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doc
6页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经过考证,孔林已经延续了2340多年据记载,孔子死后葬于此地,最初的墓地约有1顷,后经过历代帝王的不断赐田,到清代时已达3000多亩,孔林的围墙周长达7公里,有墓葬1万多座.林内墓冢遍地皆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又有万古长春坊、至圣林坊、享殿、楷亭、驻跸亭等胜迹 孔林神道长达1266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咱们现在来到的是·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林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孔子墓在东周墓区的西北部,墓前有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所立“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一通东边是孔子之子孔鲤的墓葬,南为孔子之孙孔伋墓,这种墓地格局在古代称为“携子抱孙"附近还有“子贡庐墓处”《史记》记载,孔子殁后,弟子皆建庐守墓,服丧3年,只有子贡思慕情深,又独自守墓3年明代重建三室,立碑以志纪念.楷亭前还有一株楷树,相传是子贡亲手种植的。
此外,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孔尚任墓、历代衍圣公墓、乾隆帝之女于氏墓等,也都是孔林的胜迹林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四时不凋根据统计,孔林内有楷、柏、桧、柞、榆等名贵古木数十种、共二万余株 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前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鲁相韩勅修孔墓,在墓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
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北2公里处,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林墙全部用灰砖砌成,高达三、四米,长达7.3公里,占地3000亩,墙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这里的墓碑除去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孔林中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
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作“驻跸亭”墓南二百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和“子贡庐墓处”孔林中除孔子墓外,气派较大、墓饰规格也高的,要数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妻子的墓-于氏坊这位于氏夫人原来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因当时满汉不通婚,皇帝便将女儿过继给一品大臣于敏中,又以子女名义下嫁给衍圣公,故称于氏坊孔林里还有一位名人之墓,那就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他因著《桃花扇》一书而名盛一时他的墓穴位于内圈外侧的东北角墓碑上刻有:奉直大夫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孔尚任曾为康熙皇帝导游孔庙和孔林,由于他学识渊博,讲解生动而深得皇帝的赏识.交通 乘1路公交车到底,票价1门票 旺季5率 0元,淡季30元;韵孔府、孔庙、孔林三处联票:旺季通票185元,淡季通票130元学生、三等残疾人、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凭证实行半价优惠,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二等以上(含)残疾人凭证免票,14米以下儿童免票〈<收起简介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
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 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 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 过去墓地的“风 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大门 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
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 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 〈<湖海集>〉、〈<岸堂文集>〉等于氏坊 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的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块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
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见李嘉泽l 洙水桥 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 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孔子墓甬道 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 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孔子墓 享殿之后红色的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的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
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 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07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秦始皇其实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孔鲤墓 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孔林导游词》相关的文章孔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
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 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 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 过去墓地的“风 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大门 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
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 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