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pdf
7页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 1 / 7 病理科优化石蜡切片 1、切片前首先装好切片刀,把刀牢牢固定,否则,切片中就会发生许多人为现象 (最常见的人为现象是波纹,厚薄不均等) 2、 蜡块装到切片机的蜡块夹上,夹持要平稳牢固调整好蜡块的方位,不能偏斜,刀刃与蜡块的上、下缘平行切片刀与蜡块的平面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角度(清除角) ,一般为 3~8 度,以免刀刃面将组织刮坏 3、 修蜡块时要循序渐进,力争修出最大面,又要防止小组织被修坏、修光 4、 切片时连续转动手轮,用力要平稳、均匀常规切片厚 3~5μm 5、 切下的蜡片相连成带状待蜡带切至一定长度时,右手用镊子夹住蜡片末端,左手持毛笔轻轻将蜡带的另一端与切片刀拨离 6、 将蜡片较光滑的一面朝下置于温水中(通常捞片水温在 42℃左右) ,并用镊子帮助展开,去除皱纹后,选择完整、无划痕、厚薄均匀的蜡片,附贴到载玻片上 7、 附贴时,务使蜡片与玻片之间无气泡玻片一端应留有 1/3 的位置贴号码标签用将蜡片附贴在另外 2/3 的中心位置 8、 切片放入 62℃烤箱中约 30~60 分钟烤片,以免发生脱片为了防止脱片可以选用涂甘油蛋清片和挂胶片 比较常用的挂胶片有明胶片, APES胶片和多聚赖氨酸胶片等,免疫组化染色尤需要使用胶片。
病理科优化冷冻切片 1、 选取适当的新鲜组织块,放在冷冻托上,放入冷冻切片机中冻透 2、 修块、切片冷冻切片通常厚 6~8μm 并把切片贴于载玻片上 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 2 / 7 3、 在酒精灯上轻烤片刻,放入固定液中 2 分钟 4、 然后快速 HE 染色(可在酒精灯上加热进行,以缩短时间) 5、 封片、贴标签后,送诊断室(15 分钟之内完成) 石蜡切片常见问题及优化解决方法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组织发脆 脱水、透明、浸蜡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与组织本身质地有关 在切片时, 边切边用嘴向蜡片吹气, 可能会好些 切片卷起 刀不锋利,或刀锋在另一面,或刀角度过大,切片 太厚等等 更换切片刀口, 调整刀角度在 8 到 10 之间,调整切片厚度在3-5微米左右 蜡片弯曲 刀锋不均,切片刀未磨直,切片刀与蜡块不平行 将刀安放平整, 调整蜡块切面与刀架平行 厚薄不均 刀、刀座及蜡块未夹紧,组织太硬,或切片机主轴太向前,或切片机已磨损 夹紧刀架, 并拧紧相关螺丝, 摆放切片机主轴在合适位置, 找相关专业人员对切片机进行维护, 调整组织脱水程序以对组织合理脱水 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 3 / 7 HE 染色操作常规流程 切好的片子应在 60~70℃左右的烤箱中烘烤 30 分钟以上才能进行染色。
HE 染色手工程序: 脱蜡 1、二甲苯Ⅰ(AR) 5 分钟 2、二甲苯Ⅱ(AR) 5 分钟 3、100%酒精Ⅰ(AR、无水乙醇) 1 分钟 4、100%酒精Ⅱ(AR、无水乙醇) 1 分钟 5、95%酒精(工业酒精或医用酒精) 1 分钟 6、80%酒精(工业酒精或医用酒精) 1 分钟 7、自来水浸洗 1 分钟 以上 3~7 称为进水过程 切片出现裂痕 刀有缺口,石蜡内有杂质,组织内有钙化、骨片或有线结, 也可能会有棉纸纤维等 更换切片刀口, 将石蜡过滤后使用, 清除蜡块中的异物, 对于骨或者钙化物先脱钙后再切片 切片不连片,切不下片,切片很厚,或者切片后蜡块发白,内陷 组织脱水不佳 先将蜡块溶解, 取出组织, 放入加热水浴的丙酮内(80℃) ,30~60分钟, 再进行透明浸蜡包埋切片 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 4 / 7 染色 1、苏木素染液 6 分钟 2、水冼 1 分钟 3、0.5-1%盐酸酒精分化 片刻(上下三次颜色由蓝变红) 4、自来水冲冼 15 分钟以上 (然后 95%酒精片刻,主要是避免所带的水份稀释以下的伊红酒精,此步可免) 5、1%伊红酒精浸染 1~2 分钟 6、水冼 1 分钟 脱水、透明、封固 95%酒精Ⅰ 1 分钟 95%酒精Ⅱ 1 分钟 100%酒精Ⅰ 1 分钟 100%酒精Ⅱ 1 分钟 石炭酸二甲苯(1:3) 10 秒钟 以上称为脱水。
