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当代纳西东巴文献释读刊布和创新的思索.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0528445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当代纳西东巴文献释读刊布和创新的思索=“news_bd”>   笔者牵头从2012 年开始做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名称是纳西东巴文献搜集、释读刊布的深度开发研究,这个题目是全国社科规划办下达项目时定名的在保护、搜集和释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深度开发,在研究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主题作为东巴文化主要载体的东巴古籍文献( 或者如西方学者常用的词手稿manuscripts)当下和以后的命运和发展前景如何? 下面是笔者在这项研究中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传统书写文献到口诵经的传承和保护  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国内外的东巴古籍文献大约有3 万余册( 不算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书写的新的东巴文献) ,其中丽江地区收藏有5000 多卷东巴古籍2003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在波兰召开) ,中国申报的纳西族东巴古籍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中国迄今3 项入选这项名录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到现在为止中国唯一入选这一名录的少数民族古籍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量东巴古籍被毁20 世纪60 年代,在当时的丽江县委书记徐振康等一些有识之士的力促下,数千卷东巴古籍得到收集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纳西族东巴古籍的保护传承力度不断加大东巴们把以前深藏的家传东巴古籍拿出来,用于一些逐渐恢复的东巴仪式中,并将这些古籍的内容传授给弟子有的东巴则从其他东巴那里借来幸存的东巴古籍抄写,有的根据自己的记忆重新书写东巴文献一些东巴家庭也开始重新书写东巴经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出版的《纳西东巴古籍译著全集》重新抄写在东巴纸上传承的东巴也逐渐增多按照传统的理解,古籍文献一般就是指用各种文字记载下来的文本,但在东巴文本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中,笔者发现在东巴教的仪式体系中,除与各种宗教仪式相配套而成、用图画象形文字( 斯究鲁究) 和音节文字( 格巴文) 所写成的文字经书外,还有一类仅靠口头咏诵传承的经典,纳西语称之为枯使,直译的意思就是口诵或口述,有的学者将之称为口诵经过去在高度重视文字书写的古籍文献的同时,忽略了这部分口诵经,对其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调研、整理和翻译目前,纳西族西部方言区东巴使用的主要是用图画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口诵经比较少而属于东部方言区的宁蒗县永宁乡纳人( 摩梭) 巫师达巴则没有用文字写成的经书,只有口诵经据和志武先生早年的调研,在达巴口诵经中,也有内容与流行于丽江纳西人中的《崇搬绍》( 译为《创世纪》或《人类迁徙的故事》《人类迁徙的来历》) 很接近的《崇邦绍》以及《董孜》( 开坛迎董神与色神的经) 、《森嗯》( 用于超度结婚后在丈夫家去世的妇女之魂的经书) 等作品,这些口诵经显然是同源异流的纳族群本土宗教口诵和书写的不同文本。

        枯使( 口诵) 一般都不写成文字经书,与纳西族民歌、民间咏诵词等有密切的联系,要根据场景和事件的不同而灵活地变换诵词,其中需要即兴发挥的内容也比较多,而用文字写成的经书内容则是代代传承,比较固定因为这样,很多的口诵经就没有整理下来,有不少已经失传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的学者们花了20 多年时间完成了《纳西东巴古籍译著全集》100 卷( 936 册) ,在2001 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但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整理翻译都集中在对图画象形文字写成的经书上,口诵经被忽略了另一方面,当代的东巴也需要向自己的徒弟传授口诵经过去由于仪式举行得多,很多东巴能在这一过程中把冗长的口诵部分逐渐背熟而现在东巴举行仪式的机会毕竟比过去要少多了,所以要背诵这么多内容是不容易的因此,目前口诵经( 或口诵传统) 是最容易失传的,应该加强口诵经的录音和记录并加以翻译整理十多个参与《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翻译的东巴全部过世后,仪式的不少口诵部分就失传了,这是个东巴古籍翻译整理中的大损失笔者建议现在还记得一些口诵经的东巴们把它们用象形文字记录下来,传承好这宗文化遗产由于有这样的想法,除《还树债》外,笔者也将口诵经《神幛开眼》( za33 mi21 phu33 ) 用图画象形文写了下来。

