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风俗饮食文化下PPT课件.ppt
23页饮食文化(下)目录•镇扬菜系和酒文化•腌大菜、十香菜、乌米饭•历史名产•土特产品•名优菜点•名优食品•了解镇江有哪些历史悠久的美食•从镇江的特色饮食中领略其中的民俗文化课程目标镇扬菜系和酒文化•镇江菜属于淮扬菜系,是全国九大菜系之一《新编大百科全书·饮食》称:“淮扬菜,又称淮扬菜系,由扬州、镇江、淮安一带的菜肴组成选料上注重时令,因时取材,因材施艺,物尽其用,制作精细,选料严格,鲜嫩为佳;烹调上注重刀工,炖焖煎炒,各具特色,具有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的特色;调味上有清淡入味,咸甜适中,咸中微甜,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淡而不薄的风格;造型上注重配色,春则俏丽,夏则浅淡,秋则多彩,冬则色深其中最著名的特色菜有:水晶肴蹄、鸡汁干丝、清蒸和红烧刀鱼、鲥鱼、白汁回鱼、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百花酒焖肉、炒软兜、翡翠蹄筋等•镇江名菜,口味正宗,一年四季,供应不同的应时菜点,如春季的韭黄肉片、刀鱼、鲥鱼、鲴鱼、河蚌、螺蛳等;夏季的鳝鱼、凉拌菜肴等;秋季的螃蟹;冬季的各式火锅、砂锅、野味由于镇江菜肴色香味美俱佳,因而深受中外顾客欢迎镇扬菜系和酒文化•镇江人每遇大事,都要到菜馆里办酒,这已成为习俗。
镇江酒史悠久,名气很大•宋《嘉定镇江志》说:“晋桓温云:‘北府酒可饮’谢元度曾莅此镇,与亲旧书称:‘京口酒美可饮’ ”•《舆地志》载:“京口出酒,号日京清,埒于曲阿(今丹阳)又云:“曲阿出名酒,淳烈,后湖水所酿也•故朱彬有诗:“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梁武帝《舆驾东行记》有个传说,道出了丹阳酒美的原因,传说镇江境内高骊山有一女子长得漂亮,东海神带了满船酒打算娶她,但她坚决不肯东海神就把整船的酒倒了而流进曲阿,所以这里的酒好南朝时宋代记载了京口、曲阿一带产的酒,有的以地名做酒牌名,如标明“京口”、“浮玉”、“第一江山”;有的以泉做酒牌名,如真珠泉、中泠泉等镇扬菜系和酒文化•镇江的百花酒继承了京清酒的优良传统,并加以改进,被列为“贡酒”它具有酸、甜、甘、辣、醇五大特色,原料系用糯米、细麦曲和近百种野花酿制而成,有活血养气、暖胃祛寒之功能,为老年人营养饮品1908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国际金质奖章,1910年参加南洋劝业会获得金牌•曹雪芹的好友敦敏,写了《瓶湖懋斋记盛》一文,记载了曹雪芹的烹饪技艺,其中就谈到了镇江酒书中说:曹雪芹做鱼,先把鱼煎好,放在有盖的大海碗里,碗盖揭开后,浇一些镇江百花酒,顿时鲜香四溢,叫人馋涎欲滴。
鱼身打的花刀既浅又细,还略呈半月形,很像河蚌的壳,再配上玉兰笋片,味道鲜美,真看不出是鱼做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写有肴馔多达142种,这些当时权贵之家的高档珍馐,以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为指导,南味为主,兼及北味,又自成其特色,用料精细,选料讲究,既保持原汁又保留原味,称得上是中国明清美食的一个缩影,后人誉为“红食”(红楼食品)镇江好多食品源于红食,其佐料却是地产酒、醋镇扬菜系和酒文化•丹阳封缸酒,南北朝时就已出名,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内外此为黄酒中上品,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