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旅游业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要点.docx
5页海南省旅游业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匚许洪杰李均立(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僧州571737)摘要:海南旅游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旅游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对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当前确定旅游业的经济贡献,是海南地区实际制定旅游资源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对旅游业收入对GDP的贡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此认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海南;旅游业收入;贡献;线性回归分析当前,对旅游业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证研究较为完善,特别是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研究更为集中而有争议性的是由于旅游业收入对GDP的贡献率低于三大产业的贡献率,以此证明其不足于被定为产业支柱来看待,加上各地区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所差别,致使计算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就更为困难李江帆和李美云[1]用旅游剥离系数法来计算旅游产业增加值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魏小安和厉新建[2]则从旅游产业地位的各种统计视角思考了确定旅游业对GDP贡献大方法的重要性;宋子千和郑向敏[3]研究了旅游业产业地位的衡量指标笔者试图应用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对旅游业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进行研究,期望得到一个更为明确的答案。
1 .旅游业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使用1987—2006年的旅游业收入和海南全省GDP的数据为样本来进行分析研究,(见表1)变量设置为:Y:年度GDP值,X:旅游业收入1.1 散点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Y与X之间存在一次线性相关关系,而且是正向相关关系即Y随X的增长而增长,X也随Y的增长而增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旅游业现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收入的增长对GDP肯定是有贡献的,而GDP的增长则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幅度,必将增加人民收入,从而促进经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以及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长(比如国庆黄金周假期、五一劳动节假期等)对旅游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GDP与旅游业收入之间呈现出正向相关关系图11.2 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及公式检验1.2.1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利用EVIEWS软件中OLS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结果为:表1海南省历年生产总值(GDP)与旅游收入情况表年份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GDP(亿元)57.2877.0091.30102.42120.52184.92260.41331.98363.25389.68元)1.142.873.144.095.179.4437.7447.9952.3957.23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GDP(亿元)411.16442.13476.67526.82579.17642.73713.96819.66905.031052.85元)61.6766.9672.4678.5687.8995.3893.55111.01125.05141.43Y=47.46478+6.578867Xt=(2.868866)(28.55611)R2=0.978403D.W=0.664606F=815.4526R2=0.978403,说明旅游业收入的增长可由样本回归直线作出解释,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T检验通过F检验通过该模型的经济意义是:GDP与旅游业收入的大小发展状态呈正相关关系,两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发展贡献作用平均每增加一单位的旅游业收入可以拉动约6个单位的GDP的增加一是旅游业收入本来就是构成一个地区GDP的一部分二是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性质,比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地区商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地区地貌的变化;促进了旅游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等1.2.2 异方差检验由EVIEWS软件运算的进行White检验,结果表明,Obs*R-squared=3.743237D.W=1.804098,F=4.14463取a=0.05n-k-1=20-1-1=18查卡方分布表有:Xa(18)=28.869>3.74327=nObs*R-squared所以模型的white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因此,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可以用来反映旅游业收入对GDP是有贡献的1.2.3 自相关检验经查表,n=20,K=1时,取显著水平a=0.05dL=1.2,dU=1.41,而0 由D.W=0.664606,得PA=1-DW/2=0.667697用GENR分别对Y,X作广义差分变换,即genrDy=y-0.667697*y(-1)genrDx=x-0.667697*x(-1)用OLS方法估计参数,其结果见下:即:Dy=21.2785+6.459637DxT=(1.473502)(13.44529)管理观察2009年3月16S综合管理MANAGEMENT危机背景中和谐组织建设的员工管理策略广州510006)匚严标宾张兴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东摘要:组织建设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组织的和谐是其重要的建设目标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市场经济不景气的情形下,这一目标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但有利于稳定企业的员工队伍,而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利组织建设的若干管理策略,期望给当前危机背景中的企业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更期望能抛砖引玉,获得更多学者的共鸣关键词:和谐;心理契约;满意度;忠诚度对管理者来说,其任务几乎都是对企业进行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使企业维持良好的运转,消除或避免各种危机,最终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利润。 但是对企业来说,不管其规模大小,危机都是永远存在的,甚至连比尔盖茨都多次跟其员工告诫,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除了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危机管理意识,并能够采取一些预警措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幸的是,2008年漫延的世界金融危机加倍地放大了企业面临的危机外在经营环境的恶化使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一些经营不善或抗风险能力薄弱的企业陆续破产或被收购,另一些企业也在亏损的边缘挣扎更令人担忧的是,金融危机的这种阴影仍在继续,在某些行业它的严重性还没有最大程度地显现出来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用内忧外患来描述他们的处境一点也不夸R2=0.91404F=180.7759D.W=1.792811从运算结果可知:止匕时D.W=1.792811,查n=20,k=1,a=0.05勺D.W统计量表,dL=1.2,dU=1.41 因为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性质,所以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发张,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曾说过:在危机中,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而不是利润只要熬过严冬生存下来,利润自然会产生可是,企业管理者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认识这种危机情境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企业危机背景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企业和谐建设的有利机遇,既可以自我发展,又可以借机超越或淘汰竞争对手其次,进行有效的自我变革和更新第三,注重对员工的心理效应的培育虽然,产品(包括生产和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的三个主要方面,但是,人员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任何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员工来承担和完成的,因此,从员工角度对企业管理策略提出若干建议无疑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本文主要从第三方面入手,着重阐述和谐组织建设的一些参考性策略展交通运输业;促进旅游地区商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地区地貌的变化;促进了旅游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等并吸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动当地农村地区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其次,根据目前数据所得的研究证明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有限性(相对于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对GDP贡献而言)。 对于旅游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品位较低的地区,应着重于本地区的实际,确勿盲目发展旅游产业,这样容易忽视自身本存在的优势和长处,反而不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李江帆,李美云.旅游产业和旅游增加值的测算[J].旅游学刊,1999,(5).[2]魏小安,厉新建.旅游产业地位的统计视角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3]宋子千,郑向敏.旅游业产业地位衡量指标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1,(4)1加强沟通,防止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指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份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依照存在主体的不同,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可分为员工心理契约和组织心理契约两大类别在每一类别的心理契约中又都分别含有组织对员工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的责任”两个方面在当前的经济情境下,由于企业的利润下降或受损,容易出现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形所谓心理契约破裂(PsychologicalContractBreach)旨的是个体对组织未能按照与个体贡献相等的方式履行个体心理契约承诺的中一项或多项义务的主观感知。 它实际上代表的是关于契约实现的认知评价,而这种认知评价是个体对其实际收获的东西和许诺得到的东西进行心理运算的结果举例来说,当员工感知到他并没有得到组织曾承诺给予他们的东西时,心理契约破裂就产生了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非常重要,它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加强沟通可以有效地达成和维护这种心理契约它既可以明确和理解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含义,能够防止心理契约破裂,又可以不断完善这种契约关系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沟通是信息传输者对信息的编码能被信息接受者正确地解码只有这样,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才能较好地维系这种契约关系实际上,沟通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心理学家认为,沟通产生的重要依据、前提和必要性是沟通双方拥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信息都无法完整地传递到基层员工,既使能够传递下去,双方对信息的理解也容易出现较大的分歧这一点也得到了研究者的证实对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分析发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理解歧义”,即管理者和员工对契约的认知图式管理观察2009年3月MANAGEMENT综合管理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