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事外包案例分享系列.doc
4页前程无忧——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招聘猎头、人事外包、培训测评51job 人事外包服务案例分享之十员工无证驾车下班遇车祸身亡 法院判决属于工伤张某下班途中驾驶无牌摩托车遇车祸身亡,邹城人力资源部门对张某作出了构成工伤的认定,用人单位提出异议,认为不构成工伤,并将人力资源部门诉至法院,邹城法院一审后作出维持工伤认定的判决2009 年 6 月份,张某在邹城一家实业公司任临时性护卫队员一天下班后,他无证驾驶一辆无牌摩托车回家,途中与一辆无牌货车相撞,当场死亡2009 年 9 月,张某家人向邹城市人力资源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10 年 2 月,邹城市人力资源部门作出决定,认定张某死亡系工伤张某所在公司不服又申请复议,复议机关维持了工伤认定决定邹城该实业公司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不服工伤认定有以下理由:一是公司护卫队员一般住单位宿舍,其上下班路线应当是宿舍至上班的地点,而张某是在回家路上遭遇的车祸二是车祸系由双方均违章行驶,经交警认定双方负同等责任,对于事故发生,张某责任应自负法院审理认为,张某所在单位虽统一安排住宿,但不能因此界定职工下班的路线仅仅为单位到职工宿舍,下班途中是指职工离开单位到家的合理路线。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人力资源部门依法认定张某系工伤并无不当张某发生交通事故,虽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但该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调整范围,不在法律规定排除工伤的范围内张某违章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仍应该认定为工伤被告邹城人力资源部门作出的工伤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遂作出维持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判决单位拒发年终奖员工起诉 法院判其补发每到年终,职工最关注的话题莫过于年终奖王女士和刘女士所在的中国旅游出版社称其经营不善,拒发年终奖昨天记者获悉,东城法院判决出版社如数支付年终奖王女士被中国旅游出版社派到中国旅游书店工作,工资由出版社发放她称,依据其经理签名的奖金核算表,她可拿到 2007 年年终奖金、2008 年上半年奖金、2008 年年终奖金共 4 万余元,但出版社未支付这部分年终奖她提起劳动仲裁,东城劳动仲裁委裁决出版社如数支付奖金出版社不服,于今年 7 月起诉至法院,称王女士所在的书店严重亏损,按规定不再发放奖金J前程无忧——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招聘猎头、人事外包、培训测评。
法院审理认定,按照出版社的工资改革方案,每年制定奖金管理办法但出版社未出示 2007 年及2008 年的奖金管理办法,该社仅凭员工工作任务及经济效益的完成情况确定奖金,并拒付王女士奖金,缺乏依据法院一审判决出版社向王女士支付 4 万余元奖金一审宣判后,出版社提起上诉,但再遭败诉据悉,曾在该出版社工作的刘女士遭遇也很类似,法院判决她将获得未支付的年终奖 3 万余元审理法官表示,我国法律对年终奖并无特别规定,如果劳动合同里、单位规章制度没有规定年终奖,劳动者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要回自己的辛苦钱虽然年终奖也算工资组成的一部分,但在审判实践中很难适用“同工同酬”这一原则法官建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最好将各类奖金都予以明确约定记者王丽娜)集体合同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工会代表职工签订的集体合同,在执行中是否可以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北京劳动仲裁机构近期裁决的一个案例表明,集体合同适用于全体员工,应同工同酬 一年前,王锋应聘到一家建筑公司,与同事张伟工种完全一样两年前,该公司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约定他们所在工作岗位的工资标准不低于每月 2500 元张伟当时已在此工作,所以至今沿用此工资标准,而王锋作为公司新招的员工,入职时公司与他单独约定了工作岗位、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事项,并签订劳动合同。
这份合同,比之前工会代表职工签订的集体合同薪酬低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同样的工作,因公司分别签订合同,酬劳差距近一倍王锋找公司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张伟是公司的‘老人’,按集体合同约定其工资就是这么多你是新招的,工资低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种解释让王锋无法理解当他发现还有十几名新进员工存在同样情况后,便开始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方认为,企业能够给王锋等人提供就业岗位、按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为其发放工资,就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之前签订的集体合同不适用于新聘员工,应当分别按集体合同和新员工劳动合同给新老员工发工资据此,公司坚持现有做法不变,并拒绝王锋等人提出的补偿工资差额、按集体合同发放工资的要求而北京劳动仲裁委仲裁认为,该公司将新聘员工列为临时工、不将其登记在册的做法不正确作为公司员工,公司应该按照集体合同为新聘员工发工资裁决该公司一次性补发所欠新聘员工的工资,并在剩余合同期内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为新聘员工发工资J前程无忧——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招聘猎头、人事外包、培训测评裁决书指出,集体合同是指工会或者职工推举的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所缔结的书面协议。
《劳动法》第 35 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据此推定,王锋等人虽不是公司的老员工,但他们肯定属于公司的劳动者正式工与临时工不过是企业用工形式的变化,不能以此否认王锋等的公司员工身份因此,公司与其签订的个人劳动合同条款不能违背集体合同律师赵长衷解释说,法律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而如果个人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报酬的约定低于集体合同的,应执行集体合同的标准电子邮件能否视为书面劳动合同王某于 2009 年 10 月 21 日进入某公司工作2009 年 10 月 30 日,该公司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王某发送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详细规定当日,王某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公司,表示同意劳动合同的条款后来王某以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对书面劳动合同的具体形式却未作具体规定以电子邮件作为载体的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视为书面劳动合同?实践中有不同观点。
我们认为,应将书面合同外延扩大化,用人单位以电子邮件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且劳动者对电子邮件劳动合同真实性无异议的,可视为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理由是:第一,《合同法》第11 条明确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从“意思表示一致”这一合同的精髓来看,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具有相似性劳动合同作为民事主体间设立劳动权利义务的协议,在《劳动合同法》对书面合同形式未作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援用《合同法》有关书面合同形式的规定,具有合理性第二,将电子邮件视为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与立法目的相符《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主要目的是将双方权利义务固定化,为劳动者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凭证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对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签订的劳动合同真实性无异议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已经得到固定,其主张权利已有依据,双方间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已经实现J前程无忧——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招聘猎头、人事外包、培训测评第三,对书面合同作宽泛性解释,符合社会现实要求随着商业活动的全球化,电子邮件因其使用上的快速、便捷、低成本性,已成为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中沟通意见、传递文件的重要形式之一。
司法审判也应该与社会发展同步,承认电子邮件等在目前商业活动以及劳动用工中的现实地位,认可其作为书面劳动合同的形式然而,审判实践中对以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认定与采信上存在一定困难与障碍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从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签订劳动合同应尽量采取书面纸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