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步骤.doc
5页步骤一:校准 (显示区只显示A扫图像)(1)声速校准(可同时计算出楔块延时和前沿距离)1 、直探头(以厚度校准为例)① 范围:根据工件的厚度确定将一起检测范围调节到大于工件厚度的2倍② 声速:5950m/s③ 探头角度:0度④ 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⑤ 输入参考点1和参考点2的值如下图,参考点1的值为100,参考点2的值为200)⑥ 移动闸门A,套住第一次底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1已校准⑦ 移动闸门A,套住第二次底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2已校准计算公式:v=(s2-s1)t)同时可计算出楔块延时:tdelay=s2v-2(s2-s1)v2、斜探头(以半径校准为例)① 范围:根据工件的厚度确定如上图,将扫描范围调节到大于100mm② 声速:5950m/s是否按横波和纵波)③ 探头角度:先输入角度参考值,稍后在校正,角度在这里没有影响④ 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⑤ 移动探头,找到R100圆弧面的最高反射波, 输入参考点1和参考点2的值如上图,参考点1的值为50,参考点2的值为100)平移探头到试块带R50圆弧面的一侧,使得R50圆弧面的反射波具有一定高度移动闸门A,选中R50圆弧面回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1已校准。
移动闸门A,选中R100圆弧面回波,按压校准键,则回波2已校准计算公式:v=(s2-s1)t)同时可计算出楔块延时:tdelay=s2v-2(s2-s1)v找到R100圆弧面的最高反射波,则前沿距离x=100-L2)斜探头角度(K值)校准 现在范围已调整好,声速及楔块延时已校准① 进入K值校准菜单② 输入孔深:(如下图,30mm)③ 输入孔径:(如下图,50mm)④ 增益:调节选择适当的增益⑤ 移动探头,找到ϕ50mm圆孔最高反射波⑥ 输入试块上入射点与试块上对齐的K值,按校准键确认孔深d、孔径D,角度θ=arccosds+D2,K=tanθ)(3)编码器校准① 将编码器移动到标记点A,记下该数值(手工记录位置),按键参考点1,编码器记录相应数值② 再将编码器移动到第二个标记点B,并记下经过的距离m=B-A按键参考点2,发射了x个脉冲 ② 输入距离m(单位为mm),选择校准确认校准结果为xm个脉冲/mm)步骤二:DAC曲线的制作(手动制作,显示区只显示A扫图像) 制作距离-波幅曲线的测试点最少要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最多有十个测试点可供选择暂时不考虑曲线拟合,直接把相应点连接)(1)记录DAC曲线① DAC曲线记录:DAC曲线分“记录、修正、无”三个选项,开始制作DAC曲线选择“记录”。
② 如下图,将探头放置于位置1,对准第一个基准孔(10mm)深的孔,移动探头,调节增益,找到10mm深度圆孔最高回波(回波1),并将增益调节至80%左右移动闸门A,套住回波1,选择菜单“确认”,则该回波峰值被记录,回波值记录表格自动加1,跳入下一格③ 探头放置于位置2,对准第二个基准孔(20mm)深的孔,移动探头寻找20mm深度孔最高回波(回波2)移动闸门A,套住回波2,选择菜单“确认”,则该回波峰值被记录,回波值记录表格自动1,跳入下一格④ 如此继续,直到所作深度足够,按“生成DAC”键完成曲线制作这里也可以生成四条曲线,平定线(-9dB)、定量线(-3dB)、DAC母线(0dB)、判废线(+5dB),其中评定线、定量线、判废线的间距可以灵活调整)⑤ 