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9422659
  • 上传时间:2021-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6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杨冉【摘要】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知之甚 微,导致学生对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淡薄基于此,笔者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从研读教材、优选资源、转变观念等角度,探寻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切实发挥课程育人 优势,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主动发掘节日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对传统节 日文化产生认同感,激发其传承民族文化的决心关键词】传统节日 民族文化 道德与法治一、缘起:提到中秋节,你会想到什么《团团圆圆过中秋》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日》中的第四课,笔者在执教这一 课时发现,一提到中秋节,学生们能联想到的就只有吃月 饼和赏月,还有深受欢迎的小长假而对于中秋节背后 的文化内涵,却很少给予关注伴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当今时尚文化和西方 节日文化的双重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西方节日 和新兴节日倍加关注,反而对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微,参与的热情不高虽然依 旧会在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 仅仅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如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引导学 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感受民族文化代代 相传的力量,激发其热爱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情和传承节 日文化的决心,显得迫在眉睫二、反思:小学道徳与法治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文 化”的忽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 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提 出:“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 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 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 统进课堂、进教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专家都意 识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逐步推 进小学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以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根据调査研究发现,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部分教师 不顾及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 系,单一重复地开展教学,没有把对中国传统节H的理解 从节日形式上升到节日文化,将“传统节H ”教学转化为 “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节日文 化的教育功能,让传统节日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从 而导致小学生对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淡薄。

      三、探航: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可以怎 么做通过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传统节H文化教学 的有效策略,增强学生主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将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明习俗、 塑美德一)研读教材,实现课程育人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适时适度地融入中 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1.发掘元素,走进学生内心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中传统文化的核心教育主题 离不开“传统节日”,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快乐过 新年》要求学生了解新年习俗,体会“新年”文化意义;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传统节日中的“家”》,要求学生 体会“年夜饭” “团圆饭”的意义,感受中华民族对“团圆” 的文化心理认同,感受中华民族文明代代相传的“力量”这需要我们教师重新认识教材,提高自己的专业知 识能力,发掘出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把对传统节日的 理解从节日形式上升到节日文化,将“传统节日”教学转化为“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传 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功能,传统节日文化才有可能真正走 进学生的内心2.有法可依,支持学生学习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栏目设置,为教师 选用教学方法做出了恰到好处的提示。

      其中低年级教学 提倡以体验、表演、游戏为主,主要栏目有绘本故事、儿歌 童谣、活动辨析、讨论;中高年级教学重点则放在了观察 反思生活、辨析明理和价值判断上,引领学生借助绘本故 事、儿歌、童谣、日记、活动、讨论、辨析等自主学习通过不同的栏目设置,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本学段学 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积极主 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二)优选资源,散发课堂魅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本课程的资 源多样开放,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如传统风俗、民 间传说、历史典故、节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可供教 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 师需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提 升学生的学力,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1.课前研究,提升思维能力作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基于问题驱动的课前研 究,可以较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学生带着思考 去收集汇总资料、整合梳理思路,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 锻炼例如,在执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团团 圆圆过中秋》一课时,课前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小 任务——调査搜集资料,完成一份月饼研究报告课上 汇报交流时,每个学生的切入点都不一样,呈现的内容精 彩纷呈。

      之所以采用课前进行调查研究的方式,让学生 完成调査报告,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日 常生活入手,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月 饼,从而初步感受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如地域差异、古今 变迁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探究、交流与分享的 能力2.故事导入,深化节日情感提到传统节日,我们必然会想到各种各样生动鲜活 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当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传统节 日文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节日为契机,以故事的形式向 学生介绍节日背景,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内在的民族 自豪感例如,在《团团圆圆过中秋》这节课的讲解中, 涉及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讲课时从《嫦娥奔 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到《月饼起义》 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的生动故事,将中秋节的来历向学生 娓娓道来教学紧密围绕着知识点,根据课本呈现的知识内容, 联系课外节日有关的小故事,使得学生既能了解传统节 日,又能拓宽视野,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3.吟诵诗词,渗透优秀文化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明财富,也是我们 渗透传统文化时的重要素材课堂上,可以利用诗人所 处的时代背景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多媒体音乐或者视频, 带领学生深情吟诵,感悟悠远情境。

      仍以《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展 示与中秋节相关的各地风俗、民间故事、音乐等基础上, 组织学生开展“咏月思亲”的古诗词飞花令活动,举行 以“天人共圆,情溢中秋”为主题的诗朗诵比赛,《静夜思》 《水调歌头》等一首首诗词引发情感共鸣,学生在诵读经 典中陶冶了情操,重温了中秋文化4.环境熏陶,营造良好氛围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室 环境的布置帮助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了《快乐 过新年》一课中的春节习俗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课后 制作窗花、灯笼、“福”字、中国结等简单易上手的物件, 并带来学校布置装饰在教室里学生有了参与感,自然 对学习的内容就有了兴趣,每天身处在这样年味十足的 教室里会让学生更加热爱春节,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春 节的喜庆三)与时倶进,提高文化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正焕发新的生 机与活力,它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具 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 贵资源1.充分发掘,了解不同习俗以节日活动为载体,带领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精彩纷 呈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团团圆圆过中秋尸课时, 除了了解常见的吃月饼、赏月等庆祝方式外,围绕着中秋 节,还可以通过一段短视频来了解现在各个地区、各个民 族的不同庆祝方式——江西客家烧瓦塔、苗族跳月等。

      再如,学习《快乐过新年》一课时,教师提问:“中国 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图中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一一"傣 族人民正在庆祝自己的传统新年呢,他们是怎样过节的 呢?"教师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傣族 的新年也叫泼水节,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表达祝福随后 播放部分少数民族过新年的视频资料——藏族跳锅庄 舞、达斡尔族吃蒸糕等,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各个少数民族 都有自己独特的过新年方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但不 变的是大家对团圆的期盼,对新一年的祝福2.追根溯源,感受文化同根当今时代背景下,包括春节、中秋节在内的许多中国 传统节日正逐步走向世界,已然成为开放、包容、大气的 世界性节日,学生应以更广阔的视野感受其魅力和内涵, 激发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自豪感仍以《过新年》为例,学生了解了全世界华人过春节 的方式后,提出“为什么海外华人过春节的方式与我们 那么相似”的问题,讨论后不难得出结论:春节是中国人 的传统节日,虽然这些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但他们是中 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无论身处世界何地,过春节就应 该有中国味,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根教师将 学生的目光引向世界,对比感受海外華人过春节的形式, 使学生初步形成文化同根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形成民族精神,升华民族自信。

      今后笔者将继续进行实践探索,以求更好地完善小 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学 习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让传统节日文化的 寓意和内涵引领日常行为,将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优秀 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不辜负时代和历史所赋予的神 圣使命!【参考文献】[1]柳琴珠.渗透传统文化,点亮道德与法治课堂[J]. 教育艺术,2020⑴.[2]罗燕翔.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渗透 [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9⑷.[3]陈莹莹.“传统节日”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 如何螺旋上升E.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9(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