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课 《庄子》二则.doc
3页第21课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目标】1.掌握“是”“全”“循”“云者”等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2.品味文章轻松诙谐的语言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或听过辩论赛吧?在辩论赛上,双方辩手雄辩生风的英姿让我们为之倾倒,而两千年前的那一场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辩论”的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更有着说不尽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研究一下这一场辩论吧!【新课解读】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画出疑难字词2.学生自由诵读:(1)学生根据听读,自由朗读2)对照注释,运用已掌握的古文词句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等,疏通文章大意,勾画出重点词句,并画出疑难字词句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如下:(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3)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确定的!(4)请循其本。
译文:请从最初的话题说起5)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却又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4.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5.疏通文意,熟悉故事情节小组长指名组内同学翻译课文,其余组员纠正翻译错误)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学生明确: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这表现了庄子积极乐观的心态2.这则短文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学生明确: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3.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学生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三、拓展延伸怎样看待庄子与惠子的关系?学生明确:庄子这般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其高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普通人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实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也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情四、本课小结同学们,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多少年来,庄子思想曾给乱世中饱经沧桑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读来也犹如扑面而来的清风一般,清爽怡人附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