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变动成本法.doc
8页第3章 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固定性制造费用均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其理由是:产品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随产量而变动根据这一原则,只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随产量变动,所以产品成本只包括这三大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也就是说,这部分费用所联系的是会计期间,而不是产品,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作期间成本,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直接扣减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一)产品成本的组成不同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成本计算成本组成 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计算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 变动性销售费用 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 变动性管理费用 期间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成本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直接材料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或产品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指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 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非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二)在“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的区别举例:某厂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销售7500件,期末产成品存货500件(假定期初无产成品存货,期末无在产品存货)每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0元,全月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80000元。
则:项 目完全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直接材料1515直接人工1212变动性制造费用1010固定性制造费用80000÷8000件=10-产品单位成本4737产成品期末存货数量(件)500500产成品期末存货成本(元)2350018500可见,产成品期末存货成本23500-18500=5000元,正是由于完全成本法中包括了固定性制造费用5000元(500件×10元/件)所造成的三)在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举例:某企业只生产一种甲产品,正常生产量1000件,单位售价150元,每件直接材料35元,直接人工3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0元每月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19200元(假定全部由产成品负担),每月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8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3元发出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有关生产量及销售量资料如下(单位:件):项 目1月2月3月4月期初产成品存货00210210本期生产完工800960750640本期销售800750750850期末产成品存货02102100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每月的税前利润解答】 损益表(变动成本法)项 目1月2月3月4月合 计产品销售收入800×150=减:变动成本 其中:变动生产成本800×85=68000637506375072250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800×3=24002250225025509450贡献毛益49600465004650052700减:固定成本其中:固定性制造费用1920019200192001920076800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800080008000800032000税前利润2240019300193002550086500损益表(完全成本法)项 目1月2月3月4月合 计产品销售收入减: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022050232260本期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800×85=68000960×85=816006375054400固定生产成本1920019200192001920076800可供销售产品成本8720096826期末存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0210×85=178501785000固定生产成本0×210=4200×210=537600产品销售成本87200787508177496826销售毛利32800337503072630674销售及管理费变动部分800×3=2400750×3=2250225025509450固定部分800080008000800032000税前利润2240023500204762012486500结论:①就长期而言,只要生产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是一致的。
②当生产量=销售量(或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时,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一致如1月)③当生产量>销售量(或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时,则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如2月)④当生产量<销售量(或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如4月)⑤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期初、期末存货中所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同引起的习题】某企业只生产一种A产品,直接材料6元/件,直接人工4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2元/件,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总额5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15000元全年生产量5000件,期初无存货,本期销售A产品4500件,期末存货500件,A产品单位售价20元解答】项 目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成本期末存货成本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差额=17500-16000=1500元,即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3×500件-0=1500元单选题】某企业只生产一种甲产品,期初产成品存货为0,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总额30000元,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10000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0元。
则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月税前利润为( )元A.17920 B.70000 C.67920 D.30000【解答】D 100件×1000-30000-40000=30000元单选题】沿上题,本月销售产品80件,其他条件不变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本月税前利润为( )元 A.67920 B.40000 C.30000 D.18000【解答】D 80件×1000-×80件-×80件-(40000-10000)-×80件=18000(元)【习题】某工业企业只生产一种甲产品,第一、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件、件,销售量分别为件、件,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产品单位售价5元,生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每年固定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变动性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费用每年发生额为65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第一年、第二年的税前利润(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保留两位小数);(2)说明第一年、第二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解答】(1)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第一年、第二年的税前利润损益表(变动成本法) 单位:元项 目第一年第二年产品销售收入×5=×5=减:变动生产成本×3=×3= 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5%=35000×5%=40000贡献毛益减: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500065000税前利润3000065000损益表(完全成本法) 单位:元项 目第一年第二年产品销售收入×5=×5=减: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0 本期变动生产成本×3=×3=固定性制造费用可供销售产品成本减:期末存货30000×(3+0.88)=10000(3+1.07)=40700产品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5%=35000×5%=40000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500065000税前利润5640049300注:÷件=0.88元/件;÷件=1.07元/件2)第一年、第二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第一年税前利润差异=56400-30000=26400元,是因为库存存货30000件,每件分摊了0.88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即30000×0.88=26400元。
第二年税前利润差异=49300-65000=15700元,是因为期初库存存货30000件,每件分摊了0.88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库存存货10000件,每件分摊了1.07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期末存货分摊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30000×0.88-10000×1.07=15700元习题】某工厂2009年初有甲产成品存货4000件,其单位变动制造成本16元,单位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