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杨林镇兰茂公园景观设计综述.pdf

18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73489103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39.5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前言 纪念性公园是纪念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具有怀念的功能, 并且兼顾了游人的参与性和游憩性美国马丁•路德•金纪念园的景观设计要素涵盖了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高科技媒介三大方面,设计者通过这些景观设计要素向人们传达着马丁•路德•金的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理念通过景观设计元素,继承和发扬优秀纪念性公园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设计作品,我国景观设计师们还需不断地求索 纪念”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 它“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人类的纪念情感通过客观事物与历史事件的关联而获得宣泄‘纪念’与回忆尤其与人类的‘群体回忆’有着密切的关联”纪念性空间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是群体记忆的再现它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陵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纪念雕塑石刻等等而纪念性公园也是纪念性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项目概况 2.1、地理位置 杨林镇,位于云南中部嵩明县,地处昆明市东北部,为昆明市辖近郊县,县城距昆明 43 公里嵩明县地处东经 102°41′至 103°21′ , 北纬 25°05′至 25°28′之间,东邻宜良、南靠昆明官渡、西南与富民相邻、西北及北面与寻甸接壤,东北与马龙相连。

      本次兰茂广场设计项目地块位于杨林镇西北方,北临Z001 路,东临杨嵩公路,占地面积 12500 平方米 2.2、自然概况 2.2.1 气候 嵩明县杨林镇地处内陆,云贵高原面缘,全境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 14℃左右,极端最高气温 35.7℃,极端最低气温-15.9℃,多年平均无霜期 232 天,年平均降雨量 1000-14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风速 3.1M/S,以西南风居多 2.2.2 地质 嵩明县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昆明凹陷北部,其地质历史较久,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出露:碳酸盐地层发育, 岩层走高受北东,南西构造线所控制,平行于构造线碳酸盐岩层与玄武盐层为条带呈东西向相间展开,由北东向西南延伸,为北东紧密而南西分散的扇型结构,嵩明县境内以碳酸盐岩层为主,砂页岩与玄武岩次之 2.2.3 地貌 嵩明县地处云贵高原西缘,山多地少67%为山区及丘陵地,面积 909 平方公里;33%为坝区,其中嵩明坝子面积 414 平方公里,系云南第七大平坝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川多循北南方向展布,系云贵高原的山岳河谷地带。

      北 部的梁王山主峰大尖山海拔 2840M,为境内最高点;东南部的洼子村海拔1770.5 米,为境内最低点;坝区海拔大约在 1896 至 1920 米之间 2.2.4 水文 全县年均拥有水资源量 6.8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5.1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 1.7 亿立方米,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 1899 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 2200 立方米及全省 2007 年人均 4996 立方米的水平 2.3、环境情况 该地区位于杨林工业区,环境污染很严重,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更加生态的设计方法,即,在兰茂公园的周边区域采用密植的方法,让周边的有害气体得到进化,给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主题文化公园 2.4 旅游资源 白邑黑龙潭位于嵩明县白邑乡龙潭营村南,远望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山脚 修 有一座寺庙,名“黑龙潭寺” ,始建于明代现存正殿三间,南北厢房各五间,南北配殿各三间,戏台一座,财神庙一座正殿前有一块光绪皇帝题写的匾额,上书“盘江昭佑”四个大字,右题: “钦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云贵总督部堂白山伊里布吉旦” ,左边落款是“大清光绪十三年季春月下浣日吉旦” ,中有一玺印: “光绪御笔之宝” 。

