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碳素工艺配方.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89250499
  • 上传时间:2019-05-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碳素工艺配方配料工艺基础(principle  of  proportion)生产各类炭素制品时固体原料的选择及其组成比例的确定、混合料粒度组成的确定、黏结剂的选择和确定比例、添加剂的选择等配料是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各类炭素制品配料方的编制及配料操作的正确性、稳定性对最终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各工序的成品率都有明显影响原料的选择 不同的炭素制品对原料有不同的要求1)石墨电极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C墨电极等3个品种,生产不同品种的石墨电极应该使用不同质量标准的石油焦,如生产普通功率石墨电极时对石油焦的要求侧重于灰分的高低及制品石墨化后电阻率的大小,而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不仅要求电阻率小、机械强度高,而且石油焦在石墨化后的热膨胀系数要低,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要好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定要使用含硫量较低、热膨胀系数特别低的针状焦,20世纪末中国炭素厂生产高功率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主要使用进口的针状焦,既有石油系针状焦也有沥青系针状焦两类针状焦可比较如下:石油系针状焦的价格比沥青针状焦高10%~20%;石油系针状焦的成型性能比较好,挤压成型成品率比较高;石油系针状焦生产的石墨电极的电阻率和热膨胀系数略高于沥青针状焦生产的石墨电极;沥青针状焦含氮量稍高,石墨化过程中气胀较大,—般认为沥青系针状焦不适合生产特大规格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中国炭素厂长期以来在生产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的配方中加入20%~30%的沥青焦,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世界上除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般生产石墨电极都不使用沥青焦,因为沥青焦经过同样的石墨化高温处理后,真密度较低,电阻率较高,而且在石墨化过程中热膨胀系数比较大2)生产铝用预焙阳极或阳极糊的原料是石油焦或沥青焦,其质量标准基本套用生产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的原料质量,含硫量还可以再放宽—点3)生产高纯石墨制品的原料也是以石油焦为主,要求原料的灰分尽可能低,如低于0.15%4)生产高炉炭块或铝用阴极炭块(包括侧部炭块)的骨料主要采用优质无烟煤为原料,粉料可采296用冶金焦、沥青焦或石油焦,近年来为了延长炭块的使用寿命及降低电阻率,逐渐采用经过高温煅烧(电炉煅烧)的无烟煤为骨料小颗粒或粉料有时采用石墨化冶金焦、石墨碎或天然石墨5)生产供矿热电炉使用的电极糊(自焙电极)使用优质无烟煤为骨料,无烟煤的灰分可比供应生产炭块时略高—些粉料—般采用冶金焦或部分石墨化冶金焦,质量要求很高的电极糊有时也要采用灰分很低的原料无烟煤,为了改善其导电导热性能可以加入石墨碎或天然石墨6)生产电炭制品,与生产石墨电极使用的原料有所区别,除石油焦外,大量使用沥青焦、天然石墨、炭黑等,还使用铜粉等金属粉末材料。

      粒度组成的确定 确定炭素制品的粒度组成和黏结剂比例是炭素制品生产的重大技术问题之—,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炭素原料经煅烧、破碎、筛分、磨粉后按规定配方配料, 配方的制订既需要有—定的理论指导,更要依赖长期的实践经验研究配料的粒度组成必须对各种炭素原料颗粒的振实密度、颗粒压碎强度系数及颗粒回胀系数进行测定(见颗粒压碎强度系数、颗粒回胀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原料配比和粒度组成学者们对炭素制品生产的配料粒度组成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些粒度组成的推导公式,如考虑最佳物理机械性能的“最大密度法”及考虑最佳成品率的“适当密度法”,这些推导公式对指导生产有—定参考价值考虑最佳物理机械性能的“最大密度法”  美国学者莫罗佐斯基曾提出—个炭素制品的结构模型,即炭素制品为焦炭颗粒和黏结剂炭化的结焦炭所构成的双组分模型,黏结剂在焦炭颗粒外层覆盖的厚度与焦炭颗粒半径之比为—常数,粒度组成以得到最终成品的最大体积密度为原则,因为成品的电阻率、弹性模量和机械强度、氧化性等表征炭素制品物理化学性能的指标都与炭素制品的体积密度有密切关系,莫罗佐斯基推导出下列几个公式:式中ρ为电阻率;E为弹性模量;S为机械强度;d为炭素制品的体积密度;d0为焦炭颗粒的体积密度;db为黏结剂结焦炭的体积密度;B0、E0、S’为比例常数;X、Y、Z为特性系数。

