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延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延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折成边长为L的平面等边三角形框架,每个边长L的电阻均为r,三角形框架的两个顶点与一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相连接,垂直于框架平面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三角形框架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为A.0 B. C. D.参考答案:D2. 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开始时,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经t时间撤去力F,又经时间t木块停下,则关于木块所受摩擦力f,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f=F B.f= C.f=3F D.f=1.5F参考答案:B【考点】滑动摩擦力.【分析】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得撤力前后的加速度之比,再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解答】解:木块从静止,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经t时间撤去力F,又经时间t木块停下,根据运动学公式:△v=at,可知,撤力前后的加速度大小相同,依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则有:F﹣f=f,解得:f=,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会看到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天空变黄发暗,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甚至几米.这是由于发生沙尘暴时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C.只有频率较高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只有频率较低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参考答案:BD4. 如图所示,两虚线之间的空间内存在着正交或平行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有一个带正电小球(电量为+q,质量为m)从正交或平行的电磁混合场上方的某一高度自由落下,那么,带电小球不可能沿直线通过下列的哪个电磁混合场( )参考答案:AB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12 V,灯泡L上标有“6 V,12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0.50 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4 W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 WC.电动机的热功率为2.0 W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22 W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4分)炎热的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轮胎在日光的暴晒下,有时会胀破,这是由于轮胎中气体的 和 造成的。
参考答案:温度升高,压强增大7. 现用 220V和11kV两种电压来输电,如果输送的电功率、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导线的长度和电阻率都相同,则对应的两种导线横截面积之比为 参考答案:2500:18. (填空)一个有10匝的闭合导体线圈,若在0.01s内,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是由0.04Wb均匀地减小到零,则在这段时间内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_________ 参考答案:40V9. 在一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一点P,今将另一点电荷q=-2.0×10C从无穷远处移到P点,电场力做了2.0×10J的功.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P点的电势为 ▲ V.点电荷Q带 ▲ 电.(填“正”或“负”)参考答案:100 正 10. 如图所示,放在通电螺线管内部中央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则电源的b端为_________极参考答案:11.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AB的在金属框架上以的速度向右滑动,已知导体棒长为,电阻为,,其他电阻不计,则导体棒端点上的电压大小是 V, 电压高的点是______(A或B) 参考答案:0.5V B点12. 如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和B的质量分别为80kg和100kg,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1m/s。
A将B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的速度变为0.2m/s,此时B的速度大小为 m/s,方向为 (填“远离空间站”或“靠近空间站”)参考答案:0.02 m/s;远离空间站13. (4分)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寻找“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质量和相同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a粒子,它的质量数为 ,电荷数为 参考答案:4,一2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图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题目:(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 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16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________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图线如图17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d)图线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d)图线参考答案:(1)1.52 (2)9.76 (3)D15. 如图所示,在用斜槽轨道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沿水平方向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2)该实验装置对轨道的要求是 A.必需光滑 B.可以粗糙(3)某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在白纸上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 ___m/s.(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9. 8m/s2 )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有A、B两个小球A球的质量为0.3kg,以速度8m/s与质量为0.1kg的静止的B球发生碰撞,并测得碰撞后B球的速度为9m/s,A球的速度变为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小明对这次碰撞的规律做了如下两种猜想:【猜想1】碰撞后B球获得了速度,A球把速度传递给了B球猜想2】碰撞后B球获得了动能,A球把减少的动能全部传递给了B球⑴你认为以上的猜想成立吗?⑵若不成立,请简述理由 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说明:碰撞中B球增加的什么物理量与A球减少的相等 参考答案:见解析⑴猜想1、2均不成立(1分) ⑵因为A球的速度只减少了3m/s,B球的速度却增加了9m/s,所以猜想1是错的1分)A球的动能减少了,B球动能增加了,所以猜想2也是错的;(1分) ⑶B球动量的增加量ΔpB =0.1×9=0.9kg·m/s,(1分)A球动量的减少量ΔpA=0.3×8-0.3×5=0.9 kg·m/s(1分)从计算结果可得,B球动量的增加量与A球动量的减少量相等,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分) 17. 如图所示,实线为简谐波在t时刻的图线,虚线为波在(t+0.01)s时刻的图线(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可能传播的距离?(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3)若波速为500 m/s,指出简谐波的传播方向参考答案:18.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 = 0.1m,两板间距离 d = 0.4 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电粒子流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上,已知微粒质量为 m = 2×10-6kg,电量q = 1×10-8 C,电容器电容为C =10-6 F.求:(g=10m/s2)(1) 为使第一个粒子能落在下板中点,则微粒入射速度v0应为多少?(2) 以上述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多少落到下极板上?参考答案:(1) 第一个粒子只受重力:, ……(2分) t=0.02s ………(1分) m/s ……(2分) (2)以v0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恰打到下极板右边缘B时 s ……(1分) ……(1分)由 ……(1分) V……(1分) C ……(1分)落到下极板上粒子个数 ……(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