在全国甜型黄酒中评比名列第一•镇江人办酒,就小家庭来说,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生日酒小孩生下一个月办满月酒,幼婴是男发红蛋,是女发糖果,主家发给亲朋的蛋分三、五、九只不等三只是吃着玩的,九只表示邀你喝酒小孩生了一百天办“百日酒”,又称“百露”小孩子满一岁,将吃的玩的包括笔墨等放在地上,让其选择,以测试“长大了有无出息”,这叫抓周,要办抓周酒在这以后,每过整生日,如10岁、50岁等要在家或菜馆办生日宴,60以上寿星,要发给参加宴席者寿面70岁以上老人可提前一年过整生日,叫“做九”过80岁,寿星要准备寿碗,分发赴宴者,让人家“讨寿”。
镇扬菜系和酒文化• 二是喜庆酒旧俗订婚,订婚要办订婚酒,结婚要办婚宴酒,婚宴第二天要办回门酒(女方主办,一般由男方家付钱)•三是办事酒为达到一定目的,请有关人员赴宴,介绍人或中间人陪宴,此风一直到现在•四是交往酒有朋自远方来,要以酒宴招待,为其洗尘,叫“洗尘接风酒”友人外出送行,要请喝送行酒,叫“饯行告别酒”•五是办大事,如家中砌房造屋,亲朋取得功名(考上举人、进士)、投军等,也要办酒•六是丧事酒一般在死者落葬以后,丧家款待在丧事中出了力、出了礼的诸亲好友如果死者年事已高,即为喜丧,丧事要按喜事办,因此丧事办完还要喝喜酒镇扬菜系和酒文化•七是年节酒春节饮屠苏酒,端午饮雄黄酒,中秋饮赏月酒,重阳饮菊花酒,冬至饮冬酿酒,除夕饮团圆酒,等等•八是祭祀酬神酒每有祭祀,如清明、七月半、过年祭祖时,供桌上要放所谓仙茶仙酒祭祖时,要放置筷盅,像请活人喝酒一样,不时地筛酒酒过三巡,焚烧纸锭后,才将祖宗亡人的灵魂送走送时,还要用盅在锭缸前洒三滴酒,再绕锭缸浇一圈,据说是用酒浇出一个反写的“心”字(从供桌后坐着的祖宗眼里看出来,就是正写的了),以此来表示对祖宗的虔诚•九是纪念酒,如结婚纪念日等商家、单位、机关请酒就多种多样了,春节有团拜酒,开工有奠基酒,谈业务有工作酒,开业有开业酒,庆功有庆功酒,等等。
镇扬菜系和酒文化•镇江有“主不请,客不饮”的习俗,按年纪长幼、官爵大小来排坐席客人人座后,主人一定要陪席若是桌席较多,家里(单位)人要分到每一桌作陪若家中(单位)人不多,可委托客人中较亲近者代为陪客镇江人就餐时讲究餐桌俗规,厌恶几种吃相,一日抬轿,指动箸夹菜,满满一叉;二日跑马,指东搛西夹毫无间歇;三日过河,指越过桌心,随意叉搛;四日翻场,指兜底翻拣,不顾他人对此,民间有三首讥讽的顺口溜:•第一首是:“眼睛如打闪,筷子如夹剪不顾喉咙皮,只顾往下咽•第二首是:“菜来先奔顶,然后扫四方眼看佳肴尽,赶快去泡汤•第三首是:“嘴上吃了第一块,手上夹住第二块眼睛看着第三块,心里想着第四块镇扬菜系和酒文化•另外,镇江人赴宴,餐桌上的各种菜肴都可以品尝,但一盘覆盖着红色剪纸,写着喜字或寿字,叫做富贵鱼的,专人端上来时,边走边喊:“鱼来了鱼来了!”这时,众宾客要和应道:“余起来余起来!”在吃酒时,旧时镇江人还有吃酒猜拳的习俗,比酒、劝酒、代酒、灌酒也习以为常•酒在镇江家喻户晓,有的人天天在家喝酒,甚至一天两次,每天醉醺醺的,称之为酒鬼有的酒鬼,互相之间常在一起喝酒,人们称之为“酒肉朋友”有人酒醉后,不能控制自己,做出许多不能理喻之事,人们称之“发酒疯”。
于是,好多镇江人认为:饮酒少则活血多则乱,提出戒酒和在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禁酒”的主张但是,主妇们对丹阳黄酒等还是看好的在烹饪鱼肉等荤食时,要放点丹阳黄酒,以解腥气丹阳黄酒遂成为烧菜的佐料腌大菜、十香菜、乌米饭•镇江主妇有在冬季腌大菜的习惯一是因为“进了腊月门,黄土贵三分”腊月,为了购置年货,消费较高,市场价格偏常月为贵•这时,市场上蔬菜品种也比较少,必须腌制“寒菜”蓄以御冬二是近郊菜农种植的,而又适合腌制的寒菜成熟了,城里的主妇们可以从菜农种获得一部分寒菜菜农为什么要赠送寒菜给主妇呢?