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下-考题+答案(有删减)(共18页).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51247930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2.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音韵三、填空题(在各题中划横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内容)565.传统音韵学有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 三大部门,现代又新增了一个 北音学 部门566.上古音是指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是上古韵文和谐声偏旁 567.中古音是指六朝至唐宋时代的语音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是 《切韵》一系韵书 568.汉末、魏晋至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分别是音韵学的萌芽期、创立期、发展期和全盛期569.明朝陈第明确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的理论570.最早创立字母的是唐末一个名叫 守温 的和尚,他创立的字母是30 个571.“五音”是根据 发音部位 来分的;清浊是根据 发音方法 来分的572.“五音”指的是唇、舌、 齿 、 牙 、喉五类音574.对比现代新名称,重唇音即 双唇 音、齿头音即 舌尖前 音575.传统三十六字母中,喉音包括现代所谓零声母、 舌根音 和 半元音 三类音577.中古语音是指魏、晋六朝到唐宋时期的语音,它以隋 朝陆法言《切韵》音系为代表578.研究中古语音的主要材料有 韵书 、韵图 两类著作和一些系统性的反切材料。

      580.今存完整的《切韵》系韵书,最重要的是 宋代的《 广韵 》583.《广韵》的韵目按四声区别计有206 个,以平声赅上去入则有61 个韵部584.《广韵》音系,入声韵只和 阳声韵 相配,而不和 阴声韵 相配585.《广韵》各韵目中每一个圆圈下第一字附有反切,代表一个 小韵 ,即一组 同音字 586.根据同用和独用的规定,刘渊等人把《广韵》合并为106韵,即平水韵,又叫 诗韵 587.平水韵有106个韵目,若不计声调,则为 31 个韵部588.首先用16 个韵摄来概括归纳《广韵》韵部系统的是韵图《四声等子 》589.《广韵》的精华是它的 反切 ,清代陈沣首创 反切系联 法来研究中古音593.“阴阳对转”首先由戴震发现,继而由 孔广森 正式提出,后来,章太炎又发展了它594.近古音是指 元明清 时期的语音,以《 中原音韵 》音系为代表596.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韵书是《 切韵 》和《 中原音韵 》597.《中原音韵》全书分为 韵谱 和 正语作词起例两部分598.《中原音韵》有 19 个韵部, 46 个韵母599.“早梅诗”的内容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它出自 兰茂 的《 韵略易通 》四、判断题(判断各题所述内容的正误,如果正确就在括号内打上√,如果错误就打×)600.音韵学又叫历史语音学√ )601.所谓“叶韵”,就是古人用韵不严,杂用众韵也算谐和 )602.唐末和尚守温创立的字母就是传统三十六字母 )603.牙音和齿音实际都是舌音√ )604.“韵”有时要求声调也相同√ )605.韵母在古代只分二呼,到现代才分为四呼 )607.《切韵》一书的编写宗旨是“广文路,赏知音 )608.《广韵》平声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可以说是平声分阴阳之滥觞 )609.旧时科举考试有“该死十三元”的说法,是因为诗韵中“元”韵字分属臻摄和山摄√)610.陈沣在《广韵》音类分析上有开创性贡献,而高本汉在音值构拟上影响极大√ )611.从《广韵》声母到三十六字母,新出现的声母有“非敷奉微”和“知彻澄娘” )612.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无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中的“回”字当属“蟹”摄字√)613.沈约《谢灵通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骈文和诗歌要讲究对仗技巧 )614.沈约《谢灵运传论》:“自灵均以来,多历年代,虽文体稍精,而此秘未睹 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这段话意思是说,声律平仄的道理是他(沈约)的独得之秘√)615.《颜氏家训·音辞篇》:“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这儿所说的“反语”是指反切的前身 )616.《颜氏家训·音辞篇》:“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以洽为狎这是批评南人在韵母上有失,北人在声母上有谬 )617.钱大昕“古无舌上音”是说上古没有“知彻澄娘”四母√)618.“照二归精”即指“照”母等二字在上古归于“精”母 )619.上古声母或韵部都可互相转化,谓之通转 )620.古今声调的演变,往往以声母的清浊为分化条件√ )621.从《中原音韵》到现代都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这说明四声调值相沿不变 )622.入声韵必须有塞音韵尾,入声调却不一定√)623.《中原音韵》的体例是以韵部为纲,以四声为纬√ )624.撮口呼在《中原音韵》已经产生。

