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古学之陵寝课件-第三章:陵、寝的出现.ppt

148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329105274
  • 上传时间:2022-08-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84MB
  • / 1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陵、寝的出现商周商周战国战国(公元前(公元前2000年年 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年史前时代的墓葬: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产生私有制和贫富分化,社会结构由平等转为等级制灵魂意识的出现,产生视死如生的观念墓葬制度:由显示身份平等转向显示等级差别1)明器制度随葬器物的质量、数量、种类2)棺椁制度葬具的厚薄3)殉葬制度4)墓葬形制墓坑大小、深浅有别5)墓葬的位置家族墓地独立于公共墓地之外不同等级身份的人葬于不同墓区第一节:夏代的埋葬一、夏人的思想:事鬼敬神礼记表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礼记檀公上:夏后氏用明器二里头遗址出土大量占卜用的猪牛羊的肩胛骨二、夏人的墓葬制度:(一)基本特点:体现浓厚的灵魂不灭观念盛行厚葬奴隶殉葬制度建立明器制度建立,以酒器为主传统的涂朱习俗依然流行(二)具体内容:1、墓葬形制:土坑竖穴2、葬具使用:高等级身份的死者使用木棺平民没有葬具,土坯垒砌墓圹3、葬式:当人仰身直肢,合葬很少4、使用朱砂铺底5、明器制度:礼记檀公上:“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时用祭器,是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也,鬼器也;祭器,人器也。

      夫占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随葬器物组合:陶器:鼎、豆、觚、爵、鬶、盘、罐、盆酒器为主:罐、爵、觚、盉玉器:戈、铲铜器:爵二里头K3墓墓葬形制:大坑、小坑随葬:大坑铜爵、钺、戈、盉、石罄、绿松石小坑玉铲、戈、钺、绿松石、海贝三、殉葬制度:人牲:墓葬区大量乱葬坑,没有随葬、尸骨凌乱人殉:墓葬区、宫殿基址下有被捆绑的活人埋葬,一般头向西,面朝下第二节:殷墟商王墓第一次厚葬高潮一、商代:1600BC1046BC,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二、商人的思想观念:敬鬼事神(一)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郑玄注:内宗庙外朝廷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为鬼礼记曲礼上:敬鬼神畏法令(二)祖先崇拜:1、源自于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表现对氏族首脑、英雄人物的崇拜2、反映父系血统亲缘观念维系私有制崇拜的对象家族的男性祖先三、商人如何对待鬼神(一)占卜:所有的事情都要通过占卜占卜的目的事件的结果、发展方向占卜的对象鬼神占卜的内容政治、经济、战争、生活、(二)祭祀:祭祀对象神祭祀的主要内容祭祀的主要内容祖祭(祭祀祖先)祖祭(祭祀祖先)场所宗庙(大宗、小宗)用品牲(人、动物、植物)、酒目的得到神的保护、国泰民安、保佑商王;国家向被统治者展示商王与神的亲密关系,巩固王权。

      祭祀的方式单祭、合祭、周祭、特祭商代的神:同姓神:子姓(大禹所赐)祖先神高祖神传说的祖先先公神上甲至示癸六世先公神先王神大乙(汤)以下的先王神直系先王及其配偶异姓神:商的封国,任要职、有功勋名相伊尹功臣黄尹自然神:土(社)、山、河、日、月、云、风国语鲁语: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上帝崇拜:天神诗经荡:上帝者,天之别名礼记曲礼:天神曰帝包括:雨、雷、风、云作用:出战胜利、国家安危、农业丰收、商王祸福四、敬鬼事神的表现厚葬祖先(一)殷墟:谓殷纣身死国都为墟(虚)1、时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距今3300多年2、地点: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3、包括: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2006年7月13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宫殿(宗庙)洹北商城(二)商代墓葬特点:、墓地制度:聚族而居、聚族而葬)族葬:有相同血缘关系的族人埋葬在同一个宗族墓地宗族墓地同一宗族在同一墓区,各墓区用空白地带分开)等级差别:同一墓区体现宗族内部的等级差别公墓国君及王室成员邦墓自由民(贵族、平民)公墓商王陵墓区王陵区的特点:1、地点:特定兆域洹水北岸武官村东西450米,南北250米2、数量:8座王墓3、祭祀区:殉葬坑生人活埋或自杀后殉葬动物殉葬埋葬祭祀礼器4、陪葬:大墓周围有陪葬的中小墓陪葬车马2、商代的人祭与人殉1)、人祭(食):墓主埋葬时或死后进行人祭是祭祀祖先的牺牲人祭的身份俘虏(敌人)2)、人殉(用):尊严的象征人殉的身份有高低贵族、奴仆、士兵、妃嫔(陪同)武官村大墓:1、外形中字形,340平米,1615立方2、地下状况:墓道:南北各一条墓室:下方为椁室,内置棺椁椁室底部为腰坑,殉葬一人椁室底部用三十根圆木铺垫九层,椁顶用圆木封顶椁室外层为二层台椁室到墓口三十层夯土填充3、殉葬:动物:墓道中殉马30匹人殉:椁室二层台殉人41人,东台为男性居多,西侧为女性居多(佩玉)。

