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购买性支出》PPT课件.ppt

71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73883066
  • 上传时间:2024-08-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22.50KB
  • / 7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第三章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第一节第一节 购买性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一节第一节 购买性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概述一、购买支出的涵义一、购买支出的涵义二、购买支出的特点二、购买支出的特点三、购买支出的经济影响三、购买支出的经济影响 一、购买支出的涵义一、购买支出的涵义 是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商品或劳务市场上是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商品或劳务市场上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 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二、购买支出的特点二、购买支出的特点1. 1. 有偿性有偿性2. 2. 等价性等价性3. 3. 消耗性消耗性 三三、购买支出的经济影响、购买支出的经济影响 (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二)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二)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三)对分配领域的影响(三)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一)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1 1、购买支出规模的扩大直接引发社会需求规模的、购买支出规模的扩大直接引发社会需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使生产规模扩大,活跃流通领域。

      扩大,进一步使生产规模扩大,活跃流通领域 2 2、购买支出规模缩小直接引发社会需求规模缩小,、购买支出规模缩小直接引发社会需求规模缩小,生产规模也被迫缩小,从而抑制流通领域的过于膨胀生产规模也被迫缩小,从而抑制流通领域的过于膨胀 3 3、购买支出通过对存货的吞吐,平抑和稳定物价购买支出通过对存货的吞吐,平抑和稳定物价 (二)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二)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1 1、购买支出增加,会导致这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购买支出增加,会导致这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企业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企业利润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企业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 2、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会引起消费资料的社会需求、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会引起消费资料的社会需求增加,生产消费资料的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增加,生产消费资料的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3 3、购买支出可以对不同产品和行业进行有选择的调、购买支出可以对不同产品和行业进行有选择的调节,体现不同的政策取向。

      节,体现不同的政策取向 (三)对分配领域的影响(三)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1 1、购买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会改变不同生产经、购买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会改变不同生产经营者的利润水平,这是市场的初次分配营者的利润水平,这是市场的初次分配 2 2、购买支出间接影响生产者之间、消费者之间、部、购买支出间接影响生产者之间、消费者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门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第二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第二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概述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概述二、行政管理费二、行政管理费三、国防费三、国防费四、文科卫支出四、文科卫支出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概述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概述 (一)属性(一)属性 是非生产的消耗性公共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耗性公共支出 (二)含义(二)含义 指财政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指财政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一种消耗性支出;具有外部性和消耗性和劳务的支出,是一种消耗性支出;具有外部性和消耗性的特点的特点 (三)内容(三)内容 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工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 二、行政管理费二、行政管理费(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二)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二)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三)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及国际比较(三)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及国际比较(四)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四)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 1.1.概念概念 是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构、行政管理机关和是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构、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的费用支出。

      外事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的费用支出 2.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司法支出、检支出、国家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司法支出、检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和外交支出安全支出和外交支出 3.3.构成构成 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两大部分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两大部分 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 1 1、政府职能范围及相应的机构设置是否精干、协调;、政府职能范围及相应的机构设置是否精干、协调; 2 2、行政部门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是否健全;、行政部门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是否健全; 3 3、人员配备是否称职;、人员配备是否称职; 4 4、是否有一套科学的效率考核办法;、是否有一套科学的效率考核办法; 5 5、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水平; 6 6、物价上涨;、物价上涨; 7 7、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官民比例1:79341:39271:22991:50汉朝唐朝明朝1:911清朝1:294建国初期1978年1:301997年专栏专栏:机构改革与我国的行政支出改革 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 从从19861986年到年到20052005年中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年中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由20.520.5元到元到498498元,增长元,增长2323倍;倍; 而同期人均而同期人均GDPGDP增长增长14.61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别增长12.312.3和和12.712.7倍。

