地面每天湿式清扫,如有污染及时擦拭消毒 4、为确保婴儿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重症监护室统一提供辅奶、辅食,拒收家属提供的母乳、辅奶和其它辅食。
奶粉在有效期内使用,保存在清洁干燥处开启后注明日期,保存时间按照说明书要求 5、冰箱内除存储所配辅奶、辅食外,不得储存任何其它外用药品及杂物每天保持清洁 ,每日检查冰箱温度,保持冷藏室温度在2℃~8℃,并做好相关记录 6、每次清洗奶具后对水槽和清洗刷进行清洗,清洗刷悬挂 7、感染性患儿奶具使用后先进行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常规处理 8、每日对配奶间行空气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消毒记录 九、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医疗器械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班班交接 2、使用医疗器械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必须清洁处理,消毒、灭菌后归还原处,以备再用 3、精密、光电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使用者必须掌握其性能、操作程序和保养方法,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4、所有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才可外借 5、凡因责任心不强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医疗器械或其它物品者,均应酌情赔偿 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