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课件.ppt
55页欢迎大家的到来,ppt,精彩展示,精品,ppt,模板,学习是知识的源泉,ppt,精彩展示,ppt,精彩展示,欢迎大家的到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2,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之一:纳克斯的研究,R.纳克斯:资本流动的效应和原因(1933),2,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国家间利息率/利润率差异,国际资本流动,资本的国际流动使利息/润率高的国家利息/润率下降,利息/润率低的国家利息/润率上升,最后使国际资本的供求达到平衡第一节,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之二:麦肯图式,麦克杜格尔,(G.D.A.Mac-Dougall)和,肯普,(M.C.Kemp)的分析根据,资本收益率差异,引起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及其福利效果1 假定前提:,(1)两个国家:一国资本丰富而另一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量不变,2)资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两国间,自由流动;,由国际投资产生的收益能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3)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资本国际移动的某些经济效应,P17,E,F,H,C,O,I,L,D,J,S,T,M,A,B,N,B国拥有资本量,A国拥有资本量,资本边际产出,资本边际产出,总收益的增加并不是因为资本总量的增加,而是因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合理的流动。
第二节,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微观:,厂商垄断优势理论,:海默(S.Hymer,1960),内部化理论:,巴克利(P.Buckey)和卡森(M.Casson)(197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维农(Raymond Vernon)(1966),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John Dunning,1977),2、,宏观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又称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Kiyosm Kojima),1970s,国际投资发展水平理论:,邓宁(John Dunning),1980s,一、垄断优势理论,海默的理论精髓、基本观点: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和,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市场的不完全性,A.什么叫市场完全?,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B.,市场不完全的表现,:,政府政策,的不完全性,关税、进口限额等,政府其他管制,如价格管制、利润管制等,自然,的不完全性:产品与要素市场、规模经济,对外投资的可行性企业的垄断优势,(1)技术优势:拥有先进的技术并且内部化使用,(2)对某些原材料的垄断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3)先进的管理经验。
4)雄厚的资金实力:金融和货币方面;内部融资,(5)信息优势6)国际声望信誉和商标优势,(7)有独立的销售网络,Q:,企业拥有了知识资产优势,为什么会有垄断优势?,(一)、知识资产优势,(二)规模经济优势,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积极的方面,(1)垄断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2)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消极的方面:,(1)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无法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行为;,(2)没有涉及区位选择的问题10,有关垄断优势的进一步研究,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跨国公司处于,不太熟悉,不太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因此,跨国公司只有凭借胜过当地企业的强有力的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约翰逊,(H.G.Johnson),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知识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研究与开发过程,成本相当高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用这些知识资本的成本却很低,有时接近于零而这种优势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凯夫斯,(R.E.Caves),跨国公司使产品异质化的能力很高,如使用不同包装,商标等。
10,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维农,(1966)提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即产生(创新)、成熟、下降(标准化生产)的一个必然结果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三阶段,假定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划分为三类:,新产品创新国 、较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1)新产品引入阶段新产品创新国家在满足本国需求基础上,将产品出口到,较发达国家,2)成长和成熟阶段较发达国家,逐渐掌握生产技术,制造略有差别的产品,产品创新国逐渐丧失竞争优势,出口下降3)标准化阶段随着技术发展和成熟,产品实现标准化,发展中国家以成本优势制造类似产品返销到产品创新国和,较发达国家,1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不同类型国家生产和出口产品的更替,销售量,美国,创新国,),(,让位期,1,T,V,新生期,I,成长期,II,成熟期,III,降期,销售下,IV,0,2,T,3,T,4,T,5,T,),(,a,t,净出口,M,X,0,M,X,4000,2500-4000,400-2500,38,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评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
首次将对外直接投资于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联系起来论证了一国的对外投资地位是随着其竞争优势的消涨而变化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跨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39,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小规模技术理论,二、技术地方化理论,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一、小规模技术理论,产生背景:,最早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问题的是,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Wells,),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 1977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最代表性的理论41,小规模技术理论,基本观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势表现为,P43,小规模制造,(小规模市场、小规模技术、低廉的企业管理费用),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使用当地资源、种族产品、其它革新),拥有物美价廉优势42,*,43,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是保护出口市场、以及谋求低成本,利用、分散资产等从本质上来看,刘易斯的理论仍然遵循着垄断优势的原则,解释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更不发达,的国家的投资现象案例:专栏2-2,43,评价,小规模技术理论,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自身的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
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优势解释相对优势摒弃了只能以技术垄断优势进行对外投资的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在技术的创新活动局限于对现有技术的继承和使用44,二、技术地方化理论,产生的背景,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jaya Lall)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的45,技术地方化理论,四方面条件,(1)技术的地方化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不同于发达国家,而且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价格和要素质量有关2)经过改造的产品更适合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需求,只要它们把引进的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产出的产品就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消费者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3)经过发展中国家企业改造后的适合小规模生产的技术,与未经改造的西方国家的技术相比,在当地的生产中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4)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相比,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的限制,使发展中国家的廉价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46,评价,技术地方化理论,不再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是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降级技术,或被动地模仿和复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对技术的改进也是一种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跨国生产活动的可能性。
对发展中国经优势和技术创新的解释是粗线条的47,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现象日益普遍英国学者坎特威尔(John Cantwell)与其学生托兰惕诺(PazETolentino)提出,48,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基本观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学习”特征不断的技术积累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积累与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直接相关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详见P46,*,49,评价,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来自经验积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活动在产业上和地理上进行了布局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资直接投资活动有普遍的指导意义50,第四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核心观点,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发生直接诱发组合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和技能间接诱发要素,是指生产要素之外的,政策,和,环境,要素。
主要包括投资国、东道国和世界性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如鼓励投资政策法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等发达国家从事对外投资主要是,直接,诱发要素作用,发展中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东道国的,间接,诱发要素所引发的跨国公司从事直接投资是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双重作用的结果52,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1990)中提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资源要素导向阶段 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 财富导向阶段,企业应采用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两种战略从宏观上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53,波特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即:,资源状况,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波特认为,一个企业仅仅拥有一个或两个方面的优势是不足的,,必须全面拥有四个方面的综合优势才能长久这样,波特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模式根据他的观点,竞争越激烈越有可能带来成功他强调,,一国要想在全球竞争中战胜对手,国内需要有激烈的竞争这样的竞争,一方面促使企业向海外发展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