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25539724
  • 上传时间:2023-09-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9.8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音乐教材歌曲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一、教学年级:七年级二、教学课时:第I课时三、教学目标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音色美与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歌 唱兴趣C2、在歌唱训练中体会歌曲的意境,r解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利用声音来塑造荚,表现爱3、掌握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了解以三度配置为主的同节奏二声部合唱歌曲的一般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1、用听觉调整自己的声音,保持声部的音准和音色统一,重点是b乐段合唱声部的和谐性2、前半拍休息节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变化音,长音时值的保持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钢琴,课件,歌谱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占木深时的12%)1、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目的慈善文艺演出视频资料2、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首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3、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设计意图:用视频资料作为情境导入的教学手段,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让学生初听音乐,通过 听觉和视觉刺激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 关注音乐的表现形式,(二)新歌教学(约占本课时的70%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三乐句完全重豆,二、四乐句变化重红,结音不同3、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努)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 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4、重点练习前半拍休止节奏( )、切分节奏( )和后附点节奏( )个别检查掌握情况要求每个乐句全音符要有气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时值,长音后统一气口5、用唱名视唱整个乐段,要求用手划拍,轻声高位置哼唱2—3遍唱熟旋律后加入歌词,唱会第一乐段 6、在课前就把班级人数一分为二,注意把音准感觉好的学生平均搭配,让他们分别站在老师的左边是高声 部,右边为低声部.低声部先跟琴视唱b乐段的第一句旋律,唱熟后加入高声部°教师提示:注意第二乐句( > 的音准,可以用(2-1)大二度的感觉套唱1 一 的音程关系然后在高声部3音的保持中,低声部由1进行到 ,反豆磨练后再进行后面的练习7、重点练习再现部第四乐句和结束句的合唱声部旋律3、表情处理:(1)提问:你认为怎么处理才更能打动人?(2)提示:气息下沉,提起眉毛,打开口腔,控制音量3)提示:在休止符处连吸带唱,把逻辑重音确立在每个乐句中的后阳点节奏上。

      4)练习时,先要求一个声部稍强.另一个声部稍弱,最后均衡两者音量,让学生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效 果5)结束句要求唱得渐慢和渐弱,让人感觉回味无穷9、跟随课件音响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一定要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学会用耳朵来调整自己的声音,同时要善于观 察和分析歌谱,找出乐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音乐记忆a乐段的歌唱重点是音色统一,注意气息 控制,音殳不能过大b乐段的歌唱重点是两个声部间的和谐,保持音准感觉和音量的均衡,整个歌曲教 学采取“分块包割”和“各个击破”的方式,有利于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木首歌曲的歌唱基本技 巧,让学生学会歌唱三)音乐视野拓展教学(约占木课时的15%)1、师:”《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对真情的呼唤象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如《爱的奉献》(播放主题片 段)2、师: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乐圣贝多芬就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把这种情感升华到「 《欢乐颂》的主 题--坚信人类必将获得“团结友爱”的永恒欢乐3、播放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合唱音频设计意图:虽然是唱歌教学,但决不能整节课都唱个不休,那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声带疲劳和学习厌烦心理 木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r让学生的声带得到短暂的休息,同时也是为r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因为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词非常的通俗易懂,用不着花费过多精力去深究,所以,采用另外两个音乐主题 来解糕和升华课题考虑时间关系,这两个主题只能做一个欣资浏览因为音乐艺术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 清楚的,所以也用不若进行其他无谓的说教C(四)教学小结(约占本课时的3%)师:这节课,我们唱心 也听r关于爱的歌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而言, 更具有情感上的表现力和感召力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如《爱的奉献》歌曲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问工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贴着心,用最动情和最美妙的歌声再唱&让世界充满爱》! (学生边歌唱边依次离开教室)教学反思】:这是一次片区学校联合教研的公开课教案,我选择的童声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 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 课的歌唱教学内容,此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作曲者郭峰为国际和平年专 门创作的组曲之一歌曲采用带再现的第三部曲式结构,a段为齐唱形式,b段和变化再现的第三部分均为 二声部合唱形式合唱采用的是最常规的三度同节奏主调音乐写作织体,节奏规整,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 琅琅上口而又富有个性,适合班级教唱。