因为城中主妇们家中大多没有卫生间,家家户户用马桶储存粪便每天清晨,近郊菜农推着粪车,到各家各户收集马桶里的粪便,运到农田作肥料这叫“倒马桶”,又叫“倒马子”农户进城“倒马桶”,各有固定区域,称为“粪窝子”农户都很重视粪窝子,很少有放弃的;即便转让他人,也是有偿的他们在“粪窝子”里得到肥料,向住户回报的就是自家种的菜于是每到腌菜时节,菜农便挑上一担大菜送给主家,这就是所谓马子菜马子菜就是大菜,比青菜高大得多,菜头肥硕,菜茎细长,菜叶阔大,茎儿白嫩,叶儿青绿,有一二尺高,二三斤重取其嫩者烧了吃,也很鲜美因其嫩,一烧就汤汁四溢,故又称之为“汤菜”。
腌大菜、十香菜、乌米饭•主妇们在过年时喜炒十香菜,菜里就有咸大菜,杂以胡罗卜丝、笋丝、豆干丝、花生米、黄豆等新年里人们吃得太油腻,再吃这种杂炒的家常素菜,备感清香可口,故很受欢迎•在炒制十香菜时,镇江人家过年,无论丰盛还是简朴,有几样素菜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豌豆苗豌豆,镇江叫安豆,炒上一碟安豆苗,取意“平平安安”用百页炒安豆,称安安逸逸(页)•其二是水芹菜芹菜的茎是管状的,象征来年生涯“路路通”•其三是豆腐取其谐音,祝来年“陡富”,一下子就成了有钱人这些素菜,经过方言的谐音和形象的会意,便寄附上了美好的愿望腌大菜、十香菜、乌米饭•在镇江南乡宝堰等地,还有四月初八吃乌米饭的习俗传说古时有位忠臣,为镇江南乡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后来,他被奸臣陷害,坐牢生病却不让吃饭宝堰人就将糯米饭弄黑了,在四月八日佛祖生日这天,送到狱中奸臣以为乌米饭有毒,就同意让这个忠臣吃•谁知,忠臣吃了乌米饭后,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后来,忠臣被平反了,为了纪念佛祖生日之一天,皇帝下令让人们在四月初八吃乌米饭•其实,乌米饭是一种富有营养的食品,又称青精饭,由糯米加乌饭树叶的汁煮成,制作时先将乌饭树叶捣烂、滤汁,再把淘洗好的糯米放人汁水中浸泡,四小时后取出糯米,加适量清水煮熟,吃时加白糖。
《本草纲目》将乌饭树称为“墨饭草”,《本草拾遗》称之为“牛筋”,《本草图经》则称其为“南烛草”,此外还有康菊子、梁菽等名称腌大菜、十香菜、乌米饭•据医学测定,乌饭树的子、根、叶都具有益精气、强筋骨、明目、止泄等功效乌米饭原是道家养生食品,后来在佛门中也多有食用者当人们知道它的强身功效之后,民间也就广为食用了•唐诗人陆龟蒙有《润卿遗青饭》诗证之:“旧闻香积金仙食,今见青精玉斧餐自笑镜中无骨录,可能飞上紫云端•寺院里的饭称“香积饭”,如来佛之身为“金仙”在这里,玉斧喻指仙人,骨录指相貌,紫云指紫气、吉祥的云气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青精饭的赞美和喜爱,同时也借以自嘲无缘羽化而登仙历史名产•(1)碧螺春茶五州山岩岩室前所产的云雾茶,亦称碧螺春茶,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金牌奖•(2)鱼肚以浙江宁波一带盛产的黄鱼及其他海鱼之肚晒干制成,其特点是洁白透明,肥大鲜嫩,清爽无腥气清末,以永和祥店制造的最佳,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3)无芒籼稻指成熟时,小穗无芒的一种稻,颗粒色味皆有特色,清宣统二年(1910)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4)墨露清代贡酒,因色黑,故名据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镇江所产名酒有“第一江山”、“北府兵橱”、“锦波春”、“浮玉春”。