      泉眼就在庙中的龙潭潭分南北两潭,北潭泉盛,注入南潭,潭底望去,呈青黑色,故名黑龙潭潭周围林木葱茏,环境清幽,风景宜人水从潭中涌出,形成一条小河,汩汩向南流去,注入松花坝水库 2.5、民族文化概况 兰茂,1397 年至 1476 年,字廷秀,号止庵,又号玄壶子、和光道人明代医药学家、音韵学家、诗人明洪武三十年 (1397) 出生于嵩明杨林千户所 (今嵩明县杨林镇) 兰茂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少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终身隐居杨林乡里,采药行医,潜心著述,设馆授徒,人称“小圣”著有《滇南本草》 、 《医门览要》 、 《声律发蒙》 、 《韵略易通》 、 《玄壶集》 、 《经史余论》 、 《止庵吟稿》 、 《安边策条》 、 《性天 风月通玄记》 、 《山堂杂稿》 、 《续西游记》等传世之作 杨林肥酒,出产于云南省嵩明县杨林镇杨林肥酒历史悠久,明代著名医学家, 《滇南本草》的作者兰茂,在杨林隐居时,曾以“农歌早稻黄,太平春酒溅”的诗句描述当时酿酒业的兴盛1880 年杨林人陈鼎创制了杨林肥酒,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三 设计背景 3.1 城市发展机遇 3.1.1 西部大开发 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城市化步伐。

      国家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精神文化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以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3.1.2生态城市思潮兴起 21 世纪各国政府都达成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其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之间矛盾近年来我国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一系列举措在此背景下嵩明县发展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和转变,强调旅游业的发展将来作为嵩明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强调保育自然山水,建立有特色的生态城市 3.1.3 旅游的兴起 旅游业的兴起和周边地区外向度的提高,城市文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嵩明县杨林镇自身经济的发展,势必带来杨林镇城市结构布局较大的变化,为嵩明县杨林镇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3.2 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大交通困境 对外交通与城市关系尚未理顺,影响杨林镇城市生活和安全,影响过境交通的通达性,严重制约了杨林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2.2 城市空间有待拓展、环境污染严重 杨林工业区作为国家级工业区,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3 旅游业禀赋与旅游设施的落差 嵩明县杨林镇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但尚未形成与之配套的服务设施同时,城市文化提炼程度和城市旅游业大发展对城市风貌的要求尚存在不小差距,集中反映为城市建筑与其他城市建筑雷同,缺乏地方特色,城市景观单一等 四 设计理念与原则 4.1 设计理念 4.1.1 自然 结合杨林镇兰茂公园的场地现状特点,规划充分展示了最美的自然景观,同时“施法自然”在城市中塑造自然的湿地山林景观,提升城市品质,让市民和远方游客在城市之中感受山林的清爽,自然的气息 4.1.2生态 以景观生态学的设计理念为指导,保护,恢复和创造生物多样性,强调教育性、观赏性、休闲性、生态性结合,形成科学健康的山林植物景观和湿地植物景观,维护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4.1.3人文 充分挖掘当地地域人文资源,特别是充分融入兰茂公园这一主题,适当融入地域人文事物,将对历史人文背景的解读和自然环境因素与现代景观含意结合在一起,以景观的语言加以表现,让人文景观融入自然,实现历史人文资源景观的可读性,塑造地域性所特有的场所精神。

      4.1.4艺术 在兰茂公园设计中以大地艺术的表现手法,用植物,土,石,水,等一切自然元素创造大地景观,让大地艺术作为艺术与自然地连接者,通过其巨大的表现力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引发人们对艺术的觉悟核对自然的思考,唤起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传承文化地意识 4.1.5活力 结合自然景观的塑造,各种小品在在兰茂公园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进行景观开发,建立起完善的功能体系,让人能更好的享受自然,享受地域,激发其地域性的活力,是游客和居民创造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2 设计定位 兰茂公园景观设计与建设关系到当地的地域性,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作为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它在杨林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设计主要提升城市品质,增加景观,传承历史文化,满足当地人和游客休闲散步,锻炼身心和小孩儿童的天性玩耍的需求,在设计风格上,通过对兰茂和当地环境的的提炼,力求在质感和形态上能和周围环境有机的统一,坚持功能与形式相融合,为当地居民和旅行者提供一个轻松, 愉快的有文化气氛的自然山林与湿地景观 1.设计定位:通过对杨林镇兰茂公园人文景观(兰茂文化)与自然现状(位于工业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充分协调,提升城市品质。

