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内停车规划设计设置流程及需求分析模型.doc
28页路内停车规划设计设置流程及需求分析模型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机动化进程加快,停车问题 幵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城市交通中的重点和难点路内 停车作为城市停车系统的一部分,是路外停车的重要 补充,在近几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存在本 从路内停车的特性入手,分析了路内停车的功能和优 劣性并对路内停车的规划与设置方法以及需求分析 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路内停车规划设置流程和需求分 析模型最后,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在综合分析南 京市鼓楼区路内停车现状的基础上,对南京市鼓楼区 路内停车进行了规划7692关键词停车问题路内停车停车特性规划与设置需求 分析模型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Curb Parking Planning And Desig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quickening of the process of motorization, parking problem began to appear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for urban traffic・ Inside road parking as part of the city par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road outside the park, in recent years and in the future for a quite long time period will still exist.This paper, from the inside road to the characters of parking, 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parking inside road and advantage sex. And in the planning and the occupational parking setting method and demand analysis proposes an in side road parking planning process and demand analysis model is set up. Finally, in nanjing city's as an example^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nanjing road parking's base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nanjing in the park's road planning.6结论与展望466.1研究的主要成果466.2存在的不足与展望46致谢47参考文献48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的出行需 求不断增加,小汽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居民出行方 式的机动化水平趋势日益显著,道路通行能力相对于 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已经明显不足。
随着机动车保有 量的增加,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尽管我国城市的停车 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远远跟不上呈几何级数增长 的停车需求车辆停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大城市 面临的难题之一,研究和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是城市道 路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城市用地资源的限制,静态交通的需求不可能全 部通过建设路外停车场来满足同时,城市道路空间 内的停车,即路内停车,由于停车便利、步行距离短 等优点而受到泊车者的普遍欢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停车难问题但是路内停车会对路段上的交通流产 生负面影响,如停放车辆的驶入、驶出对道路交通流 造成干扰,导致延误,易引起交通事故和阻塞等等 因此,研究和解决城市路内停车问题,选择合理的路 内停车规模,对治理好城市动态交通促进城市健康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2.2国内研究现状1.3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以南京市鼓楼区的现状停车问题为研究对 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经验,结合南京市鼓楼区 的实际情况,对南京市鼓楼区的路内停车规划与设计 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停车场(库)的功能、空间位置及结构形式等 的不同,停车场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按停车场的性 质分类,可以分为路内停车场和路外停车场路内停车场是指在道路用地控制线(红线)以内设 置的停车场,包括公路路肩、城市道路路内或交款的 绿化带、人行横道绿地内的临时停车位,或高架路、 立交桥下的停车空间通常分为路内停车和路上停车路上停车是指在城市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两侧 或者一侧划出若干路面供车辆停放路上停车车辆存 取方便,但对城市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的干扰较大,因此要求去除停车带后,必须保留足够的道路宽度供 车辆通行,通常仅限于短时车辆的停放路内停车是指在城市道路的两边或一边的路缘外侧 布置一些带状停车场路内停车对道路动态交通的干 扰较小,但是过多的路内停车对行人交通的畅通和安 全有较大影响,且不利于城市的景观在设置时应考 虑停车带进出口的合理性和相应位置地基承载力2.1路内停车特性分析停车特性是停车系统(包括停车者、停放设施、停 放车辆以及三者组成的环境)运行状况的反映停车 特性包括:停车行为特性、停车设施特性、停放车辆 类型2.1.1停车行为特性停车行为特性分析常用停车目的、停车时间、停车后的步行距离、停车费用个指标来描述1)停车目的停车目的是指乘车人员在出行中停放车辆后的目 的,如上班、购物、联系业务、等待服务、装卸货物、 吃饭及其他等。
