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渡舟经方医案.doc
63页刘渡舟经方医案l、桂枝汤证 (1)时发热自汗出案 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伤寒论》说:“病人脏无她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 12枝炙甘草6克 二剂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桂枝汤的重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她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因此浮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事实上也就是调和阴阳由于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因此,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获得疗效的核心 (2)风疹案 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三剂 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重要临床体现,由于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因此《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辨认与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随着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此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3)汗出偏沮案 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患左半身常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线非常分明.无其他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桂枝9克 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 甘草6克 三剂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凡汗出偏于肢体一侧,或左或右,浸润不止者,都是由于营卫气血有所偏伤,阴阳失于和调所引起这种“汗出偏沮”,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卫气不能固护于外,营气不能守护于内,就有也许导致半身不遂的“偏枯”证《素问·气愤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本病往往由于外感风邪而引起,因此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以祛风邪,调营卫,和气血以顾正气,乃是一种正治的措施否则的话,风邪凝滞营卫,汗出损伤气血,经脉不通,筋骨失养,那么,“偏枯证就随时也许发生。
2、桂枝加葛根汤证 口眼歪斜案 刘渡舟医案:张××,女,26岁在乘长途汽车回家途中,靠窗倚睡而受风,回家后,忽然感到左侧面部肌肉拘紧,口眼向左侧歪斜脉浮,舌苔白润风邪客于阳明经络,治疗当以祛风通络为主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葛根15克 白附子6克 全蝎6克服药二剂,汗出邪去而愈 【解说】阳明经脉行于面部,经脉受邪,因此,面肌拘紧,口眼歪斜歪斜见于左侧,是风邪客于右侧,而被左侧正气所引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所指出的: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一方面可以解肌祛风,另一方面疏经通络解除经脉气血的凝滞,同步,葛根还能升达阳明津液,滋津润燥,以缓和经脉的拘急临床上还常用本方来治疗冠心病的腰背疼痛,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后脑部疼痛等证 又附:项背强痛案 刘渡舟医案:张××,男,5l岁有冠心病史;平时胸闷,头晕而沉近一月来浮现头项强痛,甚至及于后背伴汗出,恶风,纳呆,肢体乏力舌体胖大而嫩,苔白腻,脉弦大无力辨为饮气内据,外及太阳经脉治疗用桂枝加葛根汤,又加茯苓30克,白术6克,服药六剂后,一汗出恶风及头项背强痛皆止。
其他症状亦有明显改善3、桂枝加附子汤证 房后伤风案 刘渡舟医案:王xx,男,25岁患者身材高大,体魄雄伟夏季某日与妻子同房后,因觉燥热而置两腿于窗户之上,迎风取爽几天后,左腿疼痛,左小腿拘挛而屈伸不利针、药屡治不效脉弦迟,舌苔水滑 桂枝18克 附子12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大枣7枚 木瓜9克 独活6克服药二剂后,痛止腿伸而愈 【解说】房事之后,精泄而内虚,不知慎护,但图凉爽,使风邪乘虚而入《素问·风论》说: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脉弦迟而舌苔水滑,则阳气内虚外来之风邪,必须从外解而去;阳气内虚,则必幕顾正虚选用桂枝加附子汤外解风邪,内壮阳气再加木瓜以利筋骨,加独活以散风气此外,本方还常用来治疗老年人因阳气局限性而感受寒邪,见证以脉沉而汗出恶风为主,可以起到温经扶阳,正邪兼顾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桂枝加附子汤原本是治疗“漏汗”的,《伤寒论》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届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可见,漏汗的产生是由于发汗太过,阳气不能固摄津液,导致津液外泄桂枝加附子汤,不仅可以温补阳气,并且还能通过补阳而达到摄阴止汗的目的。
