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附点评).docx
246页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上册附点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上册附点评)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课题课题 1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A案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A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 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 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 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 Internet 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 管、烧杯、玻棒、白纸(用 NaOH 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 溶液、 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 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2、教学步骤:行为内容意图视频导入学生观看录像“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蓝天白云、 高山流水、草地树木、汽车奔驰、高楼入云、基因解谜、 克隆技术、纳米材料、三峡工程……多彩的物质世界, 化学无处不在什么是化学呢?引出课题图文解读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解读插图,初步形成化学的概 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的自然科学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感性地去培养自学2读,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物质相联系,形成初步的感 性认识实验探究通过实验,了解“变化”,形成认识:(学生作助 手)1、白纸显字:向用酚酞试液书写的白纸喷洒稀氨水, 白纸上出现红色的字迹“变化之学,探究中学”;2、反复无常: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 变红,再滴入稀盐酸,红色消失,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变红,反复几次3、清水变奶:让学生向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中吹气“清水变成牛奶”,让另一学生继续吹气“牛奶 变成清水”。
互动实践调查展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上台展示课前收集的实物 材料、商标、说明及一些相关的高科技信息材料通过 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调查展示,让学生亲身体会什么是 组成、结构及性质,使化学的概念紧密与同学们的生活 实际相关系资源共享讨论交流主题:我心目中的化学1、讨论化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从生 活走向化学”;2、讨论、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从化 学走向社会”3、学生自主交流感受形成共识归纳总结深化理解:化学是什么?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进 步的关系总结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联系实际, 积极探究悟法开窍拓展研究学生通过课件,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获得信 息,树立大课程意识升华提高3、活动与作业: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 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 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3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背景资料背景资料】】1、有关“化学史、化学家”的网上资源:http://218.62.43.28/52che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122、有关“新型材料及化学工艺”的网上资源: http://218.62.43.28/52che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116、其它途径:学校、社区、工厂……的图书室、资料室、档案室等。
执教:湖北省枝江市马店四中 谭凌云【【点评点评】】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 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 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 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 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 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 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 学、探究中学点评:点评:湖北省枝江市教学研究室 易章和4课题课题 1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B B 案)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获取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慨括等方法对 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 社会问题,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4、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什么”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实验准备AgNO3溶液 HCl 溶液 NaOH 溶液 酚酞 CuSO4溶液 试管架 大试管 3 支 小烧杯 事先用酚酞写好“化学大世界”的白纸并晾干【【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魔术激趣一、魔术激趣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甲:(展示 A、B 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 现象呢?(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甲:[向盛有 A 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 B 液体(AgNO3溶液)](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 C、D 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 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乙:[向盛有 C 液体(NaOH 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 D 液体(无色酚酞)](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5乙:我的节目叫“花开花落知多少”。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 E 液体和无色的 F 液体)丙:[向盛有 E 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 F 液体(NaOH 溶液),倒出试 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 化学密切相关将喷雾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 )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二、动画展示二、动画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由不同图片组成的动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生欣赏动画同时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关系?三、讨论交流三、讨论交流学生欣赏动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对化学的认识四、探究活动四、探究活动1、阅读教科书、研究插图2、小组竞赛(1)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2)列举生活、生产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3)展示带来的相关资料和实物3、预测如果没有化学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让学生在假设中体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五、图片展示五、图片展示1、 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被污染的海滩。
2、 泰国首都曼谷拥挤的汽车排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3、 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4、 工业废料“红尘”滚滚5、 资料“绿色化学”6、 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化学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一组图画)六、探究小结六、探究小结6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对化学的新认识通过化学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化学将是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 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立志学好化学造福人类七、课堂整理七、课堂整理1、 学完本课题我知道2、 初谈学习化学的方法八、课后补偿八、课后补偿1、将课堂整理的内容完成后连同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等,装入自己的“化学学习成长 袋”中2、点击网站 王玉蓉【点评】在学生的表演中,揭开了化学学习的序幕,既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又寓意着“化 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问题----猜测----设计----实践----结论----反思”,同时 暗喻了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课堂内容选取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显示了化学另一面,很自然地向学生呼唤出 “绿色化学”这种教学处理对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在化学第一课学习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袋” ,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新的学习评价实践和新的教育评价观的具体体现,这种作 法是值得提倡的。
点评:点评:枝江市教学研究室 易章和7课题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 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实验准备】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学生准备:蜡烛、火柴【【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引入引入: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 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一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下面我 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点燃蜡烛点燃蜡烛““前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 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点燃蜡烛点燃蜡烛““中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燃烧过程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s 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 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8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 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杯壁有水滴,澄清的石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