      殉人有随葬品,身份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亲信4、墓室顶部:顶部夯土中人头34个5、墓室随葬:几乎盗掘一空种类:青铜器、白陶、石磬、货贝、玉、骨镞(三)商王墓的特点1、王墓均有四个墓道:象征:王控制四方2、墓室概况:墓道有斜坡和台阶状两种,长11-60米;墓室面积在400-800平方米,深10米以上,最大的墓1217,总面积1803.54平米3、葬具:木椁室底部铺设木板,四壁用木板搭建,外面雕刻花纹,九层原木搭建为“井”字形4、地面没有封土坟丘5、随葬器物:几乎被盗尽,仅在墓道和殉葬坑内有少量残器随葬种类: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具、玉、石、骨、象牙、陶器6、殉葬:墓室和墓道内有大量殉人和殉牲(犬、马)推测墓室中人殉的身份:男性为士兵或臣下;女性则为妃嫔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和占卜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与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

      妇好墓地上建筑:母辛宗妇好墓明器制度:轻食器重酒器数量:468件青铜器、礼器216件烹饪器:鼎、鬲、甗等,三足盛食器:簋、豆等,圈足温器和饮酒器:爵、角、斝等,三足盛酒或饮酒器:觚、尊、觯、觥、卣等盛水器:盘、盂、匜等其他:乐器编钟、铙兵器戈、匕、铲、刀杂器、装饰墓上建筑:妇好墓母辛宗第二节:西周时期的墓葬制度一、西周社会:(一)西周:从公元11世纪武王克商立国到公元前771年幽王被犬戎攻杀亡国,共传11世12王,200多年历史,长期定都丰、镐两京除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厉王因为“国人暴动”死于彘(山西境内)外,其余诸王葬地都有记载二)周人的思想:1、“敬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2、孝道观念:对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孝是对在世父母孝的自然的、血缘的延伸和扩大,是祖先神灵祟拜在新的条件下的表现对已故祖先的追孝,目的是使本氏族水远繁荣昌盛,绵延不衰三)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财产、权位的明确继承,避免内乱)宗法制:分封制:同姓封国、异姓等级爵位法定面积举例一公国50平方公里齐、鲁二侯国35平方公里晋伯国35平方公里申子国25平方公里黄、罗、祝男国25平方公里许附庸不足25平方公里萧二、西周的墓葬礼制:(一)、聚族而葬:1、按血缘关系,建立宗族墓区2、原因:死者和活人一样聚族而居土地公有制的产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族墓区内的等级区划1)、公墓公墓是王室、国君等贵族的墓地,归冢人掌管,事先制订墓地规划,确定墓地范围,并画成图样;然后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

