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斯腾湖流域敏感生态问题分析.pdf
4页博斯腾湖流域敏感生态问题分析谢海燕@ 王雅丽母马志成罗艳丽@ (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乌鲁木齐市8 3 0 0 5 2 ) ( 新疆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乌鲁木齐市8 3 0 0 5 2 ) 摘要:我国博斯腾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就博新 腾湖流域敏感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博斯腾湖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受到水位变化、水质恶化、人为破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自 然因素而言,水量、水位的变化对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优劣起着至美重要的作用 荚键词:博斯腾湖;生态问题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境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是我国目前第一大内陆吞吐型淡水湖泊博斯腾湖居于焉耆盆地南侧低洼处,汇合四周山地河流,形成辽阔的水 域,分为大湖和小湖两个部分,太湖区东西长达5 5 k i n ,南北平均宽1 6 k i n ,1 0 4 8 m 水位 时,大湖面积9 9 8 k m z ,小湖面积3 7 4 k m 2 大潮是湖体的主要部分博斯腾湖是新疆两大渔业基地之一,同时还是我国最大的集中产苇区之一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间,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兼有开都河来水的水资源调控、孔雀河流域农田灌溉、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向塔里木河中下游紧急调水等多 种功能。
在新疆经济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博斯腾湖流域敏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1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博斯腾湖是新疆地区动植物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中生长着2 0 个种( 属) 的水生维管柬植物,繁衍栖息着3 1 种鱼类,3 4 种鸟类,3 4 种哺乳动物及其他两栖和爬行动物,为物种多样性的保存,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平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博斯腾湖在2 0 世纪8 0 年代以后,受水位变化、水质恶化、人为破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湖泊湿地生境持续退化具体表现在芦苇湿地面积缩小、芦苇长势衰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绝迹,鸟类资源趋于贫乏,天鹅等珍稀鸟类极少发现受湖水水位下降、水质污染加重影响,水草减少,水生生物优势种以耐污染为主鱼类产卵条件受到限制,自繁程度减弱,鱼产量下降,湖泊中一些珍贵鱼种绝迹,鱼类种群结构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本地鱼种十分稀少,多为后来引进品种,鱼类种群结构趋向单一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虽然对湿地采取了一些封育措施,加之近年湖泊水位上升,搏斯腾湖 湿地环境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芦苇产量和品质与2 0 世纪6 0 年代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湿地生境尚未得到根本性恢复,依赖湖泊湿地生存的许多陆栖和水栖生物仍 然受到严重威胁。
——一:.耍型茎垄量圭查堕竖婪2 .湿地面积萎缩,芦苇长势衰退2 0 世纪6 0 年代初期,博斯腾湖及其滨湖地区的芦苇资源曾位居全国四大湖苇区之首“1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土地开发,围垦造田,使开都河冲积扇、小湖区的大面积湿地变成了农田,被分割成块的湿地草甸;由于过度放牧,变成了半荒漠或荒漠地带加上在湿地中修筑公路,使博斯腾湖湿地被逐渐蚕食据调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面积己由1 9 5 8 年的5 5 8 k m 2 下降到1 9 9 9 年的4 1 0 k r n 2 ,面积下降约2 6 .5 %与此同时,一、 二类芦苇面积下降,三、四类芦苇面积扩大目前,小苇和毛苇( 三、四类芦苇) 占6 7 %,中苇( 二类芦苇) 占2 3 %,而大芦苇( 1 一类芦苇) 仅占5 %芦苇生物量由1 9 6 9 年的4 0 .0 x 1 0 4 t减少到1 9 9 2 年的2 0 .0 x 1 0 4 t 可见,博斯腾湖湿地的芦苇面积和生物量已大幅度萎缩 3 .水质威化和污染1 9 5 8 年以前博斯腾湖是一个淡水湖泊,湖水矿化度0 .2 5 ~0 .3 9 9 /L ,但后来由于芦苇湿地退化,失去湿地保护后,大量高盐分农田排水直接入湖,引起湖水咸化,湖泊矿化度较高。
到1 9 7 5 年湖水矿化度升高到1 .2 ~1 .7 9 ,L ,由淡水湖演变成碱水湖1 9 8 0 年调查时为1 .5 ~1 .8 3 9 /L ,1 9 8 6 年是湖水位最低时期,矿化度升高到1 .6 ~2 .0 2 W L ,1 9 9 2 年以 后由于开都河入湖水量增加,矿化度略有下降为1 .4 ~1 ,5 e J L ,到1 9 9 9 - - 2 0 0 0 年湖水位上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大湖平均矿化度降至1 .1 e J L ,但仍属微咸水博斯腾湖水质咸化 问题已受到国内外瞩目,以致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疆四大环境问题之一川造成博斯腾湖水矿化度升高的原因,除了开都河部分改道、农田灌溉用水增加等方面造成入湖淡水减少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田排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盐分等水体污染物在不达标的情况下排放,随排灌水直接进入沿湖湿地,造成湖区水质恶化、矿化度升高,同时造成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据调查,目前有2 5 条排渠的污水直接排入博斯腾湖,其中排入大湖区的7 个,排入小湖区的8 个,排入黄水区的l o 个据统计排放废水中年农田排水量约2 .2 x1 0 8 m 3 ,工业废水捧放量约为6 2 9×1 0 4 m 3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约9 .9 1 ×1 0 4 m 3 ,可见农田排水是博斯腾湖废水污染的主要 来源,农田排水携入污染物单是盐量就多达4 6 X1 0 4 t 以上,再则工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排水渠排入博斯腾湖,带入大量的氮和有机污染物,造成了博斯瞎湖水质成化和污染。
