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品牌化运作策略-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docx
8页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品牌化运作策略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胡朝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入与扩大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演变为中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模式,是一条不出国门而接受国外先进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已经国务院批准和颁布,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也已于2004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指导我国扩大教育开发、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向多领域、高层次、新水平发展的重要法规,是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保证了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地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有利于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有利于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全面开花,结出累累果实: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616个,覆盖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外合作办学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培养了一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机构或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黄河科技学院秉持“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积极投入到民办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之中学院在国家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指引下,以与河南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合作办学专业建设为方向,积极、慎重选择高水平的合作办学伙伴,扎实锤炼“本科学历+职业教育+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目标定位,大胆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融汇国际教育理念,构建富有国际特色的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拟以黄河科技学院与美国肖特学院(2010年6月1日正式更名为肖特大学)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品牌化运作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意义该项目于2004年启动,双方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等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豫教科外(2004)138号],2006年9月教育部核准该项目并颁发项目批准书(MOE41US2A200400042),2010年教育部通过对黄河科技学院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验收这一合作办学项目之所以能够实现良好运行,关键在于合作双方始终牢记品牌意识,重点做了以下工作正确选择合作伙伴 合作项目中方单位——黄河科技学院,系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1984年建校,2000年晋升为本科高校,2004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目前校园面积2138亩,校舍建筑面积55.83万平方米;开设管理学、工学等八个学科门类,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4个本科专业;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3605人,专任教师1183人,外聘教师559人,外籍教师1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98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15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21亿元;馆藏图书275.3万册,其中电子图书96.3万种学校曾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办学单位”、“全国诚信自律先进单位”、“黄炎培优秀学校”以及“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见胡大白校长时指出:“你们对学生很负责任,为国家培养了几万名大学生 合作项目外方单位——美国肖特学院,成立于1873年,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罗马城2003年,肖特学院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美国南部最著名的25所高校和最有价值的10所高校之一;连续四年被《普林斯顿评论》评为“美国东南部最佳大学”和“最具价值学院”该校设有商学院、理学院等6个学院,26个系科,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该校教育理念先进,教育资源丰富,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培养世界一流公民为办学目标,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本项目初步形成“本科学历+职业技能+国际视野”三位一体的特色育人模式,即坚持本科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确保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推进通识教育,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依法规范办学 本项目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办学,规范管理,注重质量具体措施有:第一,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双方管理人员认真履职坚持信息公开,保障学生权益,服务学生发展第二,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收费项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资金使用规范,严格会计报告和财务审计制度第三,严格做好招生、学籍和文凭证书管理招生计划纳入国家计划,招生章程和招生广告审批备案手续齐备,录取工作规范;毕业资格审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第四,严格教师聘任制度,建立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评聘标准,所聘任的中外双方教师都具备任职资格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第五,严格教学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控,实施项目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订、教材选用、教学督导、课程与教学质量评价等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项目实施以来,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多次派出教师和管理人员到肖特学院考察、访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第一,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肖特学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创新性实践环节比例,开展英语分级教学,改革考试方法和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引进优秀的师资从肖特学院引进4名高水平的专业课教师,不定期地聘请外方教师到校讲学第三,引进优质的核心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引进肖特学院4门优质的专业核心课及配套的教学大纲、授课方法和原版教材,双方共同开发8门课程;引进国外教学的优质资源,积极建设教学资源库;借鉴美国高校的先进经验,开设“新生研讨课”此外,本项目在教学场地及设施方面也借鉴外方的经验,凸显现代教育的科学理念与人文关怀重视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以来,合作双方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毕业成果质量管理和审核,完善“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09届毕业生王子健考取华中科技大学软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本项目学生陈洋捧得一等奖。
近几年学生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学生培养质量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有力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项目促进了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学校更加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为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提高师生的外语水平;进一步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在省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本项目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丰富了我省计算机和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教育资源,改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来自www.lW5u.CoM]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我省社会经济建设对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对我省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民办教育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和我省众多高校先后组团来校参观访问,学习国际合作办学的经验三是通过本项目建设和与美方高校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原文化向国外的传播和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交流。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既可以提升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又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掌握国际最新教育动态,缩短与国外教育水平的差距,对提高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促进我国与世界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积极作用 (注: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课题“中外合作办学下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利用研究”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ZX-131) 参考文献:[1]朱苏飞.保障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06).[2]叶光煌.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悉[J].[来自www.lW]集美大学学报,2006(06).[3]孙清萍.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转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4]刘香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着力点[J].百色学院学报,2007(10).[5]张漾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科技与教育,2008(12).[6][美]托尼·鲍法德,爱尔克·劳夫勒.公共管理与治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7]黄志成.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国际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