      倍 可见,可见,20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均于人均GDPGDP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和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 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结构表 年份年份合合计行政管理行政管理费公公检法法经费武警部武警部队经费外交支出外交支出对外援助外援助 数数额((亿元)元)数数额( (亿元元) )比重比重((% %)) 数数额((亿元)元)比重比重((% %)) 数数额((亿元)元)比重比重((% %))数数额((亿元)元)比重比重((% %))数额数额(亿元)(亿元)比重比重((% %))199719971392.41392.4703.7703.752.952.9433.4433.432.632.6120.9120.99.19.135.935.92.72.735.535.52.72.7200020002025.72025.7965.5965.547.747.7760.5760.537.537.5202.2202.210.010.051.651.62.52.545.945.92.32.3200420044407.74407.72417.02417.054.854.81548.11548.135.135.1287.1287.16.56.594.894.82.22.260.760.71.41.4表4-1 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结构表 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项目项目年份年份行政管理费增速行政管理费增速财政支出增速财政支出增速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13.316.74.315.819.617.222.935.615.718.119.133.0--4.117.89.217.822.519.015.711.815.619.14.45.46.59.812.811.36.413.513.914.314.3表4-2 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若干国家若干国家1995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国别国别印度印度韩国国泰国泰国荷荷兰美国美国英国英国澳大利澳大利亚行政管理支行政管理支出占出占财政政总支出的比重支出的比重 (%)(%)7.27.24.634.6310.6310.6310.2510.259.29.27.107.109.049.04表4-3 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2006年行政管理费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20062006年我国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年我国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的18.73%18.73%,远远高出日本的,远远高出日本的2.38%2.38%、英国的、英国的4.19%4.19%、、韩国的韩国的5.06%5.06%、法国的、法国的6.5%6.5%、加拿大的、加拿大的7.1%7.1%以及美国以及美国的的9.9%9.9%。

      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25% 三、国防费三、国防费(一)国防支出的内容(一)国防支出的内容(二)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二)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三)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三)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三)国际比较(三)国际比较 三、国防支出三、国防支出 是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技事业、军队正规化建是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技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建设方面的军事支出设和民兵建设方面的军事支出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1 1、国防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因而由政府来提供国防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因而由政府来提供 2 2、包括军队支出、后备役支出、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包括军队支出、后备役支出、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空经费等 3 3、它主要是直接用于军事建设的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它主要是直接用于军事建设的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和装备经费和装备经费 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 1 1、国家的地域范围、国家的地域范围 2 2、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 的作用的作用 3 3、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4 4、军事现代化的要求、军事现代化的要求 5 5、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的综合实力 6 6、经济因素:财政状况制约、经济因素:财政状况制约 7 7、经费使用效率因素、经费使用效率因素 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1.国防支出及其增长.国防支出及其增长2.国防支出的构成.国防支出的构成 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表表4 4--4 4 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年份年份国防支出国防支出(亿元)(亿元)比上年增长比上年增长((% %))国防支出占财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政支出的比重(% % ))国防支出占国防支出占GDPGDP的比重(的比重(% % ))19781978167.84167.8412.612.615.015.04.604.6019801980193.84193.84-12.9-12.915.815.84.264.2619851985191.53191.536.06.09.69.62.122.1219901990290.31290.3115.415.49.49.41.561.5619951995636.72636.7215.615.69.39.31.041.04200020001207.541207.5412.212.27.67.61.221.22200120011442.041442.0419.419.47.67.61.321.32200220021707.781707.7818.418.47.77.71.421.42200320031907.871907.8711.711.77.77.71.401.40200420042200.012200.0115.315.37.77.71.381.38200520052474.962474.9612.512.57.37.31.361.36200620062979.382979.3820.420.47.377.371.411.41200720073554.913554.9119.319.37.147.141.381.38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的比较图4-2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的比较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占GDP的比重图4-3 2005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占GDP的比重 20072007年我国国防费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年我国国防费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相当于美国的相当于美国的7.51%7.51%、英国的、英国的62.43%62.43%。

      军人军人人均数额是美国的人均数额是美国的4.49%4.49%,日本的,日本的11.3%11.3%,英国的,英国的5.31%5.31%,法国的,法国的15.76%15.76%,德国的,德国的14.33%14.33% 从国家国防负担的相对比例看,中国国防费从国家国防负担的相对比例看,中国国防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8%1.38%,而美国占,而美国占4.5%4.5%,英国,英国占占2.7%2.7%,法国占,法国占1.92%1.92% 第三节第三节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二、教育支出二、教育支出三、科学研究费支出三、科学研究费支出四、卫生支出四、卫生支出 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一、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 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 属性是非生产性的消耗支出属性是非生产性的消耗支出 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年份增长速度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4.918.320.311.614.813.722.818.3913.214.218.710.012.715.820.021.517.217.818.018.318.118.0表4-5 文科卫支出增速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二、教育支出二、教育支出(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二)(二)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三)我国教育支出的状况及国际比较(三)我国教育支出的状况及国际比较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支出结果形成相应的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支出结果形成相应的教育产品,又称教育服务。