停车目的的构成与城市用地功能密切 相关,土地利用的功能、布局与规模等因素均会影响 停车目的的组成停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 的停放特性如果不考虑管理等外界干扰因素,停放 目的基本决定了停车的时长东莞市中心区 3.250.521.501.020.970.772.290.40广州市中心区 3181.132.021.21.611.666.191.22常 州 市 中 心 区4.171.12& mdash; & mdash;1.821.41 & mdash; & mdash; & mdash;—0.63张 家 港 市 老 城 区& mdash; & mdash;1.854.550.713.1 & mdash; & mdash; 12& md ash;—分析发现,业务、装卸、购物等出行目的的停车时 间较短,而路内停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以业务、装卸、 购物等为目的的短视停放车辆可见,如果在产生短 时停车需求的用地周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定数量的 路内停车场,将会极大地缓解路外停车场的压力3)停车后的步行距离步行距离是指从停放车辆处到出行目的地的实际步 行距离,可反映停车场的布局合理性,也是规划的重 要控制因素。
步行距离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增加,工作出行步行距 离最长,而路内停车比路外停车场步行距离短一般 来说,停车时间长,所能忍受的步行距离也较长对 于停车者而言,一旦步行距离超出了可忍受的步行距 离,往往会违章停车路内停车场由于其可达性较高,一般步行距离较路外停车场较短,表2-3是部分城市不同停车场使用者 可忍受的步行距离调查结果2.1.2停车设施特性停车设施特性常用指标有:停车场容量、停放周转 率和停放车指数停车场容量是指给定停车区域或停车场有效面积上 可用于停放车辆的最大泊位数容量越大,提高停车 的能力越大停放周转率指单位停车车位在某一间隔时段(一日、 —小时或几小时)内的停放车辆次数,为实际停放车 累积次数与车尾容量之比,它反映的是泊位的空间利 用状态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路内限时停车场的 周转率最高,其次为路内不限时停车、路外停车场和 路外停车库表2-4国内外部分城市停车周转率对比一览表单位:城市或地区路内路外备注收费免费停车场车库美国大城市5.53.81.11平均停放时间3h伦敦中心区5.62220.941.15日本东京5.032.3深圳罗湖中心区5.234.181.23上 海 ( CBD )5.5—6.82.0—3.01.1 —1.2 路内平均停 放88分钟杭州湖滨地区 1.8& mdash;3.90.68& mdash;5.71 路外包 括临时停车场东莞中心城区1.420.57铜陵中心城区1.120.382)在近期停车规划中,路内停车应作为缓解城市停 车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远期规划中应作为路外停 车的补充和配合。
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满足车辆行 驶的需要,而不是满足车辆停放的需要,路内停车的 存在在一定意义上都会影响到车辆的通行,合理的路 内停车应该是对道路在满足动态交通需求之后剩余能 力的一种充分利用,它不可能取代路外停车在城市停 车系统中的主导作用3)针对城市的不同区域,路内停车的功能也不同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停车吸引强度较大,而城市核 心区大多是以前规划的,土地开发已趋成熟,额外建 造路外停车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此时,路内停车是 解决提车问题的重要途径但考虑到现实的发展情况, 一般不希望设置过多的路内停车,因此,对于CBD地 区以及市级商业区,建议利用减少路内停车位、提高 停车收费价格等措施来减少其停车需求与交通需求对于城市的中心区来说,在道路拥挤程度不大的非 主干道上设置路内停车场,既可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又可节约高昂的停车场建设维护资金及稀缺的城市土 地资源在城市外围区域,位于交通枢纽站点附近的社会停 车场起主要作用,可为小汽车换乘轨道及其他公交方 式提供方便,减少市区交通压力外围区由于商业开 发一般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非主干道上的道路交通 流量不是很大,交通压力较小,路内停车对动态交通 的影响较小,能够成为大型枢纽停车点的有益补充。
2.3路内停车的优劣性分析2.3.1路内停车的优点与路外停车相比,路内停车具有以下优点:1)方便快捷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在道路上,免去了 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周折此外,路内停车一般距出行 目的地较近,减少了步行距离交通条件主要指该道路的交通流特性由于路内停 车必然会占用一部分道路资源,使得道路的通行能力 降低,从而造成路段车速显著下降,道路服务水平降 低,甚至导致交通拥堵此外,路内停车还会使得各车道中的交通流重新组 合,改变了相临车道中的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路内停 车分为路上停车和路内停车两种,路上停车占用机动 车道时对交通组成的改变不是很大,但当路上停车占 用非机动车道时,就会引发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的 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而路内停车一般会占用人 行横道,从而使得人行横道变窄,给行人带来不便甚 至是安全隐患3)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路内停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路内停车对行人、非 机动车、动态交通均会产生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资 料表明[19],道路上设置路内停车场后,路段上的交通 事故率明显增加其中,停车场的使用强度是影响事 故发生率的最大因素,其次是街道性质以及毗邻用地 性质,而停车场的布置形式对事故率则没有明显影响。
美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对5个州的10个城市交通 事故进行过调查研究,在所统计的4800件交通事故 中,有20%与路内停车有关其中路段交通事故中, 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分别有49%、68%和72%与路 内停车有关在华盛顿一条宽60英尺的道路上曾做过 试验,对原来的路内停车做了以下规定:上午7: 00—9 : 00 —侧禁止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