      )625.“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冯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此曲证明《中原音韵》以四声通押原则来分韵部是合理的√ )626.“藤”是古“定”母字√)六、单项选择题(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的项,并把序号写到括号内)667.音韵学四大部门中,综合分析音节结构兼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的部门是(C )A.古音学 B.今音学 C.等韵学 D.北音学668.下列史实中,标志学人已经具备音节分析能力的是(A)A.反切的出现 B.四声的确定 C.韵书的产生 D.字母的创立669.“叶音”说萌生的时代是(B )A.汉末 B.南北朝 C.宋代 D.元明清670.第一个给古韵分部的音韵学家是( C )A.吴棫 B.陈第 C.顾炎武 D.钱大昕686.宋元等韵学家称为合口呼的韵母,其中必有元音(B )A.[i] B.[u] C.[y] D.[o]687.等韵学家给韵母分等的依据是( D)A.有无[—i]韵头 B.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C.有无韵头及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D.有无[—i]韵头及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688.洪音与细音的分别,根据是( A )A.有无[—i]韵头 B.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C.有无韵头及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D.有无[—i]韵头及主要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689.下列典籍,属于韵图的是( B )A.《韵补》 B.《韵镜》 C.《韵略》 D.《四声韵谱》690.《唐韵》的作者是( C )A.王仁煦 B.陈彭年 C.孙愐 D.陆法言691.《集韵》的作者是(A)A.丁度 B.刘渊 C.周德清 D.邱雍692.《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作者是(A )A.刘渊 B.王文郁 C.张天锡 D.丁度693.反映唐代以来近体诗用韵部类的韵书是(C )A.《唐韵》 B.《广韵》 C.《平水韵》 D.《切韵》695.下列属江摄者是( B )A.阳 B.觉 C.唐 D.铎696.《广韵》“船”母和( C)母在三十六字母中合为床母。

      A.初 B.书 C.崇 D.禅697.《广韵》声母中的“并”母在三十六字母中分出( B )A.微 B.奉 C.云 D.以698.研究上古声母的主要材料是( B )A.上古韵文 B.谐声偏旁 C.韵图 D.反切699.下列各组声母,可以通转的是(A)组A. 溪纽和晓纽 B.帮纽和端纽 C.明纽和疑纽 D.定纽和影纽702.下列属古“定”母的字是( B )A.天 B.田 C.颠 D.点703.下列属古“微”母的字是( A )A.文 B.羊 C.哀 D.眼704.下列属古“晓”母的字是( A)A.许 B.徐 C.胥 D.绪706.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今读ø 的是( C )A.奉 B.非 C.微 D.敷707.《中原音韵》中的次浊声母是(D)到现代消失了。

      A.并 B.匣 C.喻 D.微708.《中原音韵》中的“车遮”韵主要来源于《广韵》中的(B )韵A.佳 B.麻 C.皆 D.支七、多项选择题(从每题所给的五个选择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项,并把序号分别写到括号内)721.下列代表字,属于十六摄标目的是( AD )A.通 B.真 C.侵 D.假 E.元722.下列韵母中,属于宋元开口呼的有( CE )A.[oη]  B.[uan] C.[ian] D.[uen] E.[iuan]723.下列韵母中,属于宋元开合口呼的有(AD )A.[u] B.[en] C.[ian] D.[uen] E.[iuan]724.下列韵母中,属于洪音的有( AB )A.[oη]  B.[en] C.[ian] D.[iuan] E.[i]725.下列韵母中,属于细音的有( CD )A.[oη]  B.[uen] C.[iuan] D.[i] E.[uan]728.下列属开口洪音的是( AB )A.歌 B.豪 C.东 D.灰 E.模736.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是( ABCD )A.偕声偏旁 B.上古声训 C.中外译音 D.《诗经》用韵E.上古作品中的通假字739.下列各组上古声母,能够通转的是( CE )A.帮纽和见纽 B.并纽和定纽 C.庄纽和精纽 D.明纽和泥纽 E.透纽和昌纽744.《中原音韵》到现代,消失的次浊声母是( AC)A.微 B.娘 C.疑 D.喻 E.来746.《中原音韵》中来源于“咸”摄的闭口韵部是( DE )A.真文 B.寒山 C.侵寻 D.廉织 E.监咸747.《中原音韵》中来源于中古“山”摄的韵部是( CDE )A.江阳 B.监咸 C.先天 D.桓欢 E.寒山十、阅读题(细读各题所给的内容,并按要求做题)756.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圆;讹音之作,甚于枘方。

      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练才洞鉴;剖字钻响;疏识阔略,随音所遇,若长风之过籁,南郭之吹竽耳古之佩玉,左宫右徵,以节其步声不失序,音以律文,其可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