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专业基础考点分析大全.doc
17页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考点分析大全第一章出版概论第一节出版活动(1)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复制并不是印刷(2) 我国最早使用“出版”的是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 统记传》3) 我国强调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西方着重于“公 之于众”4) 岀版活动的三个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5) 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复制和发行的 前提6) 进行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7) 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如建筑作品、模型作品8) 出版活动的特征: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政治性和思想性;经济性和产业性C9)出版活动的三要素在出版过程中形成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和产品流通三个 有机结合起来的阶段10) 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只能创造价值,但不能实现价值(11)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作 为意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 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2)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 命运;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 大推动力;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13) 出版活动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 会和谐14)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促进 文化交流第二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1)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 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我国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XXX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伟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C2)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结合;坚持质量第一;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三节出版物C1)出版物是精神文化成果中经过编辑加工、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 发行而得以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三个要素C2)出版物的种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 物六大类C3)出版物的特殊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使用价值与社会 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出版物生产数量与 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4) 生产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利润率的巨大变化第四节出版资源(1) 人才资源不但包括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同时还包括行业外的作者和特约编 辑等专业人员C2)信息资源不是消耗型资源,而是再生型资源C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选题;整合 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即使更新已有成果;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开发国 外资源;组合运用多种媒体第五节出版业(1) 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富有文化创意性;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适应性;事业与产业的有机统一2) 我国出版业: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出版专业 教育单位和科研单位C3)出版单位:出版社、期刊社、非独立的期刊编辑部。
4)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编辑类、技术编辑类、校对类C5)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1 协助编辑进行工作%1 在编辑指导下,搜集整理有关学科的情报、信息,练习组稿%1 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1 检杳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1 分担编辑室内其它工作(6)技术设计员和助理技术编辑的责职:%1 技术设计元的主要职责,是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技 术设计、印刷设计,或插图、制图工作%1 助理技术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 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刷设计或插图、制图工作C7)三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 校工作C8)二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 对工作C9)编辑的主要职责是,%1 搜集研究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设想,进行 组稿1 独立审读、加工整理稿件,检杳图书成品1 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撰写书评、书讯1 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指导、培养助理编辑CIO)技术编辑的主要职责:%1 承担书稿,尤其是重要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工作1 研究选择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1 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指导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元进行工作。
C11) 一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1 承担各种书稿的校对工作1 承担各种书稿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和付印样通读工作1 检杳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1 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C12)副编审的主要职责是:%1 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工作 的建议和方案1 制定选题规划,指导有关编辑人员组织实施1 担任重要书稿的责任编辑1 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1 对有关图书进行评论%1 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或技术编辑学、校对学)方面的 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C13)编审的主要职责是:%1 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出版 工作的建议和方案1 制定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组织社会力量或有关编辑人员实施1 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1 必要时对重点书稿进行审杳、加工1 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 业人才C14)副编审、编审履行复审或终审职责还须具有相应的行政职务,否则只能提 出审稿意见,不能签发稿件第六节出版学概述C1)出版学是研究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 出版学是行业之学,领域之学,其学科性质属于应用科学而不是基础科学。
3) 出版学研究的总体任务,是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动性质的基础上,研究出版 活动规律4) 出版学研究的具体任务:研究出版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点及其相互 关系;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编辑、复制和发行之间的内在关系; 研究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出版物市场和出版物营销;研究出版物队伍的 建设;研究出版业的管理和经营;研究中外出版历史5) 最早在文章中使用“出版学”的事中国人杨家骆第二章编辑概论第一节编辑与编辑工作(1)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2) 完整的编辑过程:信息米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 工整理一整体设计、审定发稿一校样处理一样品检查一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 集3) 期刊编辑过程中」般没有“签订出版合同”环节4) 编辑工作的特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选择性、加工性和 中介性5) 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文化传播中的选择、 导引功能;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第二节编辑人员(1) 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知识广博、博中 求专)、职业素质(职业追求、职业敏感和职业作风)2) 编辑人员的能力: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 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编辑策划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是否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 是否别处心裁,富有创新意识 是否熟悉出版实务,懂得经济核算 是否了解消费者,把握出版物市场变化趋势(4) 语言文字能力:规范能力、加工能力和写作能力5) 编辑人员的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把关责任、宣传引导责任6)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7) 对正当的、合理的、健康的需求,尽可能给以充分满足8) 编辑是沟通读者与作者关系的桥梁9) 编辑的作者工作: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建立作者数据库、与作者保持经 常联系、为作者服务、维护作者权益10) 编辑的读者工作:调查读者、为读者服务和认真处理读者来信第三节编辑学研究(1) 最早以“编辑学”命名的专著,1949年在广州出版的李次民所著《编辑学》2)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学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3) 编辑学研究的任务:研究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研究编辑过程;研 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研究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及其特点;研究编辑队伍的 建设和管理;研究编辑历史第三章出版历史知识第一节文字与文献载体的变迁(1) 由表意图简化为约定俗成的象形文字,是汉字产生过程中的重要质变。
2) 仓颉造字:《说文解字•叙》、《竹书纪年》、《世本•作篇》、《荀子• 解蔽》3) 简牍相关:杀青、尺牍、版图、书札、篇籍4) 三国两晋南北朝吋期,是书籍载体由简帛向纸过渡的转折时期第二节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1) 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2) 沈氏活版:《玉堂杂记》、《近思录》、《小学》、《经史论说》、《泥 板试印初编》3) 明崇祯十一年出现了用木活字排印的《邸报》4) 清朝最大的一次采用木活字印书的活动是乾隆年间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丛 书》,主办人金简5) 中国古代制作活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和陶瓷6) 清代雍正年间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全部采用铜活字排印,是我国历 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7) 饭版后人称作“木版水印”,配套技术为拱花第三节古代刻书业及其编辑业务(1) 近代著名藏书家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将古代ude书籍刻印分为官刻、 私刻和坊刻2) 官刻是由国家机构岀资或主持的图书刻印活动3) 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宰相冯道主持了《九经》的官刻4) 历代朝廷刻书的专门机构:国子监、元代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 局、太史院的印历局,以及太医院的广惠局,清代的武英殿。
5) 在南宋时期的三大坊刻雕版中心:两浙坊刻、福建坊刻和蜀中坊刻第四节古代的图书贸易(1)《三辅黄图•明堂》槐市 王莽第五节近现代印刷业的发展(1) 同文书局石印作品:《殿版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资治通鉴》、《佩文韵府》、《康熙字典》(2) 国内最大的出版机构上午印书馆第六节 近现代出版机构C1)晚清政府地方官办书局:金陵书局、淮南官书局、江苏官书局、浙江官书 局等(2) 京师同文馆翻译:丁 X良的《万国公法》、毕利干的《化学指南》、《化 学阐原》C3)三大民营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4)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由夏瑞芳等合资创办,1902年成立编译所, 由张元济主持C5)商务印书馆出版业务种类:大量编印教科书;翻译西方文化名著;出版新 式工具书;兴办各种期刊,包括《绣像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