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doc
29页目 录一、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3(一)初步配合比的确定 31、配制强度的确定 32、确定水灰比 33、确定单位用水量 34、计算水泥用量 35、确定砂率 46、计算砂石用量 4(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4(三)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5(四)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理论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 6二、钢筋计算表 7三、混凝土用量计算 71、梁的砼用量: 72、板的砼用量: 9四、混凝土施工方案 10(一)编制依据: 101、施工图纸 102、规范 103、工程概况: 10(二) 施工部署 10(三) 施工方法 111、准备工作 112、主要措施 113、工艺流程 12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25、楼板混凝土浇筑 136、柱的混凝土浇筑 147、梁、板混凝土浇筑 148、柱混凝土浇筑 159、楼梯混凝土浇筑 1510、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611、混凝土养护 1612、季节性施工 1713、混凝土拆模 1814、泵送砼要求: 18(四) 质量要求 19(五)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9(六) 安全措施 20(七)环保措施 22五、模板施工措施 23(一) 材料规格及要求 23(二)、施工要求 231、基础(承台、基础梁、基础梁)模板施工方法 232、柱模板的施工方法: 233、梁模板 244、 板模板 25(三)支架的搭设 251、搭设排架 252、注意事项 26(四)模板拆除 261、拆除时间 262、注意事项 26(五)技术措施 271、模板安装安全措施 272、模板拆除的安全措施 28(六)模板配板图见附图。
28六、课设心得 28七、附图 29附图一:钢筋计算表 29附图二:柱配板图 29附图三:梁配板图 29一、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初步配合比的确定()1、配制强度的确定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历史统计资料,查表可知混凝土强度为C20~C35时,取=5.0 ,同时 ,代入上式得2、确定水灰比(W/C)采用碎石,;实测 ,带入上式得根据查表可知,耐久性能要求W/C不大于0.65,取W/C=0.503、确定单位用水量()4、计算水泥用量()根据查表可知,本工程要求最小水泥用量为260,故选用水泥用量为380 5、确定砂率根据查表可知,砂率范围为32%~37%,采用砂率公式计算得:根据计算取砂率为35%6、计算砂石用量(采用体积法)解方程组得:=636 , =1181 经初步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380Kg,水190Kg,砂636Kg,石子1181Kg根据施工现场砂含水率3%,碎石含水率1%,则将上述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材料的称量应为:施工配合比为 380 : 655 : 1192:159(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由上式解得:根据施工现场砂含水率7%,碎石含水率3%,则将上述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材料的称量应为:施工配合比为:300 :648 :1211 :102(三)基准配合比的确定按初步配合比试拌30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的用量为:水泥9.63Kg,水5.4Kg,砂18.99Kg,石子38.12 Kg,经试拌增加5%的砂,且Sp=30%,保持不变,满足和易性要求。
即,砂用量为: 石子用量为: 由上式解得:=46.53 Kg则满足和易性要求的配合比为:321 : 665: 1551 : 180混凝土表观密度为: A=321 + 664.67 + 1551 + 180 = 2716.67混凝土实测密度为:2380调整后的水泥的质量:调整后的水的质量:调整后的砂的质量:调整后的石子的质量:综上所述,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281:582:1359:157(四)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理论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1、初步配合比的确定()(1)配置强度的确定由已知条件可知:=4.5,同时,, 代入上式得:(2)确定水灰比(W/C)采用碎石, ; 实测 带入上式得:根据查表可知,耐久性能要求W/C不大于0.65,取W/C=0.5.(3)确定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为190(4)计算水泥用量()(5)确定砂率砂率Sp为37%(6)计算砂石用量(采用体积法)解方程组得:=672.05Kg ,=1144.30Kg2、经初步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380Kg,水190Kg,砂672.05Kg,石子1144.30Kg根据施工现场细骨料含水率3.1%,粗骨料含水率0.6%,则将上述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材料的称量应为:施工配合比为: 380 : 692.88 : 1151 : 162二、钢筋计算表此次课程设计,仅要求计算一个柱和一个梁的钢筋用量,其具体用量见附表一。