二甲苯Ⅰ 透明 1 分钟 取出后用中性树胶(上海产,预先用二甲苯溶解,粘稠度适中即可)封固 染色结果: 核:蓝黑色 胞浆:不同程度的粉红色 肌纤维:较深的粉红色 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 5 / 7 胶元纤维:淡红色 红细胞:桔红色 病理染色注意事项 1、 配制染液和其他溶液时,要根据需要和染液的保存期限决定配制数量 2、需要保存再用的染液和试剂,必须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用处等,妥善存放经常使用的染液和试剂要经常过滤或更换新液 3、 染色器皿须洗涤干净必要时用酸洗液处理将玻璃器皿浸泡于酸洗液中半天至 1 天,自来水冲洗数小时,再用洗涤剂刷洗,自来水冲洗数小时,蒸馏水冲洗后备用 (酸洗液配制:重铬酸钾 300g,硫酸 300ml,蒸馏水 (可用自来水) 3000ml 先将重铬酸钾溶解在蒸馏水中, 徐徐加入硫酸注意:加酸时必须缓慢!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 5、染色是利用染料的不同作用,使组织与染料以不同方式进行结合常规染色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 HE 染色) 特殊染色是根据诊断的需要对组织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非常规的染色。
冷冻切片也用 HE 染色少量或单个冷冻切片时手工操作比较方便冷冻切片染染色要求在短时间(10分钟)内完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越快越好 HE 染色常见问题及优化解决方法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染色发白 二甲苯脱蜡时间不够,有蜡残留 延长脱蜡时间或更换二甲苯 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 6 / 7 染色发灰 组织固定脱水不佳或者染液配制PH 不符 改进组织固定脱水程序或者改进染液配方 着色不均匀 染液太少或者分布不均 增加染液量或在染液中加入甘油等增强液体亲和力 染色偏蓝 苏木素染色时间过久或者分化不足 减少苏木素染色时间或者延长分化时间 染色偏红 伊红染色时间过长或者苏木素染色不足 改进苏木素染色或者减少伊红染色时间 核着色欠佳 组织脱水不佳 加强组织固定脱水, 将切片用生物穿透剂进行处理以利于苏木素着色 病理切片质量控制 1、 诊断人员在接到当日切片并验收后,检查、核实所制作的组织学切片的数量及质量,在技术室送片记录本或工作流程单上签字如发现切片数与取材数不符,应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进行核查对当天质量不好的切片做记录,指明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并于当天交技术室 2、 技术室收到切片质量记录,要求在 24 小时内答复,并立即纠正原不足之处。
另外,科内质量管理小组按分工,每季度复查切片一次,查出问题要采取适当措施于以纠正,并注意落实情况 3、 切片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步骤,同一蜡块,用同一台切片机,同一把病理科优化制片及染色流程 7 / 7 刀,不同的操作者会切出不同质量的片子所以要求:切片刀必须锋利;切片厚度 3~5μm,切片完整,无污染,无皱褶,无刀痕组织片应贴附在标签外,剩余玻片的中间 4、 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穿刺等小活检组织切片须作连续性切片,数量不得少于 6 张(6~20 张) 5、 切片、捞片时应严格分块完成,切忌在水面上残留上一块的碎片,以杜绝污染 6、 贴(裱)片时,必须注意蜡块编号与载玻片上的编号完全一致,杜绝错误 7、 切好的白片要进行烤片化蜡烤片温度应在 60~62℃左右,时间不能少于 20 分钟或用电吹风吹 8、 染色必须按程序操作,染色试剂必须及时过虑或更换HE 染色适中,核、浆分化对比清晰,避免过红或过蓝(注意防止苏木素渣子和伊红碎片出现) 9、 切片封固前必须经酒精充分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不得用温箱烤干或电吹风吹得过分干燥,再封片 10、 封片时不得有气泡,不得有树胶外溢 11、 标签贴于玻片一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整齐,且不易褪色。
12、 染好切片后贴标签时,编号要与玻片编号一致,杜绝错误 13、 制片工作一般应在 12~24 小时内完成切片完成后交付医师时,必须按照记录当面清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