      教育产品,又称教育服务 1 1、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例如义务教育、特、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例如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公共教育、国家公务员教育殊教育、公共教育、国家公务员教育 2 2、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包括政府投资建立、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包括政府投资建立的各类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成人教育、学前的各类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 3 3、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各种形式的家教、学、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产品,各种形式的家教、学艺性质的学徒教育、个人举办的各种培训班艺性质的学徒教育、个人举办的各种培训班 (二)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二)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 1 1、教育支出具有正外部效应、教育支出具有正外部效应 2 2、教育支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教育支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3 3、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4 4、政府提供教育有助于完善教育资本市场、政府提供教育有助于完善教育资本市场 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比重表4-6 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比重(%)项目199520002001200220032004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3.13.84.24.64.64.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2.32.62.82.92.82.8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20.212.023.820.610.916.6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5.116.313.714.114.014.1年份 我国教育投入总规模及各种来源的比重 表表4-7 我国教育投入总规模及各种来源的比重(我国教育投入总规模及各种来源的比重(%))年份年份 合计合计(亿元)(亿元)国家财政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经费预算内教预算内教育经费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资和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集资办学学费和杂学费和杂费费其他其他199519951878.01878.075.1675.1654.7654.761.081.088.678.6710.7210.724.374.37200020003849.13849.166.5866.5854.1954.192.232.232.962.9615.4515.4512.7812.78200120014637.74637.765.9265.9255.6855.682.762.762.442.4416.0816.0812.8112.81200220025480.05480.063.7163.7156.8356.833.153.152.322.3216.8416.8413.9813.98200320036208.36208.362.0362.0355.6355.634.174.171.681.6818.0618.0614.0614.06200420047242.67242.661.6661.6655.6155.614.804.801.301.3018.5918.5913.6513.65 世界各类型国家(1995年)和中国三级教育人均教育经费对比 1 : 2.6 : 21.61 : 2.0 : 17.11 : 1.6 : 10.0 中国(全部教育经费) 1996年 2001年 2004年 1: 2.7 : 3.01:2.7 :12.81: 1.2 : 2.91: 1.5 : 2.2 世界平均 低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初级:中级:高级国家类型表4-8 世界各类型国家(1995年)和中国三级教育人均教育经费的对比(以小学生人均经费为1) (一)(一)科技产品的特征科技产品的特征(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我国科技支出的状况及国际比较(三)我国科技支出的状况及国际比较 三、科学研究费支出三、科学研究费支出 (一)科技产品的特征(一)科技产品的特征1 1、公共性、公共性2 2、外部性、外部性3 3、高风险性及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及不确定性4 4、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 (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科技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因素的作用日益明显,知识科技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因素的作用日益明显,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中长期稳定的主导因素。

      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中长期稳定的主导因素 美国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增长: 1929—19781929—1978年间,年间,40% 40% 来源于科技进步来源于科技进步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年代, 80%80% 上世纪初上世纪初 ::5%-20% 5%-20% 上世纪末上世纪末 :: 60%-80% 60%-80% 80 80年代以来,平均超过年代以来,平均超过35%35% (二)我国科技支出的状况及国际比较(二)我国科技支出的状况及国际比较 1 1、科技投入总体上呈较快增长势头科技投入总体上呈较快增长势头 2 2、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和占、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和占GDPGDP比重呈现逐年下降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3 3、美、日、英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美、日、英等经济发达国家的R R&&D D经费投入几乎数倍经费投入几乎数倍于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人均于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人均R R&&D D经费的比较上,经费的比较上,差距更为突出。