      周礼春官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为以爵等为丘丘封封之度,与其树数之度,与其树数2)、邦墓:自由民(平民)死后埋葬的墓区 墓大夫负责管理墓大夫负责管理周礼春官宗伯“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地域凡争墓地者,听其狱讼帅其属而巡墓厉,居其中之室以守之由墓大夫掌管,亦按宗法关系排定墓次.3)、实行公墓、邦墓制的意义:巩固宗法制度,明确尊卑等级秩序以死者在墓地中的位次,巩固活着的贵族之间的相互位置周礼春官宗伯:子孙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处其前后4)、考古发现:天马曲村晋国墓地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公墓:曲沃县北赵村南略偏西处9位晋侯及其夫人的19座墓葬邦墓:曲村镇村以北,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600米的范围内,是中、小型墓葬的密集分布区,晋侯墓地相距约1200米二)墓葬排列的原则:昭穆制度:目前没有明确的考古证据父子相隔,祖孙相亲:父曰昭,子曰穆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右方,称穆昭穆用来区分父子。

      礼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三)、墓葬的形制:1)国君:墓道:天子有隧,诸侯为羡隧四条墓道羡两条墓道2)诸侯王:继承商代面积:3295平方米,深712米形制:墓道南(30.8米)北(15.5米)墓坑竖穴土坑二层台墓壁四周四层台阶椁室墓室底部放置棺椁其他:殉葬车马、人棺椁下铺朱砂墓底铺碎石或白膏泥不设腰坑(四)明器制度:辨等列、明尊卑各类随葬品的位置:大型墓葬死者为头北脚南青铜礼器北阶车马器南或东南阶、椁室之上兵器东西阶衣甲贝玉棺椁内1、列鼎制度:形成于西周中期、完善于西周晚期何为鼎:许慎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的形制:方、圆,方形为贵,以方鼎数量判断等级身份四足方鼎需要较高的技术,早期都是较易制作的圆鼎.列鼎: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仪礼记载国君(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簋随葬:鼎为奇数、簋为偶数列鼎数代表不同的身份等级:1)九鼎:仪礼聘礼:“九鼎”系天子所用,所盛的肉食有牛、羊、猪、鱼、腊(干肉)、肠胃、肤(切肉)、鲜鱼、鲜腊九种,称“大牢”2)七鼎:诸侯使用所盛的肉食为牛、羊、猪、鱼、腊、肠胃、肤称“太牢”3)五鼎:大夫所用,所盛肉食为羊、猪、鱼、腊、肤五种,比诸侯少二种。

      称少牢4)三鼎:士所用,所盛肉食情况复杂豚、鱼、腊;羊、猪、鱼称少牢5)一鼎:士所用,豚(小猪)国语楚语下: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上下有序,民则不慢考古发现:1)7鼎6簋、5鼎4簋:可以是国君和太子2)5鼎4簋和3鼎2簋:国君夫人2、随葬车马制度:周礼巾车:“大丧饰遣车,遂底之,行之及葬,执盖从车,持族及墓,呼启关,陈车周礼校人:“大丧,饰遣车之马;及葬,理之1)位置:墓葬旁边另设坑穴或葬于墓内2)形式:墓葬旁侧:祔葬车马坑、祔马坑、墓室内:随葬车或车马器等使用:可同时使用一种或多种3)埋葬方式:马有活埋和处死后埋葬两种葬车方式:整车或把车拆开文献:逸礼王度记日“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礼“四马为乘”;毛诗“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不同车马随葬形式实际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内容即西周时期的车马配葬制度因为在西周时期马主要是用来驾车的,骑马现象可能尚未出现,考古发现不见此一时期的鞍具即可证明这一点所以西周时期马和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马坑者,主墓中肯定有车或车马器,仅随葬车马器的墓葬当是车马陪葬的简化形式。

      2)中型墓葬:礼器头前方的棺椁之间兵器棺椁之外的二层台珠玉币帛棺椁内贴身(五)、棺椁制度:代表身份等级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诸侯三重,大夫两重,士不重考古发现:1、棺椁四重:晋国夫人,一椁三棺,2、棺椁三重:诸侯国君及夫人、太子等,3、棺椁两重:一般贵族4、单棺:地位最低的贵族和平民5、无棺椁:平民、奴隶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虢国是西周初年的姬姓封国其开国国君是周文王之弟,武王的叔父河北三门峡市区北面的上村岭这里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春秋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