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国文百八课》的文话看语文课程内容.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834406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6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国文百八课》的“文话”看语文课程内容    岳辉(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1 21)【Reference】语文课程内容,即“语文课教什么”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话”作为现代语文教育史上著名教材(国文百八课》的核心内容,明确地规定了《国文百八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即立足于读写能力形成的文章知识在语文教材内容代替语文课程内容”的背景下,对《国文百八课》文话内容的研究对研究今天语文课程内容的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Keys】 文话:《国文百八课》;课程内容;文章知识;读写能力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聚焦于语文课程内容,即语文课程教什么?“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当下国家层面没有规定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者就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相应内容,语文教师只能根据“臆想”确定教学内容,三者错位直接影响了教学改革实践这种危害随着改革的深入也将日见显现可见,语文课程内容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建构明确的语文课程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确定语文课程内容势在必行《国文百八课》是叶圣陶和夏丐尊两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编写的一部颇有特色的初中语文课本。

      它以课为单位,每课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四部分内容: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这四个内容在单元中占有不同的地位文话是整个单元的中心,文选是文话的例子,习问是文话的复习考验,两者都服务于文话因而,《国文百八课》不是教文选,而是教文话在“语文教材一直事实地顶替着语文课程,由语文教材所传布的“语文知识”,实际上就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背景下,对‘国文百八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全书的纲领,全书成败所系,编者用力最多的部分——“文话”的研究对研究语文课程的内容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文话是文章知识《国文百八课·编辑大意》指出“文话以一般文章理法为题材”《关于《国文百八课,》说“我们预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这两段话说明文话的内容足文章知识具体到是哪些文章知识, 《国文百八课》第一册第一课的文话《文章面面观》给出了答案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除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对于各个项目能够逐一留意到,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部门的知识一这篇文章属于那一类?和那一篇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的体制)二文章里用着的词类,有否你所未见的或和你所知道的某词大同小异的?(语汇的搜集)三文章里词和词或句和句的结合方式有否特别的地方?你能否一一辨认,并且说出所以然的缘故?(文法)四文章里对于某一个意思用着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么效力,和别种说法又有什么不同?(修辞)五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那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那一点?(鉴赏与批评)六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的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起什么感觉?(风格)七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循?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那一部分是主干?那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别的项目当然还有,以上所举的是最重要的几个,每个项目代表文章的探究的一个方面。

      能从多方面切实留意,才会得到文章上的真实知识,有益于阅读和写作《关于《国文百八课》》说“本书是彻头彻尾采取‘文章学’的系统的””1但是“在我国现代,自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将“语文”界说为“语言文学”的,一直是广泛流行的习以为常的观念由于“五四”运动后,文学渐渐从文章中分离出来,转而侵吞着文章,凡是带文学性的文章统统归入文学作品而《国文百八课》为什么一反当时的潮流,将教材中的文话内容设定为文章知识,而不是文学知识呢?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N文中提到:“其实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在叶圣陶看来,国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而不是文学家、文章家说得具体一点,现在学习写作,并不为应考试,也不为要做著作家或文章家:只因为要记笔记,要把情意告诉别人,要写信给家庭或朋友,诸如此类。

      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只是个人,同时也影响到社会叶老的这一主张是在国文教育脱离了传统的“利禄主义”读书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旧式教育读书作文的目的在中科举、取功名,教育的对象是上层的统治阶级而提倡科学、民主的现代教育必然不会继承传统教育的老路它要求的是“人人要做基本练习”,“人人要得到应得的成绩,绝不容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目的是“要应付生活”既然国文教育要面向人人,使得人人能够通过国文学习来应付生活,那么生活中“日常应用的不是文学而是普通文所以,国文教学的对象当然应该是[来自wwW.lw5u.cOm]普通文,即非文学的文章了以文章知识作为教材的主体知识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国文百八课》的文话加入了关于应用文的文章知识,这在当时的教材中是不多见的这里的应用文是“专门应付生活上当前的事物的”文章,教材每册都有安排,如第一册的应用文、书信的体式、书信的礼仪,第二册的日记,第三册的报告书、说明书等等这部分知识的加入符合叶圣陶“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的思想。