      差距更为突出 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年份年份197819781980198019851985199019901995199520002000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科学支出科学支出(亿元)(亿元)52.952.964.664.6102.6102.6139.1139.1302.4302.4575.6575.6703.3703.3816.2816.2975.5975.51095.31095.31334.91334.9比上年增比上年增长(长(% %))/ /22.922.9/ /8.88.812.712.75.85.822.222.216.116.119.519.512.312.321.921.9占财政支占财政支出比重出比重(%)(%)4.74.75.35.33.63.64.54.54.44.43.63.63.73.73.73.74.04.03.93.93.93.9表4-9 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 科学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 项目项目200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2005科学经费筹集额(亿元):科学经费筹集额(亿元):2589.42589.42938.02938.03459.13459.14328.34328.35250.85250.8政府资金政府资金656.4656.4776.2776.2839.3839.3985.5985.51213.11213.1企业资金企业资金1458.41458.41676.71676.72053.52053.52771.22771.23440.33440.3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贷款190.8190.8201.9201.9259.3259.3265.0265.0276.8276.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亿元):1042.51042.51287.61287.61539.61539.61966.31966.32450.02450.0基础研究基础研究52.252.273.873.887.787.7117.2117.2131.2131.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175.9175.9246.7246.7311.4311.4400.5400.5433.5433.5试验发展试验发展813.3813.3967.2967.21140.51140.51448.71448.71885.31885.3R&DR&D经费占经费占GDPGDP的比重(的比重(% %))0.950.951.071.071.131.131.231.231.341.34年份表4-10 科技经费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值(%)图4-4 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值(%)意大利(2003年)中国(2003年)加拿大(2003年)德国(2003年)韩国(2003年)日本(2003年)瑞典(2001年) 四、卫生支出四、卫生支出(一)(一)政府进行医疗卫生支出的理论根据政府进行医疗卫生支出的理论根据(二)我国卫生费用的投入情况及国际比较(二)我国卫生费用的投入情况及国际比较 (一)政府进行医疗卫生支出的理论根据(一)政府进行医疗卫生支出的理论根据1 1、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很大的外部效应,属纯公共产品。

      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很大的外部效应,属纯公共产品2 2、医疗卫生产品的混合性医疗卫生产品的混合性3 3、医疗卫生的信息不对称医疗卫生的信息不对称4 4、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 我国卫生总费用年份年份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亿元)(亿元)占占GDPGDP的比重的比重((% %))卫生总费用来源构成(卫生总费用来源构成(%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社会支出社会支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199819983776.53776.54.474.4716.016.029.129.154.854.8199919994178.64178.64.664.6615.815.828.328.355.955.9200020004586.64586.64.624.6215.515.525.525.559.059.0200120015025.95025.94.584.5815.915.924.124.160.060.0200220025790.05790.04.814.8115.715.726.626.657.757.7200320036584.16584.14.854.8517.017.027.227.255.855.8200420047590.37590.34.754.7517.017.029.329.353.653.6表4-11 我国卫生总费用 2003年一些国家卫生支出规模的比较国别国别卫生总费用占卫生总费用占GDPGDP的比重(的比重(% %))政府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占卫生总费用比重((% %))政府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占财政支出比重((% %))德国德国11.111.178.878.818.518.5瑞典瑞典9.29.287.487.414.014.0英国英国7.77.783.483.414.614.6美国美国15.015.044.444.418.218.2日本日本7.97.981.581.516.916.9韩国韩国5.65.649.449.49.09.0印度印度4.84.824.824.83.93.9中国中国4.94.917.017.04.54.5表4-12 2003年一些国家卫生支出规模的比较 专栏专栏:SARS危机凸显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体系的脆弱 防治防治    SARS    中央动用中央动用:预备费20亿预备费20亿 +地方财政动用80亿地方财政动用80亿=1 0 0(1 0 0(亿亿) )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一、投资与经济发展一、投资与经济发展二、政府投资支出的涵义二、政府投资支出的涵义三、政府投资支出的特点、范围和标准三、政府投资支出的特点、范围和标准四、基础设施投资四、基础设施投资五、农业投资五、农业投资六、财政投融资制度六、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一、投资与经济发展凯恩斯乘数理论马克思投资理论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 把货币资本的投入看做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把货币资本的投入看做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 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投资对经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 乘数原理:增加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乘数原理:增加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呈反向变化与边际消费倾向同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呈反向变化 加速原理: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加速原理: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二、政府投资支出的涵义二、政府投资支出的涵义 政府投资又称财政性投资支出,是指以政府为投资政府投资又称财政性投资支出,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投资活动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投资来源的政府投资活动 社会投资可以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二者的区别社会投资可以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投资主体、投资目的、投资客体的不同表现在:投资主体、投资目的、投资客体的不同。