4 .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随着农业灌溉引水量的增加,外围山区火成岩和沉积风化碎屑中的可溶性盐类随水进入灌区,加之潜水位上升和蒸降比达3 0 以上,土壤盐渍化发展迅速e 在此条件下又由 于农区灌溉条件简陋,灌溉方式落后,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加剧了焉耆靛地土壤次生盐渍化,使土壤含盐量增高博斯腾湖所处的焉耆盆地是巴州重要的农业灌溉区,灌区土壤盐渍化十分严熏,盐渍化土壤占耕地面积的4 6 % 5 ,林地减少,草场退化近四十年来,在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高强度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下,上游山区草场退化,水源涵养区受到破坏加之人类长期不合理地利用森林、占用草场,造成林地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以胡杨林为主体的荒漠植被衰退,使得林地草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的功能有所降低6 .下游生态环境恶化——一重曼! 奎燮墨堡篓堡墨.博斯腾湖作为孔雀河的发源地,其水量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加剧了孔雀河流域的 生境退化又由于近年来对源流及干流中上游大规模的水土开发,大量引水造成水资源紧缺,导致本流域孔雀河下游断流,下游草本植物、灌丛、胡杨林大面积衰退,动植 物种类和数量迅速减少,生境恶化二、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1 .自然因素博斯腾湖流域深居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2 0 世纪5 0 年代前,博斯腾湖水域面积和水量都较大,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干旱荒漠气候特征显著,变得空气干燥,降水稀 少,蒸发强烈,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湖面逐渐缩小。
2 .人为因素近四十年来,博斯腾湖流域源流及干流中上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开发以及经济开发活动等,这些开发活动的大量引水使入湖淡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湖面缩小;同时,大量农田排水入湖使湖水水质威化,将原来的淡水湖逐渐变成了微咸水湖这几年开都河处于丰水年,每年大量的泼水进入湖里,对博斯腾湖水质改善起到了 很大作用一旦开都河由于自然因素( 进入枯水期) 和人为因素( 人工灌溉用水剧增等)使进入博斯腾湖水量减少,使水位再次下降至10 4 5 m 将会导致湖水的进一步恶化现实证明,博斯腾湖芦苇产量的减少,鱼产量的下降,湖边裸地的出现,湿地面积的萎缩等都直接与博斯腾湖入湖淡水水量( 指开都河水量) 的减少有关从理论上讲,水文系统与生态系统有着内在联系,且相互交叉从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考虑,本流域生态系统受到水的主导性影响,水为其主要限制因子,故应特别重视入湖淡水水量变化咀及由此引起的水位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湖泊水位、入湖淡水水量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博斯腾湖是一个天然湖泊,不是水库,当入湖淡水量过大、出现高水位时,会造成淹没灾害,同时由于加大了下泄流量,对孔雀河沿河地区造成很大压力。
博斯腾湖的高水位对湖周芦苇生长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芦苇生长需要适宜的水深范围【2 】,水深过小不利于生长,水深过大也不利于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芦苇生态系统此外,博斯腾湖的高水位可能导致周边农田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加剧土壤盐渍化程度博斯腾湖入湖淡水量减少、出现低水位时,会影响上下游生产、生活用水,而且不利于博斯腾湖自身的水循环,导致湖面缩小,水质恶化,湿地面积减少,芦苇衰退,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对生态环境不利入湖淡水水量增加,则水位上升,而入湖淡水水量减少,则水位下降从满足渔业生产和水生生物生存的角度来看,应密切注视开都河每年的进水量变化,保持水位不低 于10 4 5 m ,同时尽量维持水位的相对稳定,年水位波动不宜超过1 m 水位变化过快,不利于水生生物和鱼类的生长繁殖口】由此可以看出,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的丰缺以及对水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引起的同时,从湖泊功能上看,博斯腾湖是开都河和孔雀河之间的中转站,天然地起着承上启下、调节孔雀河水量的作用因此,水量、水位的变化对整个博斯腾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而言至关重要三、结语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的博斯腾湖,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且是新疆生态环 境的重要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导致博斯腾湖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变化因素抛开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博斯腾湖的污染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就自然因素而言,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入湖淡水水量、湖水水位对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夏军,左其亭,邵民诚著.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 实践.科学出版社,2 0 0 3 .1 0翻余国营.湿地研究的若干基本科学问题初论.地理科学进展,2 0 0 1 ,2 0 ( 2 ) :1 7 7 “1 8 3【3 】汪斌,谭炳卿,姜, 永- 9 - ,程绪水,汪达著.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 0 0 2 .63 6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