      (1)入口湿地展示区为本次景观设计的核心地区,该区域原来为一个池塘,通过合理的景观改造与兰茂博物馆相互照应,形成一景 (2)该区位位于杨林工业区,污染较大,北边和东边为公路,噪音比较大,考虑到这一情况,我们在景观的周边设计了防护绿化区,种植了大量抗污染和防噪音的树种 (3) 兰茂作为西南地区古代影响力较大的人物, 在医药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景观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医药文化,设计了一个药草展示区 4.3.设计原则 4.3.1 景观多样性与统一性原则 追求多样与统一结合,在统一中追求变化和差异,注重兰茂公园景观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形成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多层立体景观效果,营造出适合城市居民和旅行者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既有兰茂公园湿地动态景观空间,也有休憩庭静态休闲景观空间,既有开阔的休闲娱乐广场,也有密林植被封闭的枫叶大道、枇杷小径空间丰富的景观类别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3.2现代与传统结合原则 扣紧兰茂纪念公园这一主题,营造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广场文化景观兰茂文化特质,融合地域性建筑材料和当地建筑色调的使用,参照当地传统建筑形式,营造富有文化韵味的人文,自然湿地山林景观。

      以大自然的元素为创作材料,采用大地艺术收发构成及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康体,交际空间 4.3.2适度开发原则 对于兰茂公园的景观开发,最大程度的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池塘湿地本次项目地点属于工业居民区,为了统筹城市用地和空间布局,充分挖掘和利用土地资源 五 方案详解 5.1 总体布局 5.1.1 平面布局 本次设计的兰茂公园位于嵩明县杨林镇西北方,北临 z001 路,东临杨嵩公路,占地面积 12500 平方米兰茂公园从平面结构分析总结为:两轴 13 点,即一条景观主轴,一条景观次轴,13 个景观节点 A .景观主轴:兰茂公园主入口——湿地 、雕塑景观——兰茂纪念馆——儿童公园——休闲广场——景观大道——入口小水池 B. 景观次轴:枫叶大道 、湿地景观——老年人活动广场——药草园——枇杷小径 5.1.2 空间布局 本次发达河沿岸景观规划设计中,为满足市民和游客为主的人群集会交流休闲散步锻炼身心和小孩儿童的天性玩耍的需求,各个景观区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5.2 功能分区 5.2.1 入口湿地景观区 该区域包括湿地景观和兰茂雕塑,设计将原有的小池塘通过合理的景观改造,形成一个较为开阔的湿地景观,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防止造成是体污染,提供给游客更好的观赏环境。

      我们在湿地中心位置设计了一个体积较大兰茂雕塑,与开阔的湿地景观,简约的兰茂纪念馆相互照应,凸显兰茂纪念馆入口景观的重要性,兰茂公园的庄严性 5.2.2兰茂博物馆展示区 面对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挑战,特别是传统的中医文化越来越不受人们的重视,因此我们在湿地公园设计了兰茂纪念馆,主要展示了兰茂在医药学,音乐,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和个人事迹,来唤醒国人对传统 文化的重视 5.2.3 儿童游乐区 由于兰茂公园的周围有很多的居民区,人口密度较大,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公园里设置了一个儿童游乐场,在茶前饭后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来这里玩耍,给儿童提供一个玩耍、娱乐的场所 5.2.4老年人活动区 考虑到兰茂公园的周围有很多的居民区,老年人的数量较多,他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但是位于工业区,污染较大这一现实是改变不了的,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公园里设置了一块密林,种植了大量的竹子、山玉兰等,有效的减少了噪音和污染 5.2.5药草展示区 为了围绕兰茂公园这一主题,在该区域主要种植了一些兰茂<<滇南本草经中>>记载的具有云南特色的草药,让人们更加前面清晰的认识兰茂,认识国药文化。

