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动机cad大作业.pdf
50页三视图的绘制方法三视图的绘制方法2015年5月27日例例L24要点:三视图的画法,极轴追踪1.如右图所示,新建中心 线图层,标注图层以及 粗实线图层2.如左图所示,切换至中心线 图层,打开正交模式,创建垂 直的两条中心线,使交点坐标 为(100,100);将竖直中心 线向右偏移200mm3.以中心线交点为圆心, 以100mm为半径绘圆4.将水平中心线向上偏移100mm ;开启对象捕捉中的交点捕捉, 打开正交模式,以水平中心线与 圆的交点为起点,向上作两条直 线5.使用偏移命令,将如图所 示的水平线向上平移30mm 和80mm;将竖直线向右平 移30mm6.使用修建命令修建多余的线7.使用偏移命令,将如图所 示的中心线向左向右各偏 移50mm,将偏移后的线移 到粗实线图层8.使用修建命令,修建多余 的线9.右击如图所示的极轴追踪图 标,单击设置打开极轴追踪设 置窗口,修改增量角为45°, 单击确定打开极轴追踪10.利用极轴追踪,绘制 如图所示的对角线11.开启正交模式,以图中的两 交点为起点,绘制如图所示的 两条直线12.以左图中的两个交点为 起点,向上绘制两条直线13.使用修建命令,对多余 的线进行修建14.切换至标注图层,完成 标注AutoCAD综合实例讲解综合实例讲解2015年5月27日1.目标图形的分析目标图形的分析分析目标图形主要 完成以下工作: 1.观察图形的整体 尺寸,为选择合适 的图幅做好准备 2.观察有哪些图形 元素,为建立图层 做好准备2.图幅的选取图幅的选取图幅的选择要根据图 形的整体尺寸来进行 选择 要绘制的轴的总长为 170mm,根据GB/T 14689-1993规定的 图幅尺寸,应该选择 基本幅面中的A4幅 面比较合适3.建立图层建立图层根据原图的图元种类,新建了粗实线,样条线,标注和中心 线4个图层4.建立图幅建立图幅4.建立图幅建立图幅标题栏尺寸参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66中的零 件图标题栏格式进行绘制,对内容进行修改5.绘制轴的中心线绘制轴的中心线切换至中心线图层,在合适的位置绘制轴的中心线6.绘制左起第一段轴绘制左起第一段轴使用偏移命令将中心线分别向上偏移8mm,将偏移后的线切换至粗 实线图层打开正交命令,在距离左边内框约40mm位置绘制最左端竖直线使用偏移命令将最左端竖直线向右分别偏移1.5mm,19mm,21mm7.建立倒角建立倒角使用修建命令,修建掉多余的线单击倒角图标,选择第一条直线命令行输入A,以角度方式创建倒角7.建立倒角建立倒角命令行输入1.5,指定第一条直线的倒角长度命令行输入45, 指定倒角角度选择第二条直线,完成倒角,修建多余的线注:若倒角后原直线消失,可在命令行输入trimmode,将 默认值值改为08.绘制第二段轴绘制第二段轴使用偏移命令将中心线分别向上偏移10mm,将偏移后的线 切换至粗实线图层,使用修建命令修建掉多余的线将左起第四条竖直线向右偏移19mm,并修建掉多余的线9.创建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创建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删除第一二段之间原有的线段使用偏移命令将中心线分别向上偏移6.75mm,将偏移后的 线切换至粗实线图层,使用修建命令修建掉多余的线9.创建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创建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单击倒圆角图标,单击第一条线,命令行输入R命令行输入半径0.5,单击第二条线完成倒圆角(注:若出现倒圆角后原直线消失,可在命令行输入trimmode, 将默认值值改为0)9.创建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创建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个圆角的创建修建多余的线10.绘制第三段轴绘制第三段轴使用偏移命令将中心线分别向上偏移11mm,将偏移后的线 切换至粗实线图层将左起第五条竖直线向右偏移23mm,24mm,25mm,修 建掉多余的线11.绘制第四段轴绘制第四段轴使用偏移命令将中心线分别向上偏移19mm,23mm,27mm, 将偏移后的上下两条线切换至粗实线图层将左起第八条竖直线向右偏移19mm,修建多余的线(注意: 只偏移了第四段轴的一半长度,便于接下来完成镜像)12.建立第三四段轴之间的倒角建立第三四段轴之间的倒角切换至样条线图层,建立剖视区域12.