      沿用东巴写经书的传统习惯,记录下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词句,而不是逐字逐句地书写此外,笔者还用国际音标全文记录了这部分口诵经,并录了音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自大东乡的老东巴和士诚曾经将口诵经《热美蹉》用图画象形文字写了下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对传承东巴文化和民间文化而言,是非常有效的近来,一些纳西族摩梭人( 纳人) 的祭司达巴也因为他们的口诵经很多,没有文字记载,学习难度大,所以,有些达巴提出来要学习东巴图画象形文字,并用图画象形文把他们的口诵经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创新,过去达巴从来都不会用丽江纳西人的图画象形文去记录他们的口诵经笔者2000 年在宁蒗县永宁乡温泉村采访了两个达巴先生,在他们那里看到了一本用类似丽江纳西所用的图画象形文书写的古卜经,是家庭传承的文化遗产这本经书与丽江的象形文经书有什么联系,目前还没有进行对比研究如今,也有摩梭学者试图用国际音标记录达巴口诵经尽管在国际音标的标注上还存在一些不准确的问题,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口诵传统抢救整理的举措相比于过去类似的整理本只有汉文的情况而言,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东巴文献的载体东巴纸的保护现状及开发前景  东巴古籍是书写在纳西族本土纸——东巴纸上。

      这种纸是用一种当地人称为弯单的植物( 当地汉语称为山棉树皮,植物学家认为是瑞香科荛花__属中的一种) 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东巴纸厚实,防虫蛀,纸张色泽如牙色写成东巴经后,东巴常年累月地手持这些经书在家居火塘边诵读,烟火熏染,因此使之逐渐变得古色古香东巴教被视为封建迷信遭禁止后,当时大多数地区的乡村已经停止了东巴纸的制作改革开放后,随着东巴文化的逐渐解禁,很多乡村的东巴开始重新书写东巴经他们没有传统的东巴纸,常常是写在一些纸箱拆下的纸或各种厚一些的包装纸上1989 年笔者在当时的丽江县塔城乡( 今属玉龙县) 署明村就看到后来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巴画传承人荣誉的和讯东巴有几本在拆开的纸箱纸上写的《看日子书》等东巴经后来,在其他不少地方也看到过利用各种稍厚一点的纸张重新书写东巴经的情况随着东巴文化的逐渐复苏,有些东巴造纸传人开始重新制作东巴纸1991 年初,丽江县大具乡( 今属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肯配古村的东巴后裔和圣文老师得到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支持,研制出质量更好的东巴纸,为各地东巴和研究者所使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的老东巴和志本也擅长制作东巴纸,他后来也因此被授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称号。

      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多年来致力于和造纸艺人合作制作东巴纸,开展纸援东巴行动,支持各地东巴用东巴纸书写东巴经,已经产生良好效果,出现了大批经典大批经典的需要催生了对东巴纸的巨大需求,而且随着东巴文化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东巴纸也成了市场上的畅销物很多人用它来作画写字后高价出售,一些人以东巴纸制作名片和宣传品,有的人还制作绘在东巴纸上的丽江古城地图,丽江市邮政局、昆明三希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联合开发了东巴纸三遗产系列邮品,东巴纸可谓一时洛阳纸贵  这些需求最终对制作东巴纸的这种高山植物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制作东巴纸的瑞香科尧花这种植物生长在海拔2500 米以下的山区,曾为东巴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遭遇了厄运,濒临危境云南省植物所的几个科学家朋友曾做过人工栽培这种植物的实验,但迄今还不见用于东巴纸制作即使有一天人工种植成功,东巴纸能大量上市赢利,那其中传统的宗教和文化含义,也将悄然散失所以,未来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制作东巴纸,保护尧花这种植物,是一个事关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的问题,是东巴文献保护和深度开发的重要一环  三、东巴古籍的释读应更加精细缜密  当下对东巴古籍文献的翻译整理,以四对照( 东巴象形文原文、国际音标、逐字直译、意译) 的释读方式最常见,从20 世纪40 年代以来的李霖灿、方国瑜等学者直到今天的东巴文化研究院集20 多年之功完成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用的都是这一方法。

