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语义学中的编辑概念概要课件.ppt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605382328
  • 上传时间:2025-05-2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27.9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语义学中的编辑概念,词语的语义考辨,是常用的一种溯本求源的研究方法词语的本源,体现着人们对某一词语所指称的实践活动的始初概括,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性汉语“编辑”是个多义词,既可作为动词指编辑活动,也可作为名词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们编辑人员作为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编辑”,当是动词性名词“编辑活动”,指由编辑群体全员参加的各种不同方式的整个编辑活动古汉语中的“编辑”属于单音合成词甲骨文中已有“编”字,义谓用绳子编系版片,造成册典编”和“辑”语义相连而接近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编,次简也;从系,扁声段玉裁注:“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曰编可见,“编”就是排列竹简,变无序为有序的活动。

      辑”,说文解字为:“辑,车舆也段玉裁注:“舆之中无所不居,无所不载,因引申为敛义又为和义这就是说,“辑”的本义指车舆;因为车舆可以用来贮积、负载、运输众多物体,越高山、行长路,又引申为聚敛、集合并使之中和、协调,易于运行说文解字及段注对于“编”和“辑”的解释,意义非常丰富:,(1)人们的编辑活动有收集、连接、系统之义;,(2)缔结材料使之达到中和统一的效果,即构成一个文化知识体系;,(3)对材料加工,变无序为有序,形成有条理有秩序的文化载体;,(4)使内含知识讯息的简册能够用车船运载传播而不散乱;,(5)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次第编排书籍用现代语言概括表述,编辑是一种对文化载体进行收集整理,使之次第有序、条理和谐,以便于传播和贮存的活动林穗芳先生考证,“编”与“辑”的连用,先是写作“编辑”辑”古通“缉”从南北朝到清代,“编辑”常写作“编缉”民国以后才逐渐固定为“编辑”魏书李琰之传讲到李琰之“修撰国史前后再居史职,无所编辑”编辑”一词大概最早见于此书魏书是北齐中书令兼著作郎魏收奉诏于天保二至五年(551554)编撰的北魏史李琰之是北魏末期大臣,多次出任修撰国史的官职,“经史百家无所不览”,可惜没有编出什么传世之作。

      很显然,这里的“编辑”是指修撰,“无所编辑”也就是无所修撰见书籍编辑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566页,唐代李延寿在南史刘苞传中说: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箧盈满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刘苞是根据自己藏书、读书的需要,对家中旧书籍、残破蠹蚀、序例失损者亲自进行修补整理虽然不是“发凡起例”率先编创,但拾遗补缺,使之序例清晰,便于阅读,也是一种编辑功德所谓“旧书”本是“圣人著之简策,传以告后进”的(管子宙合)只因藏书不易,“史策有阙文,时月有失次”(刘知几:史通惑经),不得不经常进行编辑、修复凡例,正其错简这个工作量对古代读书人来说是很大的筐箧盈满”,非虚言也今人有将纸书的这种编辑劳作,谑称谓“剪刀加浆糊”,讥之谓“修书匠”,殊不知编修辑佚之难也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颁行新令制说到,“然以万机事广,恐听览之或遗,四海务勤,虑编辑之多缺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编辑”一词的古“辑”含义:“敛”与“和”从全面了解各种讯息的愿望出发,唐高宗追求的是广泛听览民情,对反映国事民情的各种材料要求多多地编辑呈送这里的“编辑”含义,远远超出当时出版范围,甚至超出书籍文化范畴,而有收集综合全部社会讯息的意味。

      唐代,还经常使用“编集”一词因为在当时,大量诗文被编为总集、选集,如杜工部集、李翰林集、樊川文集等,个人“编集”传播之风盛行据白氏长庆集后序云:为了“藏于家、传于后”,“寻前好,结后缘”,白居易先后多次“编集”自己的诗集,加上他去世后的元白合集,唐时就有九种本子编集”一词可能是随着白氏长庆集传播至“日本、暹罗诸国及两京人家”的可见,唐代“编辑”与“编集”也是通用的至今,在日本“编辑”一词,用的还是“编集”这两个汉字唐玄宗时,颜真卿的伯父颜元孙在干禄字书序中说:“若总据说文,使下笔多碍,当去泰去甚,使轻重合宜,不揆庸虚,久思编辑颜元孙针对说文的缺陷,考虑按照自己设想的体例和要求,在说文的基础上,删去那些过于侈泰的材料,调整编排,使轻重和谐,更适合应用的新字书这里的“编辑”,不同于李琰之修撰国史的编辑活动,不同于刘苞为藏书阅读的编辑活动,也不同于唐高宗为察民情而广泛要求收集材料的编辑活动,而是在鉴审文化积累的已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主动创造新的文化结构的活动发凡推陈,起例出新,使已有的文化元素再组重构,成为新的文化媒体这样的编辑活动,在文化生产中已超越简单的收集和排次,而近乎“编撰”或“编著”了。

      我们列举上述四种含义的“编辑”,是想说明:在我国历史上并没有把编辑概念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人类社会的文化大厦,正是由发展着的编辑实践活动缔构而成的据林穗芳先生研究,欧洲大多数语言表示“编辑”概念的用语源自拉丁语的redigeve及其过去分词redactus例如法语reaiger及英语redact均见于15世纪,比汉语“编辑”一词的产生大约晚八九百年其词义演变过程为:带回(bring back)删削或归结(reduce to a certain state)整理(arrange in order)编辑(edit)汉语和西方语言的“编辑”虽然不同源,但在词义演变过程中获得了共同的意义整理这不是巧合,而是编辑实践规律的一种反映见书籍编辑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因为从事任何编辑活动都必须收集材料,把它们加以分类、取舍、归纳、整理、使之有序化、有意义、有价值并适合于传播和贮存通过对语义学中的编辑概念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认识:,(1)人类编辑活动有悠久的历史;,(2)收集材料、审选整理,用于社会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3)编辑活动并没有局限在某一狭隘的概念范围内不变,而是按照现实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社会文化媒介的缔构中不断发展的;,(4)脑力劳动分工细化后出现的现代出版编辑概念中的职业编辑,无法涵盖人类编辑活动的历史和未来,不能完全取代编辑科学研究中普遍适用的科学概念;,(5)科学的编辑概念,应从人类编辑实践活动的全部抽象中,抽绎出各种不同媒体的编辑活动的共同本质和特性,概括不断发展中的各类编辑实践方式,形成最基本的概念。

      任何特指某种某类媒体编辑工作的编辑概念,并不普遍适用于说明各种编辑活动的共同规律在作为科学术语使用时,应加上具体的限制语如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影视编辑、网络编辑等等思考题:,1、试述语义学中“编辑”二字含义的变迁2、应如何得出科学的编辑概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