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下浙教版数学教学计划.doc
4页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一轮教材修订为契机, 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 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 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增加联 系实际的内容, 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 注意选取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把握教 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二、班级及学情分析我所教的八( *)、八( $)两个班的学生男女比例适当,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在学习 过程和学习方式上都会有较大的变化. 他们的优点是对新奇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探新 欲望较强, 动手操作的活动较喜欢; 缺点是自觉性不高, 注意力不集中.两个班的数学成绩 整体上来说 7 班的成绩好过 8 班的成绩, 但总体水还是处于中等及以下的水平. 在以后的教 学中,我将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三、教材总体(章节)分析第一章 本章内容包括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二章 本章内 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第三章:本章内容包括平均数、中位 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第四章 本章主要学习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和三角形的中位线。
第五章 本 章的内容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相关知识. 第六章 本章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 像、性质及其应用四、教学目标第一章 二次根式( 1)了解二次根式概念的发生过程;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 根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 2)理解二次根式根号内字母的取值范围;理解二次根 式的性质3)掌握求二次根式的值;掌握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掌握进行简 单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掌握会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 1)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会用分解因式法、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 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 3)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样本平 均数的方法并学会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 2)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求法; ( 3)了解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及意义,了解统计量的选择方法。
第四章 平行四边形( 1)学习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及其应用,以及 原命题与逆命题等有关知识 (2)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的形成过程的教学, 渗透分类和化归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手段主动探求新知识 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发展思维能力 ( 3)通过图片的引入,激发认识和欣赏图形现实生活中 的应用,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用 数学的意识;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与任意四边形的关系的讨论, 使学生了解数学内容中普遍存 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第五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形 ( 1)经历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的发现过程,掌握特 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2)培养学生在逻辑推理和逻辑表达能力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1)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求法; (2)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理解相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理解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综合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五、各章重难点 第一章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既是二次根式化简的依据, 也是二次根式运算的依据, 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不仅需要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还 需要借鉴一些整式的运算方法, 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过程比较复杂, 容易产生差错, 是本 章教学的主要难点第二章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今后继续学习方程的重要基础, 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有许多应用, 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常会遇到问题情 境比较复杂,运算量大的情形,是本章教学中的主要难点第三章 相关统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是本 章的教学难点第四章平行四边形: 本章的重点是平行四形的相关知识, 难点是中位线的知识及反证法 第五章特殊四边形: 重点是矩形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是相关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应 用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难点是综合应用反比例的知识解较复 杂的实际问题六、各章具体教学方法及措施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措施: (1)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 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 (2)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 供了大量的操作、 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 同时,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交 流的方式,去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描述概念、总结学习内容等.利用章后的 回顾与思考、 总复习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 去梳理所学的知识、 建立符合个体认知 特点的知识结构;( 3)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 的模式展开. 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相应的情境, 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 开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4)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利用“读一读” 栏目提供的包括有关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的介绍、 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 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 给学生以更 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练一练”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 以熟悉与巩固新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或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 “试一试” 则仅仅面向有特殊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 以进一步理解和研究有关知识与方法, 不要求 全体学生都尝试去完成它们;(5)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感受、应用与领悟相关 的数学思想方法;(6)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借助计算器(有条件的鼓 励使用计算机) ,培养他们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把更多的精力 投入到有意义的探索性活动中去;(7)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包括模型、挂图、投影片、录(音) 象带、软件等, 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 促进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 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七、课时安排表及教学进度表课 时 安 排 表章号新课练习复习与巩固小计-一-63211-二二84315三3227四115319五63312六52310总计39191775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23.05-3.111.1-1.3( 1)633.12-3.181.3( 2)-1.3( 3)3复习、检测第一章22.1143.19-3.252.2教学653.26-4.01检测 2.1-2.212.3-2.44复习第二章164.02-4.08检测、分析第二章2清明节放假74.09-4.153.1-3.36教84.16-4.22检测第三章14.1-4.2( 2)5学94.23-4.294.2( 3)2进检测 4.1-4.21度4.3-4.43表104.30-5.06检测 4.3-4.414.5-4.63复习第四章2115.07-5.13检测第四章25.1-5.2( 1)4125.14-5.205.2( 2)-5.35复习第五章1135.21-5.27检测第五章26.1-6.24145.28-6.036.312复习第八章3检测第八早156.04-6.10单元复习及检测166.11-17单元、期末复习及检测176.18--6.24端午节放假 期末复习及检测186.25-7.01期末考及家访、职工会议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