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题行程问题.doc
3页10题:行程问题22.(本题满分10分)(第22题)图20.8Os/(km)t/(h)1.81.632.61234A1DCBE0.80.41.3图1某景区的旅游线路如图1所示,其中A为入口,B,C,D为风景点,E为三岔路的交汇点,图1中所给数据为相应两点间的路程(单位:km).甲游客以一定的速度沿线路“A→D→C→E→A”步行游览,在每个景点逗留的时间相同,当他回到A处时,共用去3h.甲步行的路程s(km)与游览时间t(h)之间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1)求甲在每个景点逗留的时间,并补全图象;(2)求C,E两点间的路程;(3)乙游客与甲同时从A处出发,打算游完三个景点后回到A处,两人相约先到者在A处等候, 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乙的步行速度为3km/h,在每个景点逗留的时间与甲相同,他们的约定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1)解法一:由图2可知甲步行的速度为(km/h) 1分因此甲在每个景点逗留的时间为(h) 3分解法二:甲沿A→D步行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 1分设甲沿D→C步行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则.∴.∴. 2分当时,,.因此甲在每个景点逗留的时间为(h). 3分补全图象如下: 5分(第22题)0.8Os/(km)1.81.632.612342.3(2)解法一:甲步行的总时间为(h).∴甲的总行程为(km). 7分∴C,E两点间的路程为(km). 8分解法二:设甲沿C→E→A步行时t/(h)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则.∴.∴. 6分当时,. 7分∴C,E两点间的路程为(km). 8分(3)他们的约定能实现.乙游览的最短线路为:A→D→C→E→B→E→A(或A→E→B→E→C→D→A),总行程为(km). 9分∴乙游完三个景点后回到A处的总时间为(h).∴乙比甲晚6分钟到A处. 10分(说明:图象的第四段由第二段平移得到,第五段与第一、三段平行,且右端点的横坐标为3,如果学生补全的图象可看出这些,但未标出2.3也可得2分.第3问学生只说能实现约定,但未说理由不给分.)25.(本小题满分9分)甲、乙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 h;(2)求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利用图象得出CD这段时间为2.5-2=0.5,得出答案即可;(2)利用D点坐标为:(2.5,80),E点坐标为:(4.5,300),求出函数解析式;(3)利用OA的解析式得出,当60x=110x-195时,即为轿车追上货车时,求出.【解答】解:(1)利用图象可得: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2.5-2=0.5小时;(2)根据D点坐标为:(2.5,80),E点坐标为:(4.5,300),代入y=kx+b,得: 80=2.5k+b 300=4.5k+b ,解得: k=110 b=-195 ,故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110x-195;(3)∵A点坐标为:(5,300),代入解析式y=ax得,300=5a,解得:a=60,故y=60x,当60x=110x-195,解得:x=3.9小时,答: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3.9小时追上货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根据已知得出函数解析式利用图象分析得出是解题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