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知识点总结.doc
4页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知识点总结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_除数的倒数例 3= _ = 3 =3_ =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_”,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a (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
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 ,乙是25,求甲是多少?即:甲=乙_ (15_ =9)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 ,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_ (15 =25)(建议列方程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_几分之几 (例:甲是15的 ,求甲是多少?15_ =9) 乙=甲几分之几 (例:9是乙的 ,求乙是多少?9 =15) 几分之几=甲乙 (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 )(“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 (“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5-9)15= = = ) B 多几分之几是: –1 (例: 15比9少几分之几?159= -1= –1= ) C 少几分之几是:1– (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915=1– =1– = ) D 甲=乙差=乙乙_ =乙乙_ =乙(1 ) (例:甲比15少 ,求甲是多少?15–15_ =15_(1– )=9(多是“+”少是“–”) E 乙=甲(1 )(例:9比乙少 ,求乙是多少?9(1- )=9 =15)(多是“+”少是“–”) (例:15比乙多 ,求乙是多少?15(1+ )=15 =9)(多是“+”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_7=21 乙:5_7=35 方法二:甲:56_ =21 乙:56_ =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_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 =56 乙:56_ =35 方法二:甲乙= 乙=甲 =21 =35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以上是为大家准备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