      最大密度法的计算基础是骨料和粉料的堆积密度和堆积体的孔隙,而骨料和粉料混合后的堆积密度、孔隙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破碎后的焦炭颗粒形状不规则,并非呈圆球形或正方形,但为了便于进行实验,用圆球堆积后的孔隙率变化模拟焦炭颗粒的堆积,进行球体堆积方式对孔隙率影响的测定和计算,表1为4种同—直径的铅球堆积后的孔隙率,表2为圆球5种不同堆积方式在理想状态下堆积后的孔隙率(计算得到的数据),图1为5种理想状态下的堆积方式从表1可知,4种不同直径的铅球任意堆积,其孔隙率变化很小,而在理想状态下的5种堆积方式计算结果孔隙率有很大不同,但实际上不可能达到任何—种理想堆积如果在直径较大的球体中加入—定数量的小球,即两种不同直径球体堆积在—起,甚至是三组或四组不同直径的球体堆积在—起(图2),孔隙率即有大幅度的下降,多组球体堆积后的孔隙率见表2表1 不同直径铅球堆积后的孔隙率图1 圆球在理想状态下的堆积方式a—立方体;b—单交错;c—双交错;d—角锥;e—四面体实验证明,如用两组球配合,大球与小球直径的比值为7:3时堆积后的孔隙率最小,如用三组球堆积时应减少中间直径—组球的数量,实验得知,如三组球的比例为7:1:2时,堆积后的孔隙率最小。

      三角形最大密度选择法 此法可以计算由3种粒度颗粒料组成的}昆合料的最大堆积密度,为此首先图2不同直径圆球填充示意图要测定各种粒度颗粒料的堆积密度,再以不同的排列组合比例称量后予以混合,然后测量混合料的堆积密度,在此基础上绘制三角形密度分布图(图3),从中选取最佳密度范围的3种料的组成比例,石油焦破碎后各种颗粒料的堆积密度测定结果举例如表3所示从各种颗粒料选择适当组合比例组成3种混合颗粒料(A、B、c),每种混合料的粒度组成见表4图3  三组分颗粒料混合后堆积密度分布图图3中三角形的A点代表混合颗粒料A(即由50%的10~15mm及50%的6~10mm组成),三角形B点代表混合颗粒料B(即由4~6mm、2~4mm、 1~2mm、0.5~1mm各25%混合后组成),C点代表粉料在A-C边上的d点代表使用A组料及C组料各50%,混合后堆积密度为1.199g/cm3,三角形内的e点代表使用A组料30%、B组料30%、C组料40%混合后堆积密度为1.0g/cm3,三角形内f点代表使用A组料20%、B组料50%、C组料30%混合后的堆积密度,20g/cm3这种粒度组成选择方法虽有—定参考价值,但实际应用不多。

      表3 各种颗粒料的堆积密度表4 三种混合颗粒料(mm)的组成(%)以混合料的最大振实密度优选粒度组成 这种优选粒度组成方法需要事先将各种不同尺寸的颗粒料、以不同比例混合后测定其振实密度,测定颗粒料的振实密度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规定的方法进行当—种需要选择配方的产品提出以后,先要决定的是使用的最大颗粒尺寸,其次确定各种颗粒料的用量,原则是选用振实密度最大的—组表5为5种颗粒料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振实密度,表中A代表1~2mm,B代表0.5~1mm,C代表0.15~0.5mm,D代表0.075~0.15mm,E代表小于0.075mm的粉料首先找出1~2mm和0.5~1mm这两种料振实密度最大时的比例;查表5,得知比例为5:2(即表中的15:6)时振实密度最大,在此基础上再加入0.15~0.5mm颗粒的不同比例测定3种料混合后的振实密度,得出当比例为5:2:5时振实密度最大,以后用同样方法再测定4种料和5种料混合后的振实密度,从中选择振实密度最大的—组混合料,作为制定粒度组成的依据表5各种粒径的颗粒料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振实密度(g/cm3)从表5可以查到,当用5种颗粒料混合配料时,这5种颗粒料A:B:C:D:E的比例为5:2:5:10:8时的振实密度最大,由此可计算出各种颗粒的用量比例。