三、混凝土用量计算此次课程设计选取A1教学楼第二层楼盖作为计算对象1、梁的砼用量:F轴线:E轴线:D轴线:B轴线与C轴线合计:A轴线:1、2、3、5、7、9、11轴线砼用量相等,均为:14轴线、16用量相等,均为:1/2轴线、1/3轴线、1/5轴线+4轴线、1/7轴线+6轴线、1/8轴线+8轴线砼用量相等,均为:10轴线:12轴线、15轴线砼用量相等,均为:2#楼梯井下梁:卫生间梁:1#楼梯井上梁:1#楼梯井外框梁:3轴线与4轴线最上端凸部:左上角三角形梁:2、板的砼用量:a :,18个b ;,共16个c :,共4个d :,共4个e :,共1个f :,共1个g :,共1个,1个h :,共2个i :,共2个j :,共1个,共1个k :,共1个m :,共1个n :,共1个x :,共1个经计算,A1教学楼第二层楼盖混凝土用量为:224.712用一台泵车浇筑,每小时,20-25立方米,则10小时可浇筑完,每辆罐车装10立方米则需要23车则每30分钟来一辆罐车四、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A1教学楼工程施工图一套,包括建筑总平面图,结构平面布置图、配筋图2、规范(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2011-12-10 2012-06-30 3、工程概况:工程名称:A1教学楼建设地点:银川市西夏区丽子园北街建设单位:宁夏职业学校;本工程建筑面积:20379.38M2建筑层数:5层;建筑高度:19.5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类别为3类,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烈度为8度;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为2级。
设计标高本工程±0.000相当与绝对标高1110.40各层标注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面标高本工程标高以米为单位,总平面尺寸以米为单位,其它尺寸以毫米为单位二) 施工部署1、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各施工部位均采用泵送2、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完成安排,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若砼浇筑量较大,白天不能浇筑完成又不能留置施工缝时,现场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小时,各专业有关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3、主要机具准备:48 m泵车、插入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手推车、木抹子、3m杠尺、塑料布、防火草帘、串筒、标尺杆、照明灯具三) 施工方法1、准备工作(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2)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4)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5)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门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6)浇筑砼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7)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8)提前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合同,签订时由技术部门提供具体供应时间,标号,所需车辆数量及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等9)施工工具准备齐全,用电设备进入施工面2、主要措施(1)施工缝处理措施: 所有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在下一流水段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施工缝处理,处理前在混凝土边缘弹通线,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施工缝顺直,切割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以防触动钢筋,施工缝浮浆层剔除后混凝土浇水湿润,施工缝处理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2)施工缝留置位置 底板按后浇带划分浇筑,不留施工缝竖向构件施工缝,上部结构每层设在梁上皮外及梁下梁下100mm处,顶层将施工缝设在梁下1000mm处楼梯施工缝留在楼梯段的1/3范围内3、工艺流程 钢筋、模板、预埋件验收→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表面找平压实→混凝土养护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1)混凝土入场后应及时检测其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退回或由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
现场对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入场时间、开始浇筑及持续时间等各时间段进行登记超出要求时的混凝土不得使用2)混凝土自泵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若超过2m时采取加长软管和串筒方法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凝结时间确定,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6)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7)混凝土浇筑应避开雨天施工,若突遇降雨应用塑料薄膜及时覆盖进行保护。
5、楼板混凝土浇筑(1)对预拌混凝土厂家及施工有关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中应包括混凝土每小时供应数量、缓凝时间、泵送速度、分层分块浇筑示意图及分块厚度、泵车布局、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车行走路线等2)混凝土入场后应及时检测其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退回或由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现场对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入场时间、开始浇筑及持续时间等各时间段进行登记超出要求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3)混凝土应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