      设计之初,我也曾参考过网络上一些同行教师的教案发现大多数教师都是紧紧扣住歌曲中“爱、'的德育因 素,大谈“爱”的教育,几乎占据J'课时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颇有说教之嫌,总给人感觉是借助音乐形 式的思想品德课木人认为,尽管音乐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但却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德育功能,其本质还是以审 美为核心的美育课程C音乐课就应该凸显“音乐”的特性,自始至终都应该围绕“音乐”实施教学况且,目 前初中年级一个班级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更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上用音乐 的基木技能来帮助学生正真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如果自己的每一堂音乐课,能够教会学生用歌声 来塑造美和表现爱,同样可以实现育人的价值因此,木人在音乐课歌唱教学中一贯注重学生声音品质的训练C包括启发学生寻找良好的发声状态,掌握 正确的声音概念班级歌唱教学,就象训练学校合唱队那样,采用适合少年儿童生理特点的假声位置和柔 美音色,用轻声统一,并学会习惯用耳朵听辨自己的声音是否和大家一致,不断调整发声状态,依靠相互 模仿,逐渐达到班级音色的人我合一而情感表现则主要启发学生依靠控制气息来把握音准和表现不同的 情感特征。

      《让世界充满爱》歌曲虽然有三个部分,但经过提示学生分析比较歌谱后发现,其实整个歌曲 只有5个乐句是不同的(a段是2个2小节的乐句:b段也是2个2小节的乐句,结束句是一个3小节的乐 句)其他都是这个5个句子的翻版(即变化重豆的方法),而且变化的只是一二个音而已这样学生就能 很快记住整个歌曲旋律,并且感觉音乐创作也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事情对于几个节奏难点,比如前半拍休 止节奏、切分音节奏和后附点节奏,只要在教唱过程中,的独找出来重点练习,学生凭借模仿的感觉很快 就能掌握好真正的教学难点是二个声部的合作,因为平时音乐课二声部训练的机会不是很多,学生不太习惯听到不同 声部,加上歌曲旋律本身也不是很熟悉,很多学生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特别是低声部的学生,总 是不由自主地跟着高声部“跑]甚至连音都唱不准有时连主旋律声部也不是很稳,加上有的学生不愿意 自己的声音被淹没,特意加强音量,结果导致音准偏高,整个旋律很容易唱成"一锅粥]这就是很多音乐 老师感觉在班级中教二声部“痛苦”的根本原因为「避免这种情况,在课前,我特意把班级中音准感觉好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的声音“抱成团”,其他 学生也均匀地搭配好:在课上,要求全班学生边倾听钢琴边轻声跟唱,并且专门做「第一小节长时值音程 (低音”5¥irr)的和声训练,而且是按强弱力度交替练习。

      起始小节的声部合唱练习足足用/五六分钟 时间,学生才找到一点感觉,不过,后面的声部合作就顺畅多了这次教学实践也给了我一个信念:只要 坚持不懈,并且要开动脑经,多尝试一些方法,班级合唱就一定能成功这节课上完后,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基木达到J'我的心愿,学生也比较喜欢,还得到「听课领导和同行 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次实践,我明确了今后音乐教学的努力方向教学点评】:木节深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能力情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层次清晰, 重难点突出,教学手段科学有效:能够在课堂中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整个教学过程都很注重突出音乐课 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在歌唱训练中树立r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r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气息控制能力c 当然,最值得肯定的还是导入环节与拓展教学环节的设ik虽然,视频观赏的导入方式,也屡见不鲜,但 利用慈善文艺演出节目(也就是木节课的教学歌曲〉的视频资料做导入,既能突出歌曲的思想内涵,又能 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初步r解学习内容(歌曲旋律),迅速把学生带入r特定的情境中这种开门见 山而又富于艺术技巧的导入方式可谓独具匠心拓展教学环节的设h•也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以往多见的是很多教师喜欢把这个环节拓展成思想品德教育或 创作表演展示内容。

      但这节课却别出心裁,尝试用音乐'‘说话”,即用非教材歌曲《爱的奉献》来诠糅教材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特别是《欢乐颂》主题的使用,使课题思想得到r升华因为这首第九“合唱交响 曲、'是世界交响音乐史上的最高成就,也是乐圣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最巅峰和精彩总结从音乐作品 本身来说,比其他任何作品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时,这种安排,也有效调节/歌曲教学过程造成的学 生声音疲劳,可渭劳逸结合,方法科学虽然,困为教学时间的关系,本环节只是做「一般性的欣赞和浏 览,并没有做过多的研究,但还是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艺术视野纵观这节的整个教学效果,很好地实现唱会”歌曲和初步“唱好、'歌曲的教学目标,班级学生的声音比较 统一,音色漂亮,不亚于学校合唱队的声音水平,最重要的是学生不是为唱而唱,而是能够用耳朵来指导 自己的声音,养成r较好的歌唱习惯,由此可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所花的功夫希望该教师再接再厉, 继续用心、用情上好每一节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