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众对富裕家庭子女教育认识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3848093
  • 上传时间:2021-1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9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众对富裕家庭子女教育认识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张雅静摘 要:通过对媒体中有关富裕家庭子女教育的报道进行相关解读,笔者发现这些报道主要呈现一种负面刻板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揭示出公众对富裕家庭子女教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分析误区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关键词:媒体报道;富裕家庭子女教育;误区;对策一、公众对富裕家庭子女教育认识的误区1. 管理散漫,适应性差南京晨报上出现一条标题为“‘富二代嫌学校太差”的新闻[ ]小李家庭条件好,算是个“富二代”,进入大学之后,嫌宿舍条件差,食堂饭难吃,和同学关系也处得很僵,几乎不能适应这种生活,整个人精神萎靡,被医生诊断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症公众认为富裕家庭子女从小在长辈的宠溺中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子女的照顾与陪伴,习惯性地选择用物质上满足与精神上溺爱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由此造成富裕家庭子女不爱劳动,怕吃苦,意志薄弱,生活能力差等特点2. 人性冷漠,道德缺失近年来,网络上连续曝出富二代飙车致人伤亡等一系列耸人听闻案件,凤凰网上标题为“河北大学车祸‘我爸是李刚事件全纪录”的新闻报道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公众认为一系列伤人事件背后反映了“富二代”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父母大多都经历过艰苦的奋斗历程,不想再让孩子吃苦,导致对孩子过于溺爱,天塌下来父母顶着,由此孩子养成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不负责任的恶习。

      这些父母的错误在于对孩子只重物质给予,却缺乏精神培养,直接导致孩子人格上的不健全,因此他们才会挥霍无度、有恃无恐、对生命没有敬畏,认为“有钱能够摆平一切”,把囂张当叛逆,把违法当刺激,以无知当性格,甚至为寻求刺激而漠视他人生命3. 不爱读书,学习成绩差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富二代的高考烦恼:文化成绩差艺考路受阻”[ ]小张是典型的“富二代”,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决定走艺术高考路线,但他的排名靠后,学校招生名额少,但报名人数成千上万,希望可想而知学习需求是学生追求学业成绩的心理倾向,公众认为多数家庭富裕学生因经济过分充裕而消减了认真完成学业获得优异成绩的动力,他们没有把学习课本知识当作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学习兴趣不高,缺乏求知欲,却对课堂以外的事物充满迷恋[ ]二、形成认识误区的原因分析1. 部分学者的片面判断富裕家庭子女经常被看作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存在与发展一直为学术界、大众传媒以及整个社会所关注特别是对富裕家庭子女教育的认知与评价问题,已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富裕家庭子女到底是一类怎样的群体,这类群体具有哪些鲜明的行为特征,为解决以上疑问,学者们在研究此类问题时首先要参考国内外现有文献,而国外学术界、大众媒体对于富裕家庭子女的研究报道主要呈现一种负面、消极的态势,部分学者在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片面地采纳已有观点,结果造成全局失真的局面。

      2. 媒体过度炒作与歪曲的报道部分媒体为提高自己的曝光度会对一些报道作出过度夸大的处理第一,经常采用极端片面、能使事件突出的事实,特别是偏向于采用那些在他们头脑中事先形成的、他们希望看到的事实,而忽略掉许多与他们期望不相符的例子第二,过分依赖常识、传统、经验与权威来对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结论,但恰恰在这种分析过程中夹杂着大量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第三,采用以点代面的逻辑推理方式,在不具备任何必要前提的情况下,直接由特殊推及一般、由个别推及全体[ ]3. 部分人的个人主观偏见从传统意义上来看,穷人与富人、农村人与城市人经常被看作是两种极端的对立群体,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隐性或显性矛盾而且,这两种群体在物质、精神、权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某些时候,这些差别还会带有不公平色彩这时,利益相对剥夺的弱势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获益群体怀有敌视或仇恨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视指向也可能扩散,并且随着代际的繁衍,这种矛盾、偏见、敌视还会继续传递下去[ ]三、正确认识富裕家庭子女教育的对策1. 学者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作风学者们研究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坚决反对主观臆断与经验主义,广泛收集资料的同时注意资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防止资料过于特殊,不具代表性,造成以点论面,使全局失真,或者资料过于普遍、缺乏新意,导致研究结果太过空泛。

      对于习惯依赖逻辑推理的学者,一定要在全面了解问题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同时注意摆脱传统偏见的束缚,做到结合当下客观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 舆论报道注重全面性与客观性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对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认知观念有着强大的渗透力与影响力,通过描述说明而提出的对现实的解释对大众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判断及采取的行动,大都以他们看到、听到的“媒介现实”为依据[ ]所以,在对待城市富裕家庭子女教育认识的问题上,媒体应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其客观情况,要看到城市富裕家庭子女教育的主流现象,不要把非主流的现象作为主流现象,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挖掘城市富裕家庭子女及其教育中的闪光点,减轻公众对富裕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与偏见3. 个人防止主观偏见对于穷人与富人,农村人与城里人这两类群体来说,最紧迫的就是要摘掉有色眼镜,学会用客观的眼光来审视对方特别是那些具有主观偏见的个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姿态,用平和、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城市富裕家庭子女的教育现状同时,要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鼓励他们相互融入,增加彼此的了解,提升对彼此的认同感,而不是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指责、挑剔对方,这样才能缓和彼此的之间的矛盾与偏见。

      endprint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