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doc
9页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数的认识与运算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分率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a的是c a×=c(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加或减分率)=分率对应量比a多的数是多少? a×(1+) 或 a+ a×比a少的数是多少? a×(1-) 或 a-a×二、分数除法(一) 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二)、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找规律填空:分析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用加、减、乘、除去试一试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 就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加或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对应量÷对应分数=单位“1”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一个数÷另一个数 a是b的几分之几? a÷b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或 (大数 — 小数)÷小数a比b多几分之几?a÷b-1 或 (a-b)÷b 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 或 (大数 — 小数)÷大数a比b少几分之几?1-a÷b 或 (b-a)÷b5、工程问题: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甲队独做a天完成,那么工作效率就是 ,乙队独做b天完成,那么工作效率就是 ,两队合做的天数 = 1÷(+ )。
有时先独做再合做;先合做再独做,抓住基本公式: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三.分数混合运算(一)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二)、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分数也同样适用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a×c-b×c=(a-b)×c ; 减法的性质: a-b-c=a-(b+c) ; a-(b-c)=a-b+c =a+c-b ; 除法的性质a÷b÷c=a÷(b×c) ; a÷b×c=a×c÷b四、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时间=速度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不是除号)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比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事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比变求比值化简比意义前项除以后项最简整数比方法前项÷后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结果是一个数仍是一个比5、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一种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一个数 6、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除数、分母也是)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得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 15∶10 = 15÷10 = 3/2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前项+后项=总共的份数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比和工作时间比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五.负数1、正数:像+3,+,+8844.43……这样的书都是正数3”读作“正3”,通常“+”号省略不写2. 负数:像-6,-1.5,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6”读作“负6”,“-”号不能省略,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5、以前学的: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图 形六.圆 (一)、认识圆形 1、圆的定义: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d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11.圆的知识体系圆的特征圆心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用字母“o”表示概念特征半径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半径有无数条:在同圆或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有无数条,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半径与直径的联系d=2r , r=d/2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扇形弧: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扇形:有弧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半径围成的图形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 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