      三、政府投资支出的特点、范围三、政府投资支出的特点、范围(一)特点(一)特点 1 1、投资目的的非盈利性、投资目的的非盈利性 2 2、、投资实力的雄厚性投资实力的雄厚性 3 3、、投资项目的长期性投资项目的长期性(二)主要范围(二)主要范围 1 1、基础产业投资、基础产业投资——农业投资农业投资 2 2、高风险高技术产业投资、高风险高技术产业投资 3 3、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 资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就业创造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 (三三) )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年份年份预算内预算内国内贷款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自筹及其他1981198128.128.112.712.73.83.855.455.41985198516.016.020.120.13.63.660.360.3199019908.78.719.619.66.36.365.465.4199519953.03.020.520.511.211.265.365.3200020006.46.420.320.35.15.168.268.2200120016.7 6.7 19.1 19.1 4.6 4.6 69.6 69.6 20022002 7.07.0 19.719.7 4.64.6 68.768.7200320034.64.620.520.54.44.470.570.5200420045.75.718.518.55.35.370.570.5200520054.6 4.6 18.2 18.2 4.5 4.5 72.7 72.7 表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 四、基础设施投资四、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的概念(一)基础设施的概念(二)基础设施的特点(二)基础设施的特点(三)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三)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一)基础设施的概念(一)基础设施的概念 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其他部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其他部门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先行资本门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先行资本或社会分摊成本,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或社会分摊成本,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 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二)基础设施的特点(二)基础设施的特点1、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共同生产条件”,具有公用,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2、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多、建设周期长3、处在、处在“上游上游”的产业部门,它的感应度强,感应系的产业部门,它的感应度强,感应系数较高 (三)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三)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 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 5..BOT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五、农业投资五、农业投资(一)政府投资农业的必要性(一)政府投资农业的必要性(二)财政对农业投资政策的重点(二)财政对农业投资政策的重点(三)财政对(三)财政对“三农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投入的主要措施 (一)政府投资农业的必要性(一)政府投资农业的必要性1、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2、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强、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强3、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4、农业是一个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的风险产业、农业是一个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的风险产业5、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 (二)财政对农业投资政策的重点(二)财政对农业投资政策的重点 1 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由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由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对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建设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是对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建设大中小型水利工程 2 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3 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投、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投资 财政加大对财政加大对“三农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投入的主要措施1 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 2.从.从2004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三补贴””政政策3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4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5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6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柔如.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柔如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年份年份合合计占占总财政支出政支出的比重的比重((%)%)支援支援农村生村生产支出和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林水利气象等部等部门事事业费((亿元)元)农业基本基本建建设支出支出((亿元)元)农业科技科技三三项费用用((亿元元) )农村救村救济费((亿元)元)其他其他((亿元)元)““五五五五””693.55 693.55 13.13 13.13 345.87 345.87 238.03 238.03 5.60 5.60 42.8242.8261.23 61.23 ““六五六五””658.48658.488.80 8.80 437.19 437.19 158.57 158.57 8.25 8.25 49.5149.514.964.96““七五七五””1167.77 1167.77 9.089.08836.08 836.08 247.70247.7012.9612.9671.0371.03/ / ““八五八五””2271.95 2271.95 9.32 9.32 1665.93 1665.93 472.49 472.49 14.93 14.93 118.60118.60/ /““九五九五””4938.884938.8822.5822.583141.21 3141.21 1533.49 1533.49 38.4738.47225.75225.75/ / ““十五十五””9579.88 9579.88 37.43 37.43 6641.71 6641.71 2486.96 2486.96 68.1 68.1 383.11383.11/ / 表5-3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图5-2 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 六、财政投融资制度六、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二)财政投融资的主要特点(二)财政投融资的主要特点(三)融资机构(三)融资机构—“三大三大”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 (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有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

      它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它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也称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也称“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 (二)财政投融资的主要特点(二)财政投融资的主要特点 1 1.有偿性.有偿性 资金来源和运用都是有偿的,资金来源主要有邮电储蓄存款余额、资金来源和运用都是有偿的,资金来源主要有邮电储蓄存款余额、社会保险基金的结余、政府担保债券和政府担保借款社会保险基金的结余、政府担保债券和政府担保借款 2 2、公共性 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效益大、正外溢性大的公共性投资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效益大、正外溢性大的公共性投资项目 3 3、非盈利性非盈利性 财政投融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应尽可能收回全部投资成本财政投融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应尽可能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4 4、统筹性 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银行)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银行)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5 5、灵活性 投融资的预算调整(加减预算)在一定比例范围以内,无需人投融资的预算调整(加减预算)在一定比例范围以内,无需人民代表大会审批民代表大会审批 (三)融资机构(三)融资机构—“三大三大”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图5-3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专栏:专栏: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运营特点 以国家信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用为背景 国家财政国家财政提供提供有力支持有力支持 自主决策、自主决策、 自主经营、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担风险 保持合理保持合理 盈利水平盈利水平 运用新的运用新的金融手段金融手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