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练习:5.1法不可违.pdf
8页第1页/共8页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 1 课时法不可违 【基础练习】 1.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又最刚性的社 会规则和决定人们行为底线的是() A. 国家法律 B.社会公德 C.规章制度 D.国家政策 2. 某网民通过论坛、微博、等平台,传播“发生恐怖袭击” 的谣言,被行政拘留 10 天他的行为属于() A. 严重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3. 关于违法与犯罪,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有 () ① 前者触犯行政法律,后者触犯刑法 ②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不同 ③ 都应受法律制裁,承担法律责任 ④ 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4. 案例一赵某和李某之间存在着一些小矛盾一天,赵某家被 第2页/共8页 盗了,赵某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逢人便说李某是强盗,后经公安 机关调查,李某并没有实施偷盗行为李某以赵某侵犯其名誉权为由 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处赵某向李某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1000 元 案例二 张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 被 公安机关处以 200 元罚款,并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
案例三王某和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 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 结合上述三个案例,完成下列表格 备选答案: 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罚处罚 G.行政违法 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J.较轻 K.严重 案例 对社会的 危害程度 违反的 法律 承担的法 律责任 所属违 法类别 一 二 第3页/共8页 三 【能力提升】 1.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列对法律的 说法正确的有 ()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 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 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 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④法律是 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一日,某市街头上演了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一辆白色轿 车以 60 千米的时速倒车、变道、超车,警方及时对这辆“任隹”的轿 车拦截,并对该车司机予以拘留司机的行为 () ①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②具有社会危害性③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④应承担法律责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 李某因贩卖公民个人财产信息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 赵某因开 车不慎撞坏余某房屋遭起诉,人民法院判其恢复房屋原状。
李某和赵 第4页/共8页 某的行为分别是() 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4. 学生梁某为了试探“有困难,找警察;有案件,请拨‘110’ ” 是否真实,多次用不同的公用拨打“ 110”,结果“110”次次紧 急出动,次次扑空梁某的行为() ①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是谎报险情制造混 乱的行为 ③损害了公安机关重承诺守信用的形象 ④扰乱了社会秩序, 破坏了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A. 某市建设银行被盗 B. 老李与他人签订卖房合同,但不久却毁约不愿卖房 C. 网络上谣传“棉花制成肉松出售” D. 某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受贿、破坏选举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 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三百万元 第5页/共8页 6. 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有的 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却白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白己已经违法 这启示我们() ①要白觉依法规范白己的行为 ②要增强守法意识,懂得依法维护 白身的合法权益 ③远离社会生活,就能免受侵害 ④分清是非,警惕 身边的违法行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
倘若没有 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 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这表明 ()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②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 害,白觉依法规范白己的行为 ③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④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只能维护白己的权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一天早晨,中学生小王骑车去上学,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遇 到红灯,因担心上学迟到,在确认马路上无过往车辆后,他迅速通过 了路口 (1) 小王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为什么? (2) 小王的行为应该受到何种处罚? 第6页/共8页 (3) 我们身边主要存在哪些违法行为? (4) 怎样警惕这些违法行为? 【基础练习】 1. A 2. D [解析]被行政拘留 10 天,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该网民的 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D 符合题意;A、C 是犯罪行为,B 与题干 无关故选 Do 3. B [解析]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这些都是 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说法正确;①说 法错误,一般违法行为触犯行政法律及民事法律;②说法错误,两者 的区别还表现在违反的法律不同、受到的处罚不同;④说法错误,犯 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 B 4. 案例 对社会 的危害 程度 违反的法 律 承担的 法律责 任 所属违法 类别 一 J B E H 二 J A D G 第7页/共8页 三 K C F I 【能力提升】 1.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的认识①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 ②说法太绝对,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选 B 2. C [解析]“以 60 千米的时速倒车、变道、超车”的行为违反 我国的有关交通法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治安处罚,③观 点明显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 C 3. B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李某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属于 刑事违法行为;赵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恢复房屋原状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所以B 符合题意;A、C、D 与题意不符,故选 B 4. C [解析]梁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是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①②④正确,故选 C 5. B [解析]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都 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通过分析题中选项 B,老李没有履行合 同义务,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故选 B 6. C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题肢③说法 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实际,应该排除。
故选 C 7. B [解析]本题考查对遵章守法的认识用排除法,④中“我 们只能维护白己的权益”,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 B 第8页/共8页 8. [解析]本题是一道案例分析题,旨在考查对法律常识的掌握 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类题的设问有两种,一是分层设 问,简单易答;二是综合设问,需要分解问题、逐步解决第 (1)(2) 问,小王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首先判断出是一般违法行为,然后 对照法条,谈应受到的处罚;第(3)问依据教材作答即可 [答案](1)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因为小 王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节轻 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 (2) 小王的行为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3) 示例: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不依法履行合 同;小偷小摸;等等 (4)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白觉依法规范白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 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 范民事侵犯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白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 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