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 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8页18.1 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1)起点能力水平:此阶段的学生已知道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和基本性质,如边,角,顶点,角平分线,中线,高等,同时也认识一些基础图形:线、圆、正方形、长方形等2)认知结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掌握的比较扎实,只有少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3)学习动机及态度:此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尤其在成绩较好、能力强的人身上体现更加明显,但此时期的学生叛逆心理增强,会有不少学生不再以长者的赞许为学习动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围绕全等三角形,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学生在七年级教材中学过了线段、角、相交线等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和一些简单的说理内容,这为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且在今后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内容中都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景,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其潜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能用符号正确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通过全等三角形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3.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自信,互相尊重的健全人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内容 本节课提出了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等概念以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一节基础课,是以以前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基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今后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互动中探究,比较中认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过程:一、探究性学习探究一 全等形的概念通过观察三组图形,我们发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________ ,我们把能够完全______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注:全等图形形状,大小_______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三组图形所具有的公共特点,即三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都会重合,进而由学生总结出三组图形的共同特点,再画龙点睛引出全等形的概念。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强化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 B.两个长方形是全等图形 C.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 D.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2. 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 )A.B.C.D.通过两个训练能够及时反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再强化所学知识探究二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用符号“_____”来表示,读作“ ”3、 如上图,和全等,记作 .4、 对应点是: 对应边是:对应角是:5、全等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 .对应角 .书写格式:(1)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概念:①如何用全等的符号为“≌”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2)将两个三角板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观察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强化训练:1.如图,已知△ABC≌△DEF.若AC=22,CF=4,则CD的长是( )A.22 B.18 C.16 D.42.如图,已知△ABC≌△ADC,∠B=30°,∠BAC=23°,则∠ACD的度数为( )A.120° B.125° C.127° D.104°3、如图,已知≌,,,,.(1)求的长度;(2)试证明三个题目非常好的训练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并通过第三题一个综合题目发现通过全等对应角相等可以证两边平行二、一起找问题!下图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 度.经典错误答案 小明同学给的的答案是: 60请分析错误原因:给出一个经典的错误答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时间思考,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独立思考,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再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三、挑战大闯关挑战1 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1. 下列图形与左图所示的图形全等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挑战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如图,△ABC≌△DCB,∠DBC=35°,则∠AOB的度数为 . 4.如图,△ABC≌△ADE,点E在BC上,若∠C=80°,则∠DEB= .终极挑战5、如图所示,已知△ABC≌△ADE,BC的延长线交AD于F,交ED于G,且∠CAD=30°,∠B=∠D=25°,∠EAB=130°,求∠DFB和∠DGB的度数.由学生完成并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答案并进行讲解,当课堂的主人,并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并时刻注意总结。
四.课时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课大家要重点掌握的.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五.作业课本习题18.1第1、2、3题课后作业:《课时作业》配套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