      A(1~2mm)=5/(5+2+5+10+8)≈0.17≈17%B(0.5~1mm)=2/(5+2+5+10+8)≈0.07≈7%C(0.15~0.5mm)=5/(5+2+5+10+8)≈0.17≈17%D(0.071~0.15mm)=10/(5+2+5+10+8)≈0.33≈33%E(-0.075mm)=8/(5+2+5+10+8)≈0.27≈27%由上述计算,得到5种颗粒料的用量比例,将D项(0.15~0.075mm)作为不控制项,再加上允许偏差±2%,这样就得出该产品工作配方的粒度组成,如表6所示表6 使用混合料振实密度试验得出的配方粒度组成考虑最佳成品率的“适当密度法” 生产实践得知,孔隙率过小或体积密度过大的半成品在焙烧或石墨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形成裂纹与半成品受热后体积变化、热应力的作用及挥发分排出有关,因此在骨料粒度组成中必须有—定数量的大颗粒,而且产品直径不同,应该选择不同尺寸的大颗粒俄罗斯学者克里洛夫提出了对两类直径的产品选择最大尺寸颗粒的公式:D=7.5×10-3φ    (2)(生产直径500mm及其以上规格的产品)D=15×10-3φ    (3)(生产直径500mm以下的产品)式中φ 为生电极直径,mm;D为最大颗粒尺寸,mm。

      根据克里洛夫级配公式,计算出直径500mm石墨电极的最大颗粒尺寸为3.75mm,与目前中国炭素厂生产直径500mm.电极采用最大颗粒尺寸为4~2mm基本符合通过公式(2)及公式(3),求得对某—指定直径产品应选择的配料最大颗粒尺寸后,再通过解析计算得出最大粒度以下的几种颗粒尺寸及使用比例计算方法的依据是认为生坯密度过大、透气性差是制品在各工序产生裂纹废品的主要原因透气性与配料的颗粒组成有关,也即与骨料和粉料的比表面有关,可用下式表示:B0=K2/S2        (4)式中B0为渗透系数;S2为骨料比表面;K2为计算材料气孔的相对容积和形状的系数由于不同直径焙烧电极的体积密度变化不大,所以可把K2看做常数,各种规格电极的配方粒度组成不同,因此骨料比表面和制品直径有如下的关系式:S=(A/φ)+S0    (5)式中S为骨料比表面;φ为制品直径;A、S0均为比例常数根据符合透气性要求的比表面积的推算,知道了最大颗粒尺寸后,再进—步计算其他尺寸颗粒料的使用比例及黏结剂使用数量以上介绍的有关粒度组成计算公式,当然与特定的原料和工艺条件有关,因此各系数和比例常数的取值有其特定性粒度组成和大小颗粒的作用  粒度组成也即不同尺寸骨料和粉料的配合比例,生产不同规格的石墨电极需要采用不同的粒度组成,—般使用4种颗粒,即大颗粒、中颗粒、小颗粒和细粉(磨粉机产出),以便得到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能。

      大颗粒在物料中起骨架作用,适当地提高大颗粒的尺寸和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制品的抗热震性和降低线膨胀系数,减少制品在焙烧和石墨化过程中的裂纹废品,但同时提高了制品的孔隙率及降低了制品的体积密度和机械强度中小颗粒和细粉的作用是填充大颗粒之间的空隙,适当的增加细粉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提高制品的体积密度和机械强度,而且成品加工后表面比较光滑,但是细粉使用比例过多容易导致制品在焙烧及石墨化过程中的裂纹废品增加生产石墨电极时,粒度组成的—般规律是大直径电极应该多用尺寸较大的骨料颗粒,并适当减少细粉的比例;小直径电极应该使用尺寸较小的骨料颗粒和较多比例的细粉,生产不同直径石墨电极时骨料和粉料颗粒尺寸举例如表7所示确定粒度组成的主要因素  实际生产时确定炭素制品的粒度组成主要考虑以下4项因素:(1)炭素制品的粒度组成的原则是使混合料得到较小的孔隙率和较高的堆积密度,以便得到的成品具有较高的体积密度,因为体积密度与成品的电阻率、线膨胀系数、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化学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现代生产管理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崔平 第8章 企业物流管理.ppt 隧道试验检测方案.doc 汽车评估实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毛矛 主编 《汽车评估实务教程》3.ppt 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陈春泉 夏由清 陈国生 9.ppt 汽车机械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霍振生第二篇汽车构件受力分析 第十一章构件的运动形式与机械效率.ppt 现代密码学原理与应用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宋秀丽 第9章 .ppt 索膜结构规范.pdf 现代生产管理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夏瑛 第四章 .ppt 流体力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国强 吴家鸣 第11章.ppt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仁云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第13章汽车局域网.ppt 物流设施与设备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蒋祖星第四章 4-2 集装箱吊具.ppt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仁云_ 第八章 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ppt 太阳能光伏组件失效模式介绍.pdf 流体力学 少学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何川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基础.ppt 太原理工大学java实验报告2016.doc 汽车机械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霍振生第四篇汽车轴系零部件 2第二十章 滚动轴承.ppt 汽车机械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霍振生第一篇汽车机械识图 第三章 零件的表达方法.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pdf 烹饪英语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海霞 章敏均 Unit 7 Poultry and eggs.ppt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仁云_ 第十章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