保存:保存DAC曲线,应用时可选择“DAC曲线”的“应用”项2)DAC曲线修正 当波幅曲线有明显拐点时,可利用修正功能做局部的调整① DAC曲线修正:将模式切换成修正② 按“上”、“下”键选择需要修正的点,通过增益调节其高度保存”同上步骤三、自动扫查1、 向导如下图所示,输入关注的起始深度a和b,以及焊缝宽度d1和关注区域的宽度d2那么,在已知探头1角度为q1和探头2角度为q2的条件下,可求得探头1起点位置距焊缝中心的距离为l=a*sin(q1),探头间距为m=a*(tan(q2)-tan(q1)),探头运行的距离n=d2/2+b*tan(q2)-a*tan(q2)(以探头2作为参考)。
图中加粗黑线为最重要的关注部分,上述计算均有一定的余量2、 加载配置文件:将各探头校准的参数导入3、 扫查前装置调试① 标记扫查基准线和焊缝中心线② 按照向导的计算,调节好两个探头的间距,将扫查架放置好③ 调节“前”、“后”键,以及两边探头的“左”、“右”键(两组)和增益,使得探头与工件耦合好,并且增益合适这里同样是通过位置调节来实现,建议速度和步长是固定的,只有位置输入,可按STOP键使其停止运动)④ 测试每个探头都能正常工作之后,调节相应的方向键,按照向导中计算的探头1距焊缝中心距离和基准线,将探头置于相应位置4、 新文件:建立一个新文件,弹出一个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工件名、操作人员姓名、检测日期5、 通道选择:弹出一个对话框,进行通道选择6、 显示区选择:弹出一个对话框,可选择要显示的通道,以及是显示A扫图、B扫图还是AB扫图7、 读数栏设置:弹出一个对话框,相应参数前面打钩表示选择,默认是“无”8、 基本功能->起点就是1向导中的起始深度a;基本功能->范围就是1向导中的b-aA扫横轴表示要检查的深度范围,单位可在深度、时间和距离中切换,默认是深度9、 发射/接收->发射->探头频率:设置探头频率。
脉冲宽度:脉冲宽度调节电压:设置电压值脉冲重复频率:设置脉冲发射频率发送/接收模式:选择发送/接收模式前沿距离、探头K值、楔块延时、声速已导入)10、 发射/接收->接收->检波:选择检波模式平均:选择平均次数滤波器:选择滤波器窗型选择:选择滤波器窗型窗型系数:设置窗型系数上(下)限频率:设置滤波器上、下限频率可以在扫查中调整)11、扫查模式:选择“普通扫查”还是“智能扫查”12、运动控制->探头运行距离(1向导中计算出)、步长、速度,对运动控制中的相应项进行设置偏移距离是否设置呢?有时候不是从基准线开始检查的)注:在智能扫查中,按X轴设置的步长进行采集数据当一次斜线扫查中,连续几个点的值都大于某个限值的时候,则表示该区域有缺陷,此斜线走完后,将路线由锯齿形改为方形,(为了方便数据的处理,这里不做倒退处理,智能扫查的数据处理将XY斜边投影到X轴方向)13、运动控制MOVE:扫查架按运动控制中设置的参数运行可按键运动控制STOP使扫查架停止运行14、保存文件:将配置信息及数据保存步骤四、分析1、 打开文件:打开一个文件,将其配置信息及数据导入2、 三维视图->通道:选择一个通道的三维视图,显示相应三维视图界面。
3、 DAC补偿:在上图中的side A DAC区域加入一条水平直线,高度对应DAC曲线上相应深度的值4、 定量线调整:可按照需要对DAC补偿线的高度进行调整5、 合成孔径长度:设置合成孔径长度6、 SAFT应用:按设置的合成孔径长度进行SAFT运算7、 标记:选定缺陷区域缺陷编号、位置、指示尺寸、波幅在DAC曲线所属区域和具体数值是手动输入,还是选定区域后自动计算出?)步骤五:生成报告导出报告:包括文件名、工件名、操作人员姓名、检测日期可显示焊缝长度分段,深度分层的分页缺陷分析图图中包括缺陷编号、彩色波幅图像、对应的波幅动态分布、位置坐标,结论编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