      二、文话是立足于读写能力形成的文章知识《文章面面观》在列举了学生在读文章时应该留意的形式上的项目后说“每个项目代表文章的探究的一个方面能从多方面切实留意,才会得到文章上的真实知识,有益于阅读和写作因此,文话也可以说是立足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形成的文章知识例如第三册文话五《暗示》:“写在纸面的是若干字,而意义却超出于这若干字,这就不能随便把它丢开,看过以后,还得凝神去想那文字以外的意义;想又不一定一回而止,也许多想几回每回可以领略到新鲜的意义,因而教人永远舍不得丢开它这是在教学生如何阅读文章再如第一册文话十五《叙述的快慢》:“事物本身的流动有快有慢,原来不是等速度进行的.写入文章里面,因为要使事件的特色显出,就得把不必要的材料删去,在流动上更分出人为的快慢来……总而言之,占的重要的部分该慢,不重要的部分该快快慢就是详略,把不重要的部分略写,重要的部分详写,都是为了想显出特色的缘故这是在教学生如何写文章按照叶老的想法,这些知识必须要转化为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才能够达到国文教学的目标那么,《国文百八课》的文话是否具有转化为读写能力的可能呢?在这里,我们借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广义知识的分类来分析一下。

      首先让我们明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的几个概念.“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在本质上,它们由概念和规则构成我们平常总是说,学校教育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形成技能这里所说的“知识”,实际是指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这里所说的“技能”,从广义知识观来看,实际上是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的能力按广义知识观的理解,我们平常说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和“知识”对应的“技能”“能力”则是“程序性知识”那么是否所有的知识都能转化为技能或能力呢?也就是说是否所有的“陈述性知识”都能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时,不是所有的陈述性知识都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所谓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主要指概念或规则向技能的转化由此可见,只有概念或规则的陈述性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反应。

      每一个概念都可以作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概念定义四个方面的分析按照这样的理[来自wwW.lw5u.CoM]解,《国文百八课》第一册文话六《应用文》为学生提供的就是关于应用文的概念知识另有一种文章是专门应付生活上当前的事务的,写作的情形和普通的文章不同.……我们实际生活上,为了事务的逼迫而写作文章的时候很多,文人以外的一般人,毕生写作的差不多全是应付事务的文章.我们有事情要向不在眼前的朋友接洽,就得写书信:向别人赁房屋或田地,就得写租契;和别人有法律交涉,就得做状子;和别人合作一桩事业,就得订议约或合同:此外如官吏的批公文,革法规,工商界的写单据,做广告,都是应付当前事务的工作,并非自己有意要写文章,然而不得不写这种文章特别叫做应用文.”这篇文话从应用文和普通文的区别出发,列举了应用文的例子,说明了应用文的本质和属性,告诉了学生到底什么是应用文,是关于应用文概念的知识什么是规则?“规则是公式、定律,法则、原理等的总称《国文百八课》第一册文话十四《材料的取舍和辨别》:“依了文章的意味,从题材所包含的事项里选取一群适宜的材料,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得把意味再来分析,同是知识,方面有许多种,同是情味或教训,性质也并不单纯。

      要辨别得清清楚楚,然后从选好的一群材料里,精选出适切的材料来运用,材料本身有大有小,但写入文章里去,大的并非就是重要的,小的并非就是不重要的仅只荆棘中的‘铜驼’可以表出国家的灭亡,仅只镜中的‘白发’可以表出衰老的光景任何微小的事项,只要运用得适合,就会成为很重要的材料这是在告诉学生选材的方法和规则综上所述,文话是立足于普通公民读写能力形成的文章知识,叶圣陶称这些知识为“方法”他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提到: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之一就是“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多读多写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可见,方法就是关于怎样读、怎样写的规则.文话就是教给未来的普通公民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这就是《国文百八课》要教的内容王小明曾撰文提出“语文课程缺少的并不仅仅是程序性知识,在陈述性知识方面也同样缺乏,不过缺乏的是一些可以转化为语文能力的陈述性知识他还同时提到其他几位研究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指出,多读、多写,着眼于‘多’字,没有现出其中的规律来他还提出了要为学习语文的‘暗胡同’装上明灯的愿望,即探索学习语文的科学规律与科学方法.张孝纯也认为,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多读多写.忽视导以语文规律,‘不把金针度于人’。

      这些教育专家们提出的关于课程内容的问题在《国文百八课》的文话中已经被尝试着解决,我们不能说‘国文百八课´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起码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对当今的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简介:岳辉,天津师范大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