      5.2.6公园防护绿化区 兰茂公园位于杨林工业区,污染十分严重,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该景观中设计了一个防护区域,采用的树种主要是一些抗污能力较强的树种,起到阻止噪音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本区域主要停车产、防护景观区、枫叶大道 5.2.7公共休闲活动区 兰茂公园位于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区, 急需给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面对这一特殊性我们在该项目中心地带设计的一个比较安静安静的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喝茶聊天本区域主要包括入口小水池和景观大道,休闲小广场 5.3、绿化设计 5.3.1 气候 嵩明县杨林镇地处内陆,云贵高原面缘,全境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 14℃左右,极端最高气温 35.7℃,极端最低气温-15.9℃,多年平均无霜期 232 天,年平均降雨量 1000-1400 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风速 3.1M/S,以西南风居多 5.3.2 适合树种 在湿地景观区主要采用莲花、薰衣草、三色堇、马蹄莲、芦苇、天堂鸟、鸢尾、美人蕉等;在公共休闲活动区主要种植了一些黄连木、滇朴、罗汉松、苏铁;在儿童游乐场主要种植了一些樱花、蓝花盈、假连翘;在老年人活动区主要种植了一些竹子、山玉兰;在防护绿化景观区采用一些抗污较强的植物,如苏铁、罗汉松、桂花、杜鹃、滇朴、栾树、夹竹桃、假连翘、樱花等;在药草园主要种植有一些在云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中药。

      5.3.3自然 生态 该区位于杨林工业区,污染非常严重,面对这样情况,我们在公园的边缘设计了一个防护绿地,有效的降低噪音和净化了空气,在入口湿地景观种植了大量的湿地植物,可以有效的净化水质,让湿地的水质时刻保持清澈 5.4 公共设施设计 景观设施设计对于造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设置中应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操作破坏整体效果在景观设计中结合当地苗族彝族文化设计出很多木质景观小品,注重观赏性景观效果需具备观赏的可行性,从造型,色彩等结合整个发达河景观的自身特点,组成统一的格局设计方面形体的简易与流畅,并且突出材料的”自然美“和质感自然材质主要以木材,石材为主,人工材质主要以混凝土为主 5.4.1休闲凳椅设施 休闲凳椅设施主要设置在休闲广场和枫叶大道,主要为木质材料 5.4.2垃圾桶设施 垃圾桶作为景观中最常见,分布最广的公共设施之一,垃圾桶的设计一方面要与景观充分融合,另外一方面也要凸显地方特色,材料主要采用防腐木 5.4.3棋弈设施 针对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特点,在在兰茂博物馆的南边设计了一个老年人活动期,设施通过花岗岩制作而成,老年人可以在此下棋聊天。

      5.4.4树池座椅设施 在公园的休闲活动区设置了很多弧形树池,使树池更具观赏性,体验性,实用性,其材质色调与景观整体的材质色调形成一致,突出其地域性、融合性 5.4.5 灯具设施 在入口湿地展示区灯具设施主要以条形 LED 和射灯为主,雕塑景观主要以射灯为主,突出兰茂雕塑的重要性,使夜晚的湿地景观更具美感,吸引人流,促进夜间兰茂公园的人气对于枫叶大道,主要采用路灯和地灯,起到一个景观的引导作用在兰茂博物馆主要采用地灯和射灯,强调了其景观严肃性在休闲广场主要采用植物射灯和路灯,对景观起到一个照明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夜间植物更加赏心悦目 六 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总面积:12300m2 水域面积:2450m2 总建筑面积:250m2 绿化面积:7551m2 绿化率:76.7% 容积率:9.6% 铺装面积:1252m2 七 结语 纪念性公园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体现,是城市居民“群体记忆”的物化,凝聚着人们对过去的共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冀。

      一座好的纪念性公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景观设计因素,创造出充满情感的纪念空间:它向人们传达信念和使命,当人们走入它,感受到的是对死亡的思考,对生命的渴望,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如何通过景观设计元素,继承和发扬优秀纪念性公园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设计作品,我国景观设计师们还需不断地求索 八 参考文献 (1)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2)蒋高辰.云南民族住房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郭晋平.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卓丽环.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景观设计期刊 北京:北京观筑景观规划设计院,2014 (6)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九指导老师简介 十致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缺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的支持,想要完成这次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唐甜甜,她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外出实习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的详细设计,过程中给与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唐甜甜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纸中的错误,除了敬佩唐甜甜老师的专业水平之外,她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必将积极的影响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专业老师,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顺利的完成,最后还要感谢艰辛培养我的西南林业大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