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15页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B.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D. 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这是利用他们的强氧化性【答案】D【解析】【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但SO2有毒不能增白食品,A项错误;B.糖类中的单糖如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C.空气中的N2和O2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气缸里,在高温下发生反应:N2+O22NO,2NO+O2=2NO2,所以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不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C项错误;D.高锰酸钾、次氯酸钠、双氧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细菌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D项正确;答案选D2.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YO4B. 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X>WC. 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XD.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或1:2【答案】B【解析】【详解】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X是O,则Z是S。
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说明Y属于第 ⅦA,Y、Z同周期,则Y是Cl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所以W是NaA. Y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ClO4,选项A错误;B、X与W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X>W,选项B正确;C、X(Cl)的非金属性强于Z(S)的,所以HCl的稳定性强于H2S的,选项C错误;D、X与W形成的化合物Na2O、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3.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选项条件离子组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滴加氨水Na+、Al3+、Cl-、NO3-不能大量共存,Al3++3OH-=Al(OH)3↓B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1NH4+、Na+、NO3-、Cl-一定能大量共存NH4++H2O⇌NH3•H2O+H+CpH=1的溶液Fe2+、Al3+、SO42-、MnO4-不能大量共存,5Fe2++MnO4-+8H+=Mn2++5Fe3++4H2O D通入少量SO2气体K+、Na+、ClO-、SO42-不能大量共存,2ClO-+SO2+H2O=2HClO+SO32-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滴加氨水能发生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Al3+不能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错误,A项错误;B.常温下纯水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7mol/L,而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1×10-7mol/L,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该溶液可能是酸溶液或碱溶液,若是碱溶液有反应:NH4++OH-= NH3H2O,离子方程式错误,B项错误;C.酸性溶液中有反应:5Fe2++MnO4-+8H+=5Fe3++Mn2++4H2O,Fe2+和MnO4-不能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正确,C项正确;D.SO2具有强还原性,ClO-具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SO2+ClO-+H2O=SO42-+Cl-+2H+,离子方程式错误,D项错误;答案选C。
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e3+B向5mL1mol/L NaOH溶液中滴加5滴1mol/L 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1mol/L CuCl2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产生蓝色沉淀Ksp[Cu(OH)2]>Ksp[Mg(OH)2]C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2NO2(g)N2O4(g) ΔH<0D向一定量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乙二醇(HOCH2CH2OH)溶液紫色褪去乙二醇被氧化为乙二酸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A. 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会形成HNO3,因此溶液变为黄色,有可能是HNO3氧化Fe2+; B.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小的物质;C. 升高温度,可逆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 KMnO4与乙二醇(HOCH2CH2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高锰酸钾可氧化乙二酸详解:A. 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会形成HNO3,因此溶液变为黄色,有可能是HNO3氧化Fe2+,结论错误,故A错误;B.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小的物质,根据现象知,Ksp[Cu(OH)2] 答案选C5.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B. 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c(H+)=c(OH-)C. 在pH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pH=11的NaOH溶液与pH=3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答案】D【解析】【详解】A.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OH-+NH4+,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溶液体积几乎不变),溶液中NH4+的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左移,c(OH-)将减小,c(NH3H2O)将增大,所以c(OH−)c(NH3·H2O)将减小,A项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有等式:c(NH4+)+c(H+)=c(Cl-)+c(OH-),因为溶液pH=7,即c(OH-)=c(H+)=1×10-7mol/L,所以c(NH4+)=c(Cl-),即有c(Cl-)=c(NH4+)> c(OH-)=c(H+),B项错误;C.因为pH相同,即溶液中c(H+)相同,盐酸中水的电离向左移动,溶液中H+几乎全部来自盐酸,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远远小于溶液的H+溶液。 而NH4Cl溶液存在水解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的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所以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远小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项错误;D.pH=11的NaOH溶液中c(NaOH)=c(OH-)=KWc(H+)=1×10−1410−11=10−3mol/L因为醋酸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在pH=3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初始浓度远大于10-3mol/L,因此等体积两溶液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远大于NaOH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可知中和后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所以混合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项正确;答案选D6.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 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C. 电解过程中SO42— 移向b极D. 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答案】B【解析】A.因该燃料电池是在酸性电解质中工作,所以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 选项A错误;B.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为粗铜的精炼,电解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符合精炼铜原理,选项B正确;C. b与电池的负极相连,b为电解池的阴极,a极是阳极,阴离子SO42— 移向阳极a极移动,选项C错误;D.电解CuSO4溶液时,a极产生的气体为O2,产生1molO2需4mol电子,所以需要燃料电池的2molH2,二者的体积并不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选B。 7.常温下,向20ml,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B. 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1mol·L-1C. 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D. b、d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H+)]/c(CH3COOH)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A.由中和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可知,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时溶液为CH3COONa溶液,而该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溶液显碱性,而c点溶液显中性,所以c点不能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A项错误;B.a点表示滴定前的醋酸溶液,根据pH=3知溶液中H+浓度为10-3mol/L,则溶液中OH-浓度=KWc(H+)=1×10−1410−3=10−11mol/L,醋酸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H2O⇌H++OH-,该电离平衡受到醋酸的抑制作用,该溶液中的OH-全部由水电离产生,所以水电离出的H+浓度=水电离出的OH-溶液=10-11mol/L,B项正确;C.由图像可知b点溶液中超过一半的醋酸被中和,溶质是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即c(H+)>c(OH-),根据电荷守恒有:c(CH3COO-)+c(OH-)=c(Na+)+c(H+),因此c(CH3COO-)>c(Na+),C项正确;D.在滴定过程中(包括b、d两点)都有醋酸的电离平衡的移动:CH3COOH⇌CH3COO-+H+,其电离平衡常数为K=c(CH3COO−)·c(H+)c(CH3COOH),而K只与温度有关,与醋酸的浓度无关,所以b、d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H+)c(CH3COOH)值相等,D项正确;答案选A。 点睛】关于水电离出的H+或OH-的问题分析有如下思路:酸溶液(溶质是酸,下同)中的OH-全部由水电离产生;碱溶液中的H+全部由水电离产生;正盐(如Na2CO3)溶液中的H+和OH-全都由水电离产生另外,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水电离出的OH-浓度总是相等的8.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