建立第三四段轴之间的倒角建立第三四段轴之间的倒角单击倒角图标,选择第一 条直线命令行输入1,指定第一条 直线的倒角长度命令行输入45,指定倒角 角度选择第二条直线,完成倒 角12.建立第三四段轴之间的倒角建立第三四段轴之间的倒角将第四段轴的左边线向右偏移 1mm以右下图中的1交点为起点,向右 绘制直线17.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将第三段轴的上边线向上偏移 2mm,并延长至与第四段轴的 左边线相交单击倒角图标,选择上步中偏移 得到的线为第一条直线,命令行 输入A,输入倒角长度1,输入角 度45°,选择第二条直线完成倒 角17.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修建掉多余的线,得到如左下 图所示的效果单击倒圆角图标,设置圆角半 径为0.5mm,完成圆角17.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单击镜像图标,框选需要镜像的部分,完成镜像18.绘制第五段轴绘制第五段轴使用偏移命令将左起第一条竖直线向右偏移170mm将上一步中的两条线延长至与偏移后的竖直线相交使用修建命令修建多余的线19.使用镜像完成轴的下半部分的绘制使用镜像完成轴的下半部分的绘制单击镜像图标,选择全部上半部分,以中心线为镜像线完 成镜像20.绘制右侧视图绘制右侧视图切换至中心线图层,绘制竖直中心线切换至粗实线图层,以22mm为直径画圆切换至中心线图层,打开极轴追踪,角度设置为45°,绘 制两条斜线20.绘制右侧视图绘制右侧视图将两条斜线分别向上向下偏移10mm,将偏移后的线切换至 粗实线图层,修建掉多余的线21.绘制第五段轴上的斜切部分绘制第五段轴上的斜切部分切换到正交模式,打开对象捕捉,识别交点将最右端的竖直线向左偏移11mm使用直线命令,以右视图上的交点为起点向左绘制直线修建掉多余的线,并完成两条斜线的绘制22.绘制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的局部放大图绘制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的局部放大图切换至样条线图层,使用圆命令对需要局部方法的位置进 行圈选,使用打断于点命令将圈选部分打断将圈选的部分进行复制23.绘制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的局部放大图绘制第一二段轴之间的退刀槽的局部放大图单击缩放图标,选中复制后的部分,选择圆心为基点,命令行输 入比例因子5,完成倒角部分的局部放大24.绘制第二段轴上的键槽绘制第二段轴上的键槽建立通过第二段轴中点的竖直中心线将第二段轴的下边线向上偏移24mm切换至样条线图层,以交点为圆心,以19为直径作圆,将下半部 分剪切24.绘制第二段轴上的键槽绘制第二段轴上的键槽切换至粗实线图层,以19mm为直径绘制圆,将上半部分剪切25.绘制第二段轴的剖视图绘制第二段轴的剖视图切换至粗实线图层,以20mm为直径在第二段轴的下方绘圆将水平中心线向上偏移4.5mm将竖直中心线分别向左向右偏移2.5mm,修建多余的线26.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绘制第四段轴剖视部分切换至样条线图层,圈选需要放大的区域将两条线打断于与圆的交点将圈选部分复制并放大5倍27.绘制剖面线绘制剖面线切换至样条线图层,绘制第一段轴上的内螺纹线绘制第二段轴上的剖视部分切换至标注图层给所有的剖视部分打上剖面线28.标注轴的直径标注轴的直径29.标注轴的直径标注轴的直径采用线性标注齿轮的基圆直径,双击修改为%%C46采用线性标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双击修改为%%C540^-0.018系统弹出是否自动堆叠对话框,选择是,则极限公差自动生成,若 没有弹出,则选中公差部分,单击堆叠按钮,完成极限公差的输入30.标注轴的直径标注轴的直径采用上步同样的方法完成输入%%C22-0.020^-0.041,选中公差部 分,单击堆叠,最后一段轴的尺寸和公差标注采用线性标注键槽剖面图直径,双击修改为%%C20h6(0^-0.013)选中公差部分,单击堆叠,完成标注31.标注带公差的长度标注带公差的长度32.创建块,粗糙度标注创建块,粗糙度标注打开极轴追踪,设置成30°,绘制粗糙度的标注图标,选中该粗糙度,单击左侧工具栏中的创建块命令,弹出如图所示的 块创建窗口,输入名称,单击拾取点图标,选择粗糙度符号下顶点 为基点,单击确定创建块32.创建块,粗糙度标注创建块,粗糙度标注打开同样的方法创建其他粗糙度值的块使用时,单击工具栏中的“插入”-“块”,选择相应粗糙度值的块 单击插入,将基点放置于要标注粗糙度的位置完成粗糙度的标注33.书写技术要求,以及其他文字部分书写技术要求,以及其他文字部分单击工具栏中的绘图-文字,多行文字,书写技术要求以及标题栏。