      但另一方面,这种四对照的释读翻译工作,也还有不足之处比如《纳西东巴古籍译著全集》的四对照翻译整理做得很好,但在词汇和术语的详细注释和考释方面则比较粗疏有西方纳西学之父美誉的洛克( Rock. J. F) 释读的方法则是写出一段经书原文,然后音标注音,逐句解释和翻译,他虽然没有对应每一个文字和语词直译,但其长处是用大量的注释对原典进行认真的考释和释读,比如他翻译注释了属于东巴教署古( 祭大自然神署) 仪式的东巴古籍,后来出版了《纳西人的纳嘎崇拜及其相关仪式》上下卷,其中对经书的术语和词汇的注释非常详细,多达1317 个,其中有不少注释他还注明可以参看他的哪一本论著哪一页的哪一条注释,相互对照比勘,十分精细他的考释中大量对苯教和藏族古文化语词进行对比研究,下了扎扎实实的功夫这种态度和方法值得翻译研究东巴经和达巴经的学者们认真学习过去,著名语言学家傅懋绩先生曾经对纳西东巴古籍《崇搬绍》做过很认真的字释研究  近年来西南大学长期从事文字学研究的喻遂生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们对东巴文献古籍做了重点放在细致的字释的翻译工作,将东巴象形文与甲骨文等一些古文字做了细腻的比较研究,在文字考释和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喻遂生先生及其弟子的研究重点是在字上,而东巴古籍文献所用的象形文字不过2000 多单字,更多的是语词,东巴古籍的书写用了大量的假借方法来表达纳西文本丰富多彩的含义,__所以每一个语词和有语法意义的虚词的考释和释读是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释读中最难和最重要的,而这种释读意味着翻译者必须精通纳西古语今语,要花大工夫来进行释读以后对东巴古籍文献的释读,要做得更为精细缜密,包括对其中大量具有宗教意义的具体术语的注释和解读,包括将纳西今语、古语词汇与同属一个语族( 藏缅语族) 其他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才能深入解读东巴教的古籍文献  四、做好面向大众的东巴文献的通俗释读刊布  传统的用于东巴教仪式的东巴古籍文献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史诗、传说、诗歌、谣谚等,是纳西族古典文学的宝库这些作品是用三五七九十一等奇数字的诗歌体写的,从文体上而言,有点类似楚辞东巴古籍所用的是纳西古语,如古代汉语一样,古词汇较多而且,这些经典在东巴仪式上不是念诵,而是要用特定的曲调咏诵出来如今,面对大众对东巴文化的喜好和热望了解的趋势,也需要思考如何以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使东巴古典文化让更多的人有所了解,让东巴文化的原典也能够进入大中小学的课堂,这也是东巴古籍的释读刊布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下,除了把东巴古籍记载的故事翻译成通俗易读的汉文文本的方式之外,有的民间歌手也采用一些新方法来进行东巴文化典籍的大众化传播,比如纳西族民间著名歌手李秀香,就尝试把一些东巴古籍记载的经典作品用纳西族传统的民间咏唱调古气来咏唱,而古气的咏唱全是用五言体的,李秀香的方式是用民歌五言体翻译释读东巴经典长短句的奇数诗体但即使是这种五言体的民歌,也因为纳西语的词汇丰富典雅,比兴手法又多,当下很多年轻人听不太懂,所以还有待于采用更为通俗易懂的现代纳西语来释读和翻译东巴经典,让纳西年轻一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母语,进而学习纳西族古典文化有的民间歌手把东巴古籍文献中的一些著名的经文片段用为祝福的歌咏,比如《吉日经》,就很受欢迎此外,需要探索如何把用古纳西语写的东巴文献里的古典故事翻译为更为通俗的现代纳西语,就像当年五四以后推广白话文一样,将大量纳西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等翻译为通俗易懂的当代纳西语,让这些民族文化瑰宝进入中小学课堂笔者从2003 年开始,在玉龙县白沙完小实施白沙完小乡土知识教育实践项目,后来通过学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方式,编写了乡土教材《白沙,我的家乡》,学生对这样的方式很感兴趣,而且也比较轻松惬意地学到了重要的东巴经典的内容。

      笔者最近主持编写了一本《听云之南的故事—&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