土特产品•(1)百花酒,又名“贡酒”,历史悠久,具有酸、甜、甘、辣、醇五大特色其原料系用糯米、细麦曲和近百种野花酿制而成1908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国际金质奖章1910年,参加南洋劝业会获金牌奖•(2)金山翠芽高级绿茶,其外形扁圆挺直,色泽翠绿,汤色明亮,味醇厚,1986年被列为全国名茶名优菜点•(1)水晶肴蹄(即肴肉)•(2)清蒸刀鱼•(3)清蒸鲥鱼•(4)白汁鲴鱼名优菜点•(5)拆烩鲢鱼头•拆烩鲢鱼头是传统名菜,清初创制镇江产鲢鱼,素以头大、肉肥、味鲜著称,尤以小雪节令时最为肥美一条大鱼,肉刮下做菜,剩下鱼头,经着意烹调,配以蟹肉、火腿、香菇、鸡肉、肫肝、鲜笋等佐料,用鸡汤烩制,竟成妙馔其色泽乳白,汤汁稠浓,吃口肥嫩粘糯,配菜鲜美可口,为冬令佳肴•(6)百花酒焖肉•清道光二十年(1840),镇江恒顺酱醋厂以百花酿酒开业,其酒色如金菊,纯净透明,酒性温和,进口醇浓质厚,富有营养用以焖烧猪肉,风味极佳百花酒焖肉选用猪肉花中肋,先经烘烤,后放入砂锅中加百花酒焖炖花酒渗入,色泽金黄,酥烂醇香,营养丰富•(7)清炖蟹肉狮子头•即 肉圆子,主要原料有蟹肉和猪肉名优食品•(1)蟹黄汤包•(2)白汤大面•(3)锅盖伙面•(4)千层油糕•此糕属于油酥点心,其成品制作松软,厚薄均匀,酥香肥甜,老少咸宜。
•(5)京江脐•已有130多年的生产历史,为面制品,和面发酵后掺以盐(糖)、素油,切成六角,贴地炉中烤热热吃时,香味扑鼻,酥软可口,底脆犹具特色有咸、甜两种,沸水冲泡不成糊汤菜汤泡食,其味尤佳•(6)桂花京果粉•1980年获江苏省名特产名奖名优食品•(7)纯正香麻油•江苏名优特产品据传,元末明初镇江城就开始生产小磨麻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即远销日本1983年,江苏粮食系统评比中名列第一,荣获省优质食品称号,1985年获商业部信得过产品称号,是年3月20日,在法国经巴黎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评比,荣获国际金质奖纯正香麻油,出口商标为金梅牌、金玫瑰牌,国内注册商标为甘露牌•(8)镇江香醋•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具有色、香、酸、醇、浓五大特色素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而享誉中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亚、非、拉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200余吨清宣统元年(1909)钦命江苏巡抚部授予二等奖,同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金牌奖1921年获民国实业部优等奖1930年在江苏国货展览会上评为优质品1979年被评为商业部和江苏省优质产品,1980年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银牌奖,1985年获国际金质奖和国家金牌奖。
镇江香醋之所以质佳味美,是由于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独特的精湛工艺并选用优质原料,经酿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大小40多道工序,历时70余天精制而成此醋存放愈久,味愈醇香谢谢观赏Thank you!23202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