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部带蒂转移皮瓣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docx
5页手部带蒂转移皮瓣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Summary]目的:分析手部带蒂转移皮瓣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受伤情况,对其开展不同手部带蒂转移皮瓣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取得随访资料时间为7-24个月,平均时长为(15.24±2.51)月病患术后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病患出现皮肤缘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好转术后皮瓣外形以及质地良好,手部功能恢复佳结论:结合手部不同位置皮肤缺损面,择取合适的带蒂皮肤瓣开展修复治疗,安全性强,成活率高,患者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Keys]带蒂皮瓣;手外伤;修复手外伤合并软组织缺损为手外科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变,该疾病患者多合并骨/肌腱外露,皮瓣修复为主要方式既往经常使用腹部带蒂皮瓣术开展修复工作,但值得说明的是,虽说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患者术后会出现伸屈功能受限、感觉异常等缺点,因此这种处理方式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对于100例手外伤者使用了带蒂皮瓣修复手部不同位置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成活率为100.00%。
皮瓣质地以及外形、手部功能恢复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者为研究对象男患者76例,女患者24例年龄区间为18.95-62.33岁,平均年龄为(39.62±2.17)岁急诊者85例,择期手术者15例就致伤原因来看,绞伤者35例,利器伤15例,压伤40例,热压伤5例,爆裂伤5例手掌10例,手背16例,手指74例合并肌腱受损者28例,合并骨折者33例患者均无凝血功能异常1.2方法结合创面不同位置和创面规格,择取合适带蒂皮瓣治疗,对于手背和手掌处较大皮肤软组织使用尺动脉腕上支岛状皮瓣或者髂腹股沟岛状带蒂皮瓣,手指背侧或者掌侧皮肤缺损面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指动脉背侧皮支岛状带筋膜皮瓣、掌背动脉岛状筋膜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麻醉方式均为臂丛神经阻滞下麻醉,髂腹股沟岛状带蒂皮瓣需要联合腰麻术前彻底消毒清洗创面,清除坏死阻滞和皮肤缘对于合并指关节骨折者开展骨折复位内固定,修复受损肌腱皮瓣择取方式和切取方式为:(1)尺动脉腕上支岛状皮瓣:共计8例将肱骨内髁以及豌豆骨连线为轴,在豌豆骨近端4cm位置设定为皮瓣旋转点。
结合创面面积,取用皮瓣,留2.5cm左右筋膜蒂,旋转覆盖创面之后缝合,对供应区域创面植皮2)髂腹股沟带蒂皮瓣11例于髂腹股沟韧带股动脉搏动点和髂前上棘连线为轴,将髂腹股沟股动脉搏动位置为旋转点,留取5cm的带有皮肤组织的筋膜蒂,结合创面情况,取用皮瓣,留5cm左右筋膜蒂,旋转覆盖后缝合3)指动脉岛状带蒂皮瓣共计36例将固有动脉为轴,结合创面取用皮瓣,在皮肤近端对指动脉进行结扎处理,后将指动脉和皮瓣剥离,旋转覆盖缝合,在供区取皮植皮4)指动脉背侧皮支为蒂岛状带蒂筋膜皮瓣共计27例于手指皮肤缺损位置直至皮瓣位置行切口,沿着皮下开展锐性剥离,于伸肌腱浅层水平保留筋膜蒂旋转覆盖后缝合5)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共计18例将指蹼近端1.5cm位置为皮瓣旋转处,将旋转点和双掌骨基底中心连线为轴,结合创面规格取用皮瓣,锐性剥离完毕后,将皮瓣旋转缺损面缝合,对供区植皮覆盖创面2.结果患者均顺利取得随访资料时间为7-24个月,平均时长为(15.24±2.51)月病患术后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病患出现皮肤缘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好转术后皮瓣外形以及质地良好,手部功能恢复佳3.讨论和以往相比,医学界对于人体皮肤穿支血管解剖学的研究更加深入,穿支带蒂皮瓣修复术在手部皮肤组织缺损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了解供应区皮肤血管解剖情况,结合患者手部创面规格设计出理想皮瓣,提升带蒂皮瓣移植成功概率在人体躯干较疏松皮肤区,穿支会呈现为扇形分布形态,遍布于皮肤内,形成了多个血管网但值得说明的是,穿支血管数量大,管径细患者见差异和变量较大,会直接影响到植皮质量以及成活情况最近几年,皮瓣穿支超声成像术的得以发展,其能够在设计皮瓣过程中,全面掌握供应区域穿支血管起点,管径,数目和长度,甚至还能够利用测定血流动力学方式来评价皮瓣血运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手术方案手术前对带蒂皮瓣穿支开展超声检查具有相当重要临床意义本组中有4例尺动脉腕上支岛状皮瓣经此法检查之后调整了皮瓣轴方向以及范围,在根本上避免了术后皮瓣坏死发生当病患合并肌腱、神经、血管以及骨骼外露,无法进行游离植皮修复创面时,需要使用皮瓣移植术覆盖创面手术方法的选择原则为安全性高,简单易行,成活率高在此同时也应考虑病患自身意愿和承受能力结合病患创伤位置、创伤程度以及皮损面积,为其择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将病患主观满意视为最终评价标准对于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使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以及髂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后,明显比单纯游离皮瓣手术安全性高,且无需借助显微外科设备,不会伤及到重要血管,利用最小供区皮肤就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对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在修复时应优先处理患指局部皮瓣有学者指出[2],使用V-Y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容易出现皮瓣坏死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利用同指背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效果满意在本组,手指部位皮损创面使用了多位置皮瓣,供应区选择广泛,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手术方案,灵活性强,术中能够将皮瓣内的皮神经和受区皮神经吻合,进而重新建立感觉功能综上所述,结合手部不同位置皮肤缺损面,择取合适的带蒂皮肤瓣开展修复治疗,安全性强,成活率高,患者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Reference][1]张思平,黄希勤,文娟玲,等.筋膜蒂皮瓣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2):1532-1534.[2]李振,李忠,刘雪涛.局部转移皮瓣联合应用在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8):40-42.[3]术中即时扩张在急诊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蔡茂季,尹飞,于加平,王义.中国美容医学.2010(01)[4]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J].张启旭,乔群,刘志飞,刘冬,陈宗基,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0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