临床上用来治疗顽固性的自汗证也每奏奇效 又附:漏汗案 刘渡舟医案:崔x x,女,51岁患自汗证十近年,屡经中西医治疗而不愈患者每日自汗出不止,浸湿内衣,每日换衣3---4次,一年四季皆如此上半身汗出多于下半身,左半身汗出甚于右半身,稍有劳作更甚伴有恶风,肢体屈伸不利其人体态肥胖,但终日感觉体疲乏力舌质淡嫩,苔自而脉缓,辨为阳虚漏汗证,用桂枝加附子汤,服前三剂时有奇特的反映,每次服药后约一时左右,自觉全身皮里肉外有一种如雪溶化般的感觉服第四剂药后,周身皮肤进而浮现针刺般的疼痛感觉.2小时后,疼感消失,顿觉舒服无比三剂药服尽,而十年之自汗已止.用桂枝汤加黄芪、白术各lO克善后全愈 4、桂枝去芍药汤证 胸闷案 刘渡舟医案:李×x,女,岁因患心肌炎而住院治疗,每当入夜则胸中憋闷难忍,气短局限性以息,必须靠吸氧气才干得以缓和舌质淡苔白,脉弦而缓辨为胸阳不振,阴气内阻证桂技1O克 生姜10克 大枣12枝 炙甘草6克.服药二剂后证状减轻,原方加附子6克,再服三剂后,证状消除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胸痛案 刘渡舟医案:王×x,男,46岁近年来胸中发满,或疼痛,往往因气候变冷而加剧。
伴有咳嗽、短气手足发凉,小便清长等证舌质淡嫩,苔白略滑,脉沉弦而缓此乃胸阳不振,阳不胜阴,阴气窃踞胸中,气血运营不利治疗当以温补心阳,以散阴寒为主 桂枝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附子10克连服六剂,证情逐渐减轻,近年的胸中闷痛,从此得以解除 【解说】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都是桂枝汤的加减方这二个方子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均有振奋胸阳的作用,这种作用一方面都是通过桂枝汤去芍药而得以实现的由于桂枝场的组方特点是阳中有阴,若去掉芍药酸寒阴柔之性,就变为辛温扶阳之剂如果在此基本上再加上辛温气雄的附子,使其补阳的作用就更为突出 胸阔或胸痛,是“胸痹”的重要临床体现其产生的重要病机是在于上焦心胸阳气虚弱而阴寒之气内盛,因此《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由于“胸为阳位似天空”心肺二脏居其内,营卫二气由此而得以宣发如果胸阳不振,阴寒内凝,阳气不能布达而痹阻,心肺之气血不畅因此,胸痹的怖床体现,轻者胸中满闷,重者就以疼痛为主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产后身痛 刘渡舟医案:樊×,女产后半月许,忽然身体疼痛,脉来沉迟无感冒可言。
右学员辨为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汤治疗,虽有小效但不彻底改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备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桂枝9克 白芍I2克 生姜12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党参12克服药三剂后,疼痛消除 【解说】本方用发汗后或妇女产后,或流产后,或行经后,血虚而营气局限性,不能充养肢体而浮现的身体疼痛,脉沉涩而无力方中用桂枝汤调补营卫;加重白芍剂量以养营血;另加人参以补卫虚本方最妙之处在于加重生姜的剂量,借其辛散之力而走于外,使全方的益气养血作用达于体表,补而不滞,专治营卫气血局限性所引起的身体疼痛《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也重用了生姜,与本方之义同 7、桂枝加桂汤证 奔豚病案 刘渡舟医案:崔××,女,50岁患奔豚病,自觉有一股气从下往上走窜,行至小腹则胀,上抵心胸则气短心悸,头冒冷汗少顷气往下行,则诸证随之而消每次发作时精神特别紧张恐怖,如临死亡,每月发作二三次平时少腹及腰部有酸疼感,带下多:面色青黄不泽舌体胖舌质淡嫩,苔白润,脉弦数但按之无力辨为心阳虚弱坐镇无权,以致下焦浊阴乘虚上犯治疗当温补心阳,而消阴降冲 桂枝15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黑锡丹6克(用药汤送服)。
一剂药服尽,冲气已止共进五剂而愈 【解说】奔豚病发作的一般状况是气从少晖上冲胸咽,发作时恐怖欲死,气复还则止这在临球上亦比较常用但发作限度如本案这样严重的并不多见.导致奔豚产生的机理大多是由于心阳局限性,不能坐镇于上,因而下焦阴寒邪气得以上冲奔豚病的发作特点是,凡奔豚气所通过的部位,必然使正常的气机运营闭塞,而浮现憋闷胀满心悸,汗出等证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病的一种有效方剂,《伤寒论》指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更加桂在于取桂枝强心通阳,开结气,降冲气,用来治疗奔豚病最为合拍有的医家觉得,“加桂”应是加肉桂如果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加桂枝和加肉桂效果基本相似 8、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遗精案 刘渡舟医案:王××,男.20岁患有遗精证半年,几乎每夜均有发生,屡经医治无效,形体疲倦不堪病初之时,每因有梦而遗精,逐渐发展为无梦而遗舌质淡嫩不洋,脉弦缓无力辨证属于心肾阴阳不交而精关弛废失禁 桂枝10克 白芍I0克 生姜10克 大枣l2枝 炙甘草6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连服五剂后,滑精止,饮食增进,精神渐振,从此调治而愈 【解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说:夫失精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所谓“失精家”,是指有长期遗精、滑精史的人,初起时.往往由于欲火内动,而又不能随心所愿,以致心火内燃,下扰肾精,逼迫精液外泄,因此常常体现为有梦而遗精:久而久之,肾元下亏,失却固摄功能,导致精关弛废不固,最后发展为无梦而走泄,成为“失精家”因此,失精家的病机核心在于心肾阴阳上下不交,治法以调和阴阳,交通心肾为主桂枝汤能和营卫,调和脾胃,而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一方面能收敛神气,固摄精关,另一方面也起到固护心肾精气的作用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神乱案 刘渡舟医案:董××,男.28岁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犯病心中烦躁不安,或胆怯惊怕,或悲哀欲哭,睡眠不佳,伴有幻听、幻视、幻觉三幻症胸中烦闷难忍舌苔白厚而腻,脉弦滑辨为肝气郁滞,痰浊内阻而上扰心宫 桂枝6克 生姜9克 蜀漆4克(以常山替代) 龙骨12克 牡蛎12克 黄连9克 竹茹10克 郁金9克 菖蒲9克 胆星10克 大黄9克 服药二荆,大便作泻,心胸顿觉舒畅上方减去大黄,又服三剂后,忽然呕吐痰涎盈碗,从此病证大为减轻最后用涤痰汤与温胆汤交叉治疗而获痊愈 【解说】在《伤寒论》中,仲景用桂枝去芍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