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晚清民国时期福建的女巫“问亡”活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caoka****i234
  • 文档编号:131063049
  • 上传时间:2020-05-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4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晚清民国时期福建的女巫“问亡”活动女巫众多是近世以来福建社会巫觋最明显的特点南宋梁克家《三山志》记,福州“每一乡,率巫妪十数家”明人谢肇《五杂组》云:“闽女巫有习见鬼者,其言人人殊,足征诈伪又有吞刀吐火,为人作法事禳灾者清代福州乡土小说《闽都别记》中也有不少女巫故事福建女巫除了为人消灾祈福以外,经常做的是为人“问亡”问亡即女巫通过催眠的方式引导人的灵魂进入阴间与亡者相会,女巫以亡者的化身与活人对话问亡在各地的叫法不同,闽东称“提亡”,闽西北称“问神”或“问仙”,莆田仙游一带称“寻亡”,闽南和台湾称“问亡”,又称“探亡”清代,福州问亡之风颇盛,长期在榕生活的传教士卢公明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中记录道:她(神妈)坐在桌边,桌上点一对蜡烛,香炉里插三支香,有时把香插在一个盛了米饭的桶中仔细询问了要寻访的死者的姓名和忌辰后,她俯下头趴在桌边,看不清她的脸过一会儿后,她抬起头,眼睛仍然闭着,招呼求问者上前此时神妈已经在彼岸世界里被寻访对象附了体,鬼魂借助她的嘴跟活人直接对话对话过程中双方相互有问有答结束时,她又把头埋下,趴在桌上几分钟之后,她表现出恶心欲吐的样子,喝了几口茶水后,才恢复正常此时鬼魂已经离开了。

      此风至民国时代仍然,叶承谦在《福州迷信活动一瞥》中回忆道:(福州)东门外塔头街女腹巫郑银妹,捏称能找到阴曹的亲戚朋友谈话,名曰“讨线”就讨者先告以亡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死亡的年月日时,约略迟延半小时后,该巫好似腹中发出小小的声音,俨然就是亡人对就讨的人说出好多话就讨者问以种种,腹中也能够按问作答,好像谈话一般也有彼此互相啼啼哭哭,好像幽明永诀后经久见面相逢畅叙的样子,感到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每度需款三四元,尚不觉完全系被蒙诈清人吴增在《泉俗激刺篇神姐》中,曾形象地描述了闽南地区问亡的做法:“燃香火,烧金纸,神姐闭目坐,顷刻鬼来语身摇手复摇,先话奈何桥,急泪坠潸潸;又说亡魂山,觅新亡,觅旧亡,真人假鬼哭一场无人心,无人理,丑态堪冷凿骗尽乡村痴妇女,将钱买得泪如水如此伤风化,安得西门豹,投之浊流死无赦需要说明的是,女巫们骗的不止是“乡村痴妇女”,即使在开化较早的沿海城市,她们也很有市场如1947年厦门当地报纸所载:1947年11月间,本市布袋街14号,近两日来有一年约30余岁之“女巫”,称焚镪念咒之后,渠即能代引冥间之死魂,向阳世之亲友传话虽鬼话连篇,然无知妇女,即皆趋之若鹜,奉为“仙女”。

      风声既播,由鼓浪屿、厦门港以及禾山之信女,前来问津者不绝于途是故该局促之14号,时感人满之患查每次传话,须交费1.2万元,交谈时间仅限十数分钟每日所入,达六七十万元之多据悉该女巫以前系在鼓浪屿,后被警局查(察)觉驱逐,乃潜移布袋街女巫在问亡时还会通过吟唱小调营造氛围王耀华在《福建传统音乐》中记载:“关三姑”是过去闽南农村中的迷信活动之一,它利用催眠术原理,通过催咒将“生人灵魂”引入“地狱”,与已故亲人见面被关者”必须是迷信极深者,在香案前点香烛后,“被关者”以布巾蒙头,端坐香案前,香案两旁分立着法士及其助手,先催“本坛咒”,请三姑神灵附身;然后,催“开路咒”,经过路、桥、亭、塔等关,直至与已故亲人灵魂见面,再转对答关于问亡活动的本质,徐天胎在《福建神道迷信》中有精辟论述他说:“腹巫,在福州及闽南某些地区内都有福州作‘腹里巫’各地业此者悉为中年以上的妇女,自谓有‘神’存其腹内,神不能抛头露腹,只能从此巫的腹内发出一种声音,而与同一人口里所发出的话相对答,亦即以答请求者所问其实,这是一种腹音术而使用于迷信巧妙确有,事则全虚参考文献:[1][宋]梁克家《三山志》卷9《公廨类三・诸县祠庙》,海风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2][明]谢肇撰、傅成点校《五杂组》卷6《人部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13页[3]参见[清]里人何求纂《闽都别记》第128回《六娘法网收镇野鬼玉真梦魂夺救疹童》、第253回《张天师收怪错灭蛟柳七娘嫁婿随赴任》,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68-471页、第949-951页[4]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5][美]卢公明著、陈泽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6]叶承谦《福州迷信活动一瞥》,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2)《社会民情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7][清]吴增原著、陈盛明辑注《泉俗激刺篇》,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泉州旧风俗资料汇编》,1985年版,第121页[8]《科学时代鬼话连篇》,厦门图书馆编《厦门轶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9]王耀华《福建传统音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又,华北地区也有类似情形据学者调查,“巫师们一般不供奉单一的神灵,所以兴之所至,什么神都可以请来下神时,一般都要拖腔高唱各种民间小调,如四平调、靠山调、三棒调、娃娃腔等。

      依据需要,则又分请神调、安神调、送神调参见侯杰、王小蕾《民间信仰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页[10]徐天胎《福建神道迷信》,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2)《社会民情编》,第208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