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5129935
  • 上传时间:2024-0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乐学园网免费发布2022初三历史主要知识点,更多2022初三历史主要知识点相关信息请访问乐学园网初三历史主要知识点(一)  一、工业革命  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原因:工厂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  3、概况  (1)最先开始:英国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特点:从棉纺织业开始;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3)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4)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明: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发明火车  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后扩展到法、美等国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初三历史主要知识点(二)  一、商鞅变法——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时间:公元前356年;(2)人物:秦国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变法”;(3)性质:封建制改革;(4)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农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最能打击旧贵族的利益);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为郡县制打下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5)影响: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从商鞅变法看,要成大事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时间:4世纪;(2)性质:封建制改革;(3)目的:巩固鲜卑族贵族的统治4)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5)主要措施----核心内容是“汉化”: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  典故:胡人汉服、胡服骑射;(6)影响: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三、戊戌变法  (1)背景(引发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2)时间:1898年6—9月;(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4)标志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强学会;(5)强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又改名为《中外纪闻》;(6)支持变法的皇帝:光绪帝;(7)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8)内容(措施):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训练新式军队等;(9)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0)结果:变法触动了掌握实权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历时103天失败,故称“百日维新”。

      谭嗣同甘为变法牺牲);(11)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权,  四、中国的农村改革  1.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  (1)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还没土改,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改,获得土地;(2)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主要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措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6)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1956年  (2)原因:土改以后,农民有了土地,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途径(方式):引导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结果:1956年建立了农业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时间:1978年;(2)最早出现的地区中国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3)建立的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内容(具体做法):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5)影响:①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②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6)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5.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会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次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点)  初三历史主要知识点(三)  一、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张謇兴办实业:《马关条约》签定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过程:(1)洋务运动到清末:出现民族工业;(2)辛亥革命后:实业团体雨后春笋,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4)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未能很好恢复。

        二、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1.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部影片《定军山》  2.火车、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19世纪70年代,《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份商业性报纸;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4.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辨令,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或“君”  初三历史主要知识点(四)  一、夏朝建立的史实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西周分封制  北:P28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四、商鞅变法  1.主要内容  北:P43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2.历史作用或影响  北:P44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