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受戒》课件.ppt
10页汪曾祺(1920年3月5日— 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 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第七章 汪曾祺的小说,汪曾祺的小说意义,1、小说的文学精神:回归中国传统汪曾祺认为自己更多地接受了儒家的富有人情味的思想,写美和健康的人性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汪曾祺的小说意义,2、小说的题材变革:选择陈年旧事,注重风俗民情 3、小说由注重情节转为注重抒情,重视气氛,用看似平淡的方式表达强烈的情感 4、文体结构方面属于新笔记体小说,结构散文化,符合生活自然形态《受戒》的主旨,通过荸荠庵充满世俗情趣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以及明海和小英子朦胧而又超功利的爱情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又充满乐趣的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丽而又健康的爱情的歌颂,进而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生活的独特理解明海与小英子划船进入芦苇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滑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写作背景,《受戒》写于1980年,末尾:写43年前的一个梦据载,1937年,汪曾祺曾发生了一场末遂的初恋,其时他父亲给他出主意,父子之情洽如兄弟这次恋爱无果,却如同陈年老酒,在43年后作者心中散发出异样的芳香且该小说受沈从文小说《边城》写爱情的笔调影响《受戒》艺术特点,世俗化的荸荠庵生活与朦胧而超功利的爱情的 描写统一:荸荠庵生活与当地风俗的描写既是背 景,又是小说本身汪:“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 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气氛即人格”宽容的 风俗,健康的人生形式是孕育明海、小英子的温 床风俗是布白,人物是其中点画出来的眼对 世俗生活的追求替代了对清规戒律的大寺庙生活小说结构特点,散文化的结构:反戏剧化的小说结构,小说情节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散文笔法融入小说,兴致运笔,信手拈来人物与气氛浑然天成,民俗风情的描绘兴趣盎然,两个小人物心地那么单纯真正是随物赋形作者在风俗气氛的“字里行间”里浸透了人物语言艺术特点,语言特色:简洁传神,专用白描 讲求语言贴进人物:“村里人都夸他的字写得好,很黑”. 语言有神韵,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善用白描,不烘托渲染,干净利落形容词少,少修